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适宜条件探究

2015-10-15李耀军金东升余新红

化学教学 2015年8期

李耀军+金东升+余新红

摘要: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不很理想,为此进行了实验改进探究,得出了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适宜条件:(1)加入少许食盐;(2)将铝制导线或铝条进行打磨并经酸化处理;(3)温度调节为30~40℃。改进后的实验方法简单、实用,效果明显。另对该实验条件的控制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铝;硫酸铜溶液;反应条件探索;演示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8–005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图片中,第一幅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效果图[1]:铜树美观大方,溶液界面清晰。看似简单的实验,成功率应该很高,但无论在文献上,还是教学实际中均有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失败的报道。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验探究,获得了较满意的实验效果。

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直径2.5mm的粗铝制导线或0.5mm厚的铝条、饱和硫酸铜溶液、稀盐酸、食盐、试管、水浴锅、砂纸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在20mL规格的大试管中加入约2/3体积(12mL)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控制溶液温度30~40℃(可用水浴锅加热),再加入约2g食盐,振荡,使之完全溶解并混合均匀。

(2)用砂纸打磨好铝制导线或铝条,并弯成螺旋状。然后把螺旋状铝制导线或铝条伸入到盐酸溶液中,待看到铝制导线或铝条上有气泡冒出时,取出并立即插到事先准备好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

3 实验现象

铝制导线或铝条表面可在十分钟内形成铜树,溶液界面清晰,几乎达到课本图片的效果(如图1、图2所示)。

(2)加食盐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二。其作用可以视为Cl-的催化作用,即Cl-有加速金属由原子变为离子的催化作用。

一般说来,稳态和亚稳态的金属表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钝态,Cl-能使这些处于钝态的金属表面重新活化,使它成为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中心。从微观角度讲,NaCl、KCl等可溶性盐酸盐的溶解性好,Cl-的浓度大,数量多,离子体积小,它能穿过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称钝化膜),并能被吸附在氧化膜上,进而取代氧化膜中的氧原子,使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变为可溶性的氯化物,从而向反应溶液提供大量的金属表面活性中心,促进了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极氧化过程。因此,但凡在有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中,只要向反应溶液添加少量的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即提供一定量的Cl-,实际上就成为活化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起到加快金属氧化反应速度的作用[2]。

如果直接选用CuCl2来做这个实验,CuCl2溶液的浓度不能太大,否则由于CuCl2与Al的反应速率过快,生成的Cu不易附着在铝条上;另一方面,反应放出的热会促进反应CuCl2+Cu=2CuCl的发生,使CuCl(难溶)微粒分散在CuCl2溶液中,形成深棕黑色溶液;其次NaCl比CuCl2售价低,经济效益好。这几点也是笔者认为课本实验没有选用CuCl2的原因。

(3)铝材的选择也影响实验效果。本实验用铝制导线比铝条效果好。由于实验室的铝条太薄,在实验过程中会形成铝铜原电池,导致中途铝条断裂,使实验失败(如图3所示)。若用0.5mm厚的铝条进行实验,最好用细线把铝条悬挂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注意铝条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5 实验评价

本实验通过对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形成铜树的反应条件的控制,缩短了反应时间,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6.

[2]刘怀乐.食盐在化学实验中的几处妙用[J].化学教学,2005,(11):4~5.

[3]《无机化学演示实验》编写组.无机化学演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