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宫萌萌哒
2015-10-14谢金萍
谢金萍
现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手机壳、名片夹都是故宫的文化创业产品,手机里下载了《每日故宫》App,案头也摆放着《故宫日历》,每天都会翻一翻,俨然一名忠实“粉丝”。
不过,单霁翔在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采访时坦承,在故宫刚刚开始新媒体方面的尝试时,自己还有些犹豫和迟疑,担心公众不一定愿意接受。后来,“萌萌哒”、“脑洞大开”这些词热起来,让他了解到公众需求的变化,观念开始转变。
“这些奇妙的灵感和创新的元素都源自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背离我们的文化身份。”单霁翔说,“让深藏在禁宫的文物活起来,这是‘故宫人’一直在思考的。”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单霁翔透露,故宫将有许多新尝试,其中一项是10月即将在故宫端门展厅开放的“数字博物馆”。这是一个交互式的数字展览,比如,项目“数字沙盘”除了与传统沙盘一样呈现故宫布局外,还能以影院式等多媒体的方式,讲述故宫如何从最早帝王执政的紫禁城,变成今天的博物院。
费俊所在的某集体数码媒体团队参与了故宫“数字博物馆”部分策划,包括其中两个展览项目,“故宫的数字沙盘”以及“写生珍禽图”—— 一张交互式“古画”,通过数字装置,观众可以了解画上珍禽异兽生活的环境、如何行走和飞行等,活灵活现。“观众可以沉浸进去,产生(历史变革的)参与感。”费俊告诉《21CBR》记者。
“故宫数字博物馆”还将在夜间开放。日常,游客进入故宫游览从午门进,神武门出。而即将开放的数字博物馆位于端门,于午门前。因此,10月以后,观众不用进宫,也能夜游“数字故宫”,了解紫禁城。
故宫藏有180余万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68万余件,尽管日常设有专题展览,加上藏品需要定时“休养”,但与总藏量相比,日常展出微不足道。单霁翔表示,除“数字故宫”外,目前故宫已建设“数字陶瓷馆”、“武英殿书画馆电子文化展示”等项目,以主题视频等多个互动方式实现场景再现,帮助观众解读藏品。
其实,早在2003年,故宫便与日本凸版印刷公司成立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开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地记录故宫中古建筑及文物的三维数据,相继完成《天子的宫殿》《三大殿》等6部大型虚拟现实作品。
“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故宫藏美’以更便捷和更亲民的方式推向大众,是故宫博物院为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新变化。”单霁翔告诉《21CBR》记者。
实际上,故宫的新变化远不止如此,这座古老的宫殿在新媒体上正玩得不亦乐乎。
赶在新媒体“时髦”路上的故宫,2013年以首款APP《胤禛美人图》为切口,打开了“移动化故宫”的市场。
《胤禛美人图》APP项目负责人庄颖告诉《21CBR》记者,这款APP以宫廷画《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为标本,尽管只是十二幅屏风,但画上陈设的器物、美人服饰等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已拥有大量学术研究和图片,足以支撑一个APP的内容。
项目在2012年启动,那一年“四爷”雍正忙活于各种影视作品,十分受欢迎。庄颖说:“当时雍正很火,各方面都觉得它是个不错的选题。”
庄颖找来柠檬岛工作室负责开发应用,此前柠檬岛出品过《中国古典家具》APP,吸引了故宫的注意。柠檬岛创始人彦风告诉《21CBR》记者,整个APP从开发到上线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其中三分之二时间在做大量调查和考究的工作。比如,屏风上的配色、陶瓷器物、画法等元素需要频频请教故宫宫廷画专家、陶瓷专家等,反复检验是否有错漏之处。
柠檬岛技术总监刘金弟也告诉《21CBR》记者,为了保证故宫出品,在项目校对、技术和艺术结合上的实现需求都比较高,中间反复调整了许多遍。比如,当中一片树叶飘落的场景,为了保证画面飘动达到美且典雅的效果,柠檬岛的程序员专门写了代码模拟效果交给设计师调整参数、重力、旋转以及速度,再把调整后的代码嵌入应用程序中。“在画面的缓冲、过渡,包括转场上,我们尽可能符合历史的环节、情节和气氛。”彦风说。
2013年5月《胤禛美人图》在iPad商店上线,仅用了两周时间下载量便超过20万,成为APP Store 2013年度精选优秀APP。首战告捷,宫里的新媒体团队又陆续开发了与藏品相关的6款应用程序,包括《紫禁城祥瑞》(近日获得设计界“奥斯卡”德国红点设计奖)、《皇帝的一天》(面向9-11岁的儿童智力游戏APP)、《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和《故宫陶瓷馆》。据庄颖介绍,9月即将发布第7款APP《清代皇帝服饰》。
实际上,故宫相继研发的APP不仅满足了公众观赏性的需求,同时多样化发展的新媒体形态也弥补了线下故宫无法实现的交互性等功能。
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这款iPad应用的容量高达1.3G,不仅高精度地还原了画作,同时加入了与用户互动的功能,比如“烛光模式”引领用户在神秘的氛围中一探古画奥秘;又如“真人复活”功能,用户只要手指点一下歌舞状态的侍女,便会出现真人扮演侍女歌舞的视频。
费俊担任创意总监的工作室是《韩熙载夜宴图》的创意、设计合作方,他告诉《21CBR》记者,《韩熙载夜宴图》把表演放在画作第二层作为拓展内容,既不会影响公众对原画的认识,也能让用户更了解汉唐乐府的表演,提供了更多可选择性的功能。
得益于故宫APP项目负责人李琼对《韩熙载夜宴图》多年研究的经验,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和策划工作,因此制作应用程序时需要的专家和资源,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对接编辑。比如,真人表演皆由古典乐舞剧团“汉唐乐府”出演,从服饰到动作,尽可能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保证表演内容的学术准确性。
费俊说,制作《韩熙载夜宴图》这个APP的投入与复杂程度,相当于拍了一部小电影。“在这个APP里,有动画,有各种实拍人物的表演,有配音,有人物采访,最终在后期用交互技术将它们在APP中呈现出来。”
通过翔实的研究和生动的文化体验,故宫的新媒体不仅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同时作为展览体验的补充,也增强了公共教育职能。以手机APP《故宫陶瓷馆》为例,除了对收藏陶瓷器物的介绍外,游客在故宫里的陶瓷馆观赏时,可扫二维码以了解瓷器信息。“不仅用于宣传和推广,同时可以服务于参观故宫的游客,不再是看热闹,而是看到一些门道。”同时负责《故宫陶瓷馆》创意与设计开发的费俊说。
“这些APP让故宫文化活了起来。”单霁翔表示,找到一个符合当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载体,也是为民众享受故宫文化带来更多的精彩体验。
正如单霁翔所说,故宫新媒体的奇妙灵感和创新元素,都源自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没有背离“故宫人”文化身份,反而让故宫文化以轻松活泼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飞入”的方式,可以是下载到人们的移动设备上,也可以是快递上门。
故宫淘宝,是另一个故宫新媒体文化的传播窗口。顾名思义,淘宝,淘的是故宫的文化产品。从朝珠耳机、容嬷嬷针线盒,到“朕亦甚想你”折扇,件件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设计。那么,一件标准的故宫特色的文创品是如何产生的?
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21CBR》记者,创意产品的生产流程大致为分三个阶段:创意构思、设计生产以及市场推广。
从故宫文物艺术品的元素性、故事性、传承性展开联想,激发创意,定期召开产品选题会,选择相应的产品载体。这个载体一定要惹人喜爱,是当下时髦的、消费者没有认知障碍的产品。确定产品选题后,依赖于宫内专家深入浅出的文物讲解,最后创意团队与产品团队对接,共同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演变,样品通过审批之后,再批量进入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故宫淘宝产品,是从朋友圈的大量转发中得知。查阅“故宫淘宝”的微信号,便可知几乎每篇内容都达到10+万的点击率。
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21CBR》记者,在产品投入销售渠道前夕,市场团队会制定推广宣传计划,目前主要依托于微博、微信等平台,把要传达的东西,以既好玩又遵从了历史的文案推出。
比如今年1月为推广以熹贵妃为原型的水杯,淘宝故宫在发布文章《她比四爷还忙》之前,为了了解熹贵妃的真实史料,做了大量史料考究,先以《清史稿》为母本,综合同时代的《实录》、《圣训》等史料,参考可信度作品,再交叉查阅众多史料,最后才得出结论“比四爷还忙”,并非信口开河。
故宫从最初的线上数字化建设——官方中文网站,到当下的微故宫、移动设备互动应用的开发,短短几年内便吸引了粉丝数千万。每日故宫8万人次的限流游览,也无法阻挡公众对故宫的越来越喜爱。
今年,故宫正在建设青少年版网站、英文版网站以及《故宫名画记》等专题子网站,同时也在利用街景技术开展故宫全景拍摄计划,全面实现一个立体化的真实故宫,为公众提供一场“数字故宫”的饕餮盛宴。
在单霁翔的计划中,未来故宫要实现“数字故宫”的社区化,逐步实现以信息服务、人、社交为重要支撑,并通过整合数字产品和渠道,建设社区化的聚合平台。
你能想象吗?未来,“故宫”就在你的社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