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植入传统文化基因的主阵地
2015-10-15张小莉
张小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曾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西方著名学者曾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足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域外如此看重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人更应自觉加以传承和弘扬。而这项工程,应更多地落实在学校教育内,落实在语文课堂上。
那么,语文课堂应如何发挥好植入传统文化基因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或基本能力的教学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它所有要传授的内容和知识,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师要把传授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笔者所在学校的年级组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加强诗文诵读
司空图说:诗“俯拾即是,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奇,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平。薄言情语,悠悠天韵”。优秀诗歌都具有脱口而出,自绕情味的特色,自会使学生“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如过水采平。”仿佛看到古人风貌,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我们年级组语文老师在学期伊始就制定了古诗文诵读计划。利用每天的语文早读时间,运用多媒体音视频手段或老师自身的朗读技巧,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另外,有许多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我们师生也常通过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二、探索高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在推进课堂改革和校本教材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即:设置项目(必要的引领)。因为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总是有限的。因此,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引领,是为了心灵的抵达,为了对传统文化真正的感知、感悟和感动。—自主学习(所有的篇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立足教材,拓宽思路)。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让学生在自己的积累库调取苏轼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记承天寺夜游》等篇目;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我们会补充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中语言清丽,画面灵动的篇目;李白《渡荆门送别》,连带他的《秋思》《将进酒》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合作探究,自己查找资料,整理印制名家系列小报,系统地介绍他们个人资料,文学风格、名篇赏析等内容,人手一份。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有苏轼、李清照、陶渊明、李白、杜甫等14期。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走近了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高效传递。
三、立足教材,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文以载道。教师只有立足课堂,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才能把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植入学生身心之中。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崇高道德标准。如:《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入世的态度;白居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在《散步》中,我们看到儿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在胡适《我的母亲》中,我们看到一个有着“温良恭俭让”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信客》中,看到信客的诚信的高风亮节。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把语文课堂变成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乘着鲜活的时代风潮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