APP下载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变与不变

2015-10-15刘民田娟

高教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教学

刘民+田娟

本文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课题编号03-114-137)、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苏区振兴发展背景下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2GL12)研究成果。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这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变与不变,是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重新审视。面对新的变化与挑战,高校应回归本质,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变思想,提高教育教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内涵式发展;立德树人;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我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变与不变,是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重新审视。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正经历“以量谋大”战略到“以质图强”战略的转变,因而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内部治理提出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总目标和总要求。高等教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高校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大力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术自由、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内部治理主要是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内部权力配置不够合理,尤其是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不够畅通。因此,必须推进内部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一是要依据大学章程,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委会、校务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和规则。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完善各级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工作细则,确保各级学术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要健全专家咨询制度、专业委员会审议制度,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四是要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及管理的渠道和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实施“社会评教育”,把评价权和监督权都交给社会,营造大学治理结构的宽松氛围和良好条件。

(二)结构调整趋向更优化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失衡问题凸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高校片面追求综合化,盲目提升办学层次,高校办学缺乏特色。二是部分高校招生数量、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定位不适应,盲目扩张办学规模。三是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教育质量明显下降,满足不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面对这一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因此,不断调整高等教育规模,持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克服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高校应积极按照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办学定位,确定学校类型与层次,合理设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学科设置,保障生源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率,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三)质量评价要求制度化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因此建立制度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非常必要。为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实施分类评估,即坚持“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应紧跟国际步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在教育监督和评估中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国际化,坚持实施专业认证,监控评价教育质量,缩小校际差异。

(四)育人体制构建协同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教育和科技改革方面,明确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协同机制,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同时,为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

(五)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

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信息传递活动,教育过程是信息交互的过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这三个组成要素中,信息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线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现代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为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2012年,当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简称“慕课”)风靡全球时,我国高校也纷纷展开在线教育创新实践,积极在高校尝试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育。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截至到2013年,我国高校累计开设了147门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全国累计在线选课人数达到了123万。2014年,教育部又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在线教育战略规划。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不变

(一)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主题不变

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来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两种模式。在以往的精英教育时代,内涵发展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扩招后的大众化教育热潮中,外延发展虽然曾一度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内涵发展也一直没有放弃。在高校完成了外延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又重新回归到注重内涵发展和注重教育质量提高的主题。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2012年,教育部对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2]因此,在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没有改变。

(二)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主线不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阐释,也是对高校“育人为本”这一工作主线的再次强调。“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标准要求的具体化,即强调人才培养首在“立德”。也就是说,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这一主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所以说,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主线不会改变。

(三)人才培养、教学中心的地位不变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学又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的地位。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教学为先、教学为重、教学为要。只有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坚持人才培养、教学中心的地位不变。也就是说,高校内部各项工作都必须紧密围绕教学这一中心,领导要重视教学,管理要服务教学,媒体要宣传教学,后勤要保障教学。

(四)教师队伍、办学主体的核心不变

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即使在强调“学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同时,教师队伍的办学主体核心地位也不会改变。要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人师表,师德为先。高校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督促教师履行教学职责,提高教学技能,保障教学工作质量;同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以教带研,以研促教,良性循环。

(五)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重心不变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在高校的贯彻与落实。高校要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机制。能力为重就是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转向了以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都强调要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因此,“学生为本、能力为重”是高等教育不变的重心。

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面对新的变化与挑战,一方面,高校应回归本质,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此,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归本科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高校要转变思想,提高教育教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就是说,高校要完善大学章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规范管理制度,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完善评价机制,推行高校“管办评分离”。

(一)回归本质,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

1.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立德树人是根本。也就是说,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治理以及教育环境的创新和优化,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力推进。因此,高校要将德育摆在教育首位,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教育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充分挖掘教育教学的文化内涵、道德因素、人文精神,为学生释疑解惑,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高校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回归本科教育本质

本科教育本质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当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才,即“知类通达,强力不反”,前者重知识广博,后者重人格修养。[4]2014年10月,清华大学提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这可谓与当年梅老的教育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通才教育是人本教育,也是自由教育。现代大学的专业分类过细,学科课程缺乏整合,知识割裂现象严重。高等教育虽然承担着诸如科技创新、引领文化、社会服务等功能,但是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为此,高等教育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对多门学科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不断完善学生人格,最终培养出有个人修养、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完全、完整的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体现在“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的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培养人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应肩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并把它当作根本任务。传统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在当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当高度关注和大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文化建设是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的强劲动力,如何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作用,可对大学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学校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其作用也不一样。学校的文化主要由显性文化、交界文化和隐性文化构成。[5]显性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环境、建筑和文化设施等方面,交界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方面,隐性文化则表现在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学校精神等方面。由此看来,学校文化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在校园里开展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充其量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一种方式,是显性文化中的一部分;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学校精神等隐性文化的建设,它们好比是隐藏在海洋下面的庞大冰山,是支撑海面上冰山一角的重要基石,这一部分文化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需要师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来积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感染,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精神。

(二)转变思想,提高教育教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1.完善大学章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章程乃大学之“宪法”,是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据。为彰显高校法律地位,应确保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高校在制定本校章程中应明确以下核心内容。

(1)规定政府与学校的权力边界。通过制定大学章程,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对高校应更多的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减少对高校内部运作和管理的干扰,减政放权,还权于高校,使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落到实处。

(2)明确党委与校长的权力范围与运行机制。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章程要明确党委与校长的权力范围,构建既能保证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能尊重和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行政工作职权,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的良性运行机制。

(3)协调高校内部学术权与行政权。大学章程应当建立规范的学术组织体系,理顺学术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互补、协调与平衡,达到既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又能规范有序运行的“双赢”目标。

(4)保障高校师生民主参与的权利。大学章程应明确师生民主参与的职责权限,保障师生民主参与的主体地位、事项范围,给予其有效的发言权和参与权,保证议事过程的公正、公开和透明。[6]

2.规范管理制度,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高校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校只有通过建立起规范、合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将大学所拥有的资源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稳定的制度保障机制,才能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才能实现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而要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实现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高校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下制度。

(1)树立全员参与决策理念,完善共同协商机制。高校应完善由多方人员组成的委员会制度,切实发挥教(职)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在学院和系级层次上也建立集体代表性机构,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咨询、参谋、决策功能,维护高校办学自主权。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革人事制度。高校要精简机构,改变人浮于事的现状,把人作为创造性的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管理、培训、激励、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发展。

(3)树立“管理即服务”理念,摆正高校学术与行政的位置。高校要打破“官本位”思想,还原行政的执行功能、服务功能,弱化职位的权威性,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确立学术至上观念,去除高校行政化,正本清源,使学术与行政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4)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校管理体制要以学院为重心、教师学生为主体,通过校、院、系三级改革,明确学院和师生的治理权限,实现治理重心的下移,还权于师生。建立健全学术组织,如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

3.完善评价机制,推行高校“管办评分离”

为促进高校的现代化,提倡高校“管办评分离”,要求“社会评教育”,把评价权和监督权都交给社会。要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1)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中介性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提供了一种非科层的平等的沟通网络,它既非政府的下级,也非学校的上级,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间架起桥梁,保障评价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2)支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大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和历史必然,政府应当支持各个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各类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价形式存在,并促进各类评估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大学评价的整体水平。

(3)完善校务信息公开制度。包括完善和健全决策政策公开制度、项目工程公开制度、教学质量公开制度、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等各种制度,将需公开的信息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校内媒体和报刊、广播、电视等校外媒体以及新闻发布会、年鉴、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予以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参考文献:

[1]陈国良,董业军,王秀军.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J].教书育人,2012(3):10-1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22):43-50.

[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邬志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新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1(3):26-28.

[6]方芳.大学章程制定中的困惑与突破路径——基于六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1):61-66.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