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外阅读更加深入些

2015-10-15陆晓阳

创新时代 2015年9期
关键词:鲁滨逊赏析课外阅读

陆晓阳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什么?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记得一位行家说过这样的两句话:“在教师的指导下扩大阅读的量,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也好,课外活动也好,切忌搞形式,走过场,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照我看,最为简单易行、效果也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推动学生多读好书。”可见,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拓展,一种延伸,就如同引导学生从课堂的40分钟中走出,又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大门,引着他们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下面就以三次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谈谈我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上的一点尝试。

【首次教学】

记得去年上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班上学生都对课文中介绍到的《鲁滨逊漂流记》充满了好奇。我就要求全班学生都去读读这本世界名著,后来又打算带领他们一起来读。我抽出晨会课的时间,每天读一小段给他们听。确实,他们听得很入神。可毕竟时间太短,中间总有很多事需要占用晨会课的时间,所以一个学期下来,我只读到鲁滨逊流落荒岛,而那班孩子也早就没了最初的那份激情。

【失败反思】

我分析了此次课外阅读组织失败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没有给孩子们自主阅读的机会。我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要读给他们听,所以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不会也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找书读。我的这一做法,把他们最初对此书产生的兴趣全抹灭了。我是多么愚蠢啊!我怎么能把读书这么美妙的事情全交给自己呢?只是一味地灌输,孩子们又能有多少自己的思维呢?只用耳朵听,语文素养又能有多大的提高呢?这是一次多么失败的课外阅读指导啊!

现在,我明白了!我们要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趣味进行更自主、更个性化的阅读。要滋养语文素养这棵树,资源如同土壤,我们除了给予,更应该不断开发资源,改良土壤,并强健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根,让根扎得更深,不断吸收养分,让语文素养的树更茁壮、更蓬勃!

【再次教学】

还是教六年级,同样上到《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不料,好多同学都告诉我早就读过了,我大喜过望。“好事啊!开个名著赏析会怎么样?”我的提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但,也有好些学生没读过呢!不要紧,我要求他们向有书的同学借来读读,争取在一个礼拜后把这个赏析会变成现实。

至此,课外阅读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瞧,下课后,这一组正在对书中的人物争得面红耳赤;那一堆人正埋头阅读,身边的吵吵嚷嚷全当没听见,那聚精会神的样儿让人不得不赞叹书的魅力之大……

一周之后,我了解到全班同学除个别外,基本看完了此书。于是“《鲁滨逊漂流记》赏析会”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会上,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谈起鲁滨逊来头头是道:怎样与野人斗争?怎样解决吃住问题?怎样救了星期五?……一个个原来疑惑的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看到了另一种神采飞扬。我知道那是书给予他们这样与众不同的体验,是书让他们体验到了愉悦与满足。我由衷地感谢书!

此后,空余时间里,我发现到处疯跑疯玩的同学少了,更多地看到学生们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我的心被他们触动并感动着。

【成功点击】

说实在的,仅仅通过一次微不足道的名著赏析会就把学生们的读书热情调动起来,这个结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包含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名著赏析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教师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想,这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你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就会给你一个精彩。”我想长此以往,学生与好书打交道,让书香沐浴心灵,一定会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这么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就能取得这么显著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是一次多么成功的课外阅读指导啊!

【三次教学】

又一次教到这篇熟悉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了上次比较成功的课外阅读教学经验,这次的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样让学生在我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去阅读这本书。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着,交流着,我产生了新的教学想法:这一次的读书交流,不能局限于故事的内容,要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习得方法,习得能力。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交流:

师:同学们,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这句话。上周二,我们一起开始阅读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人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从同学们的表现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那么老师考考你们,并请你们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们尽情地去阅读呢?

生:各抒己见。(大多是围绕小说的内容展开)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读懂小说的内容。那么,我们都知道,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做一些笔记,更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文字。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两分钟后,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师:现在,让我们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批注。

生: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旁批。

在孩子们精彩的交流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刚刚学完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就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因此,在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时候,可以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

【成功点击】

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对阅读产生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催化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他的整个身心就会对学习充满渴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这样,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目的,讲方法,求实效。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还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我的第三次教学,相信能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这样的课外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从现实出发的劝言让人明白了读书对自己一生的作用。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决定人的前途,提升人的修养。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换教学观念,让学生从繁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真正走进课外阅读;只要我们把热情、冲动、阅读、理解、体味、感悟、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我们能在“霓光璀璨中独守一炷青灯”,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学生定会爱好语文,定会秀出另一片天空!

猜你喜欢

鲁滨逊赏析课外阅读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鲁滨逊漂流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