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林中路
2015-10-14张守永
张守永
摘 要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表达了以此在中心论为基本观点,但此观点保留了主体主义,这是海德格尔一直要避免的,为此,他在其30年代即开始“转向”,转向后期的存在本身,而不是通过此在来展示存在。《林中路》一书集中了海德格尔对此转向的深刻思索,而此书的“导言”极其重要,导言直接指出了本书的线索。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林中路 转向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68
Heidegger and the Forest Road
——Analysis on the "Forest Road" Introduction
ZHANG Shouy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Abstract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as expressed in the center on the basic point of view, but this view retains the main doctrine, which Heidegger has to be avoided, for which he began in his 30s. "steering ", the presence of the latter part of the steering itself, rather than to show the presence of this. "Forest Road," a book focused on Heidegger's deep thinking this turn, and the book "Introduc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directly pointed out the clues.
Key words Heidegger; forest road; turn
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在其30年代开始“转向”,①由前期以此在为中心的“基础存在论”转到后期的从存在本身出发思考存在的“涌现”、“解蔽”、“聚集”,“由早期的‘畏转向后期的‘喜悦”。前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此在是对存在的领悟,只有从此在出发才能达到存在。但“此在中心论”避免不了主体主义以及历史主义倾向的形而上学性。所以,孙周兴教授在《编者引论:在思想的林中路上》说到“海氏回顾说:《存在与时间》所走的道路和所做的努力‘违反其意愿而进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即只是重新增强了主体性……”
再者,“此在中心论”的前理解解构,即前有、前见和前把握,是对历史的承接,对存在的理解是从此在的历史解释中获得的,因而,前理解解构摆脱不掉历史主义。而无论是主体主义还是历史主义都是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是本真的虚无主义”,这三者是海德格尔前期的“此在中心论”无法摆脱的。
《林中路》的导言说:“林乃树林的古名”,为什么要强调是古名,并且“林”与“树林”的关系又如何?难道如娄林所问,仅仅是时间上的区分?海德格尔声称“阐释西方后物理的本质以及后物理的历史的任务”,“只有卷入此一沉思,才能转过脑筋,思索到人的星体规定的在场之在,才能作为已奠基的阐释是世界的——历史的在场之在成为可到达的。《林中路》就是此一沉思的尝试。”所以《林中路》是通过追问近代的技术本质,以追问在场之到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思考存在之历史,从存在出发来思考存在的运作及作为其完成标志的形而上学,这才使得“世界的——历史的在场之在场成为可到达的。”海德格尔探问的是存在之历史,即从存在而来发端的历史性展开以及对此历史性展开的经受。我们可以从《林中路》的文本分析中得到答案,《林中路》“表面上看,它们只不过是一个报告集,报告所涉猎的对象也各不相同,似乎在各对象之间没有什么相干。而从思物上着眼,一切都处在隐含严密、构筑严格的同一律动中”。
首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思入本源的方式与传统思维方式不同,他开始就说,“可见,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从基本原理中进行推演,在此同样是不可能的;若在哪里这样做了,也是一种自欺欺人”,传统思维方式是从现有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得知的,是从作品现实性思考的,却没有思考艺术的本质,也就不能追问艺术的本源问题。传统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存在者当作存在研究,没有思考存在之为存在本身。
因而,海德格尔清理了三种对于物的流行意见。将“物之物性规定为具有诸属性的实体”、“物无非是感官上被给予的多样性之统一体”以及物是从质料——形式来得到思考的。海德格尔认为,这三种对物概念化了的定义方式是流行思维方式的无度所造成的对于物的僭越,是人的主体性的先入之见和滥用,是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后果。
要保持物之物性就要从作品来思考物,将作品思考为真理的嵌入,因此,真理得到敞现,物之物性也得到保持。真理是遮蔽着的,这是真理的本质,保持遮蔽就是大地保持其规避力量,这种虚无力量的表示就是非真理,真理本身的否定性。而此无蔽状态之真理就是海德格尔试图要在艺术作品中思索的本源,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思索和追问。
《世界图像的时代》思考现代技术的本质,现代技术追求精确性及表象性“与现代形而上学之本质是相同一的”,技术与形而上学都是从在场来追问存在,将存在者等同于存在,技术与形而上学都没有追思其本质——在场状态,追问技术的本质即追问从存在而来对存在之展开的经受。近代形而上学是其本质的完成性表现,追问技术也就是追问从存在之发端而来的发端本身,也即存在之为本源,这是对存在之历史的追问。
在《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海德格尔的思路是从存在而来追思存在,即对本有的思索。而尼采仍旧在形而上学范围内思索,其“上帝死了”是指“超感性世界的超感性根据曾经被看作一切现实的有效地现实性;但它已成为非现实的了。这就是在形而上学上被思考的‘上帝死了这句话的形而上学意义”。超感性世界的上帝总被认作是现世生活的根据和目标,尼采称“上帝死了”是为了否定超感性世界而肯定现世世界,从现世生活中来寻找生活的根据,所以说尼采是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然而,即使是颠倒了的思维方式仍旧是从在场出发来思考,尼采权力意志的本质是“求意志的意志”,即在在场中已经设定了在场之目标,意志是在场之意志,而所求之意志早已从在场得到了思考,所以尼采的思维方式仍旧停留于形而上学范围之内,其权力意志为核心的思想不过是西方形而上学之本质的完成。而海德格尔却是要跳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期备,这乃是一种思想的本质”,即入思,思入本源之中,从存在来思考存在之为发端以及在形而上学中的完成。
通过对《林中路》诸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林中路》是为了追问存在之历史,即从存在之为本源发端而来对于发端的经受。由此印证了前言:“每条路各是其是,但却在同一林中”。《林中路》诸篇章确实是“都处在隐含严密、构筑严格的同一律动中。”
以上分析也验证了海德格尔对《林中路》的解释,“如果不亲自踏勘其他的路径,没有哪条路的情况是可以成竹在胸的。在这些盘根错节的路径的浑然一体中,《林中路》只显露出思之路的一小段”。《林中路》的文章都是为追问存在之历史,也是对诸多路径的探看,是为了倾听来自同一本身之呼唤,是来自同一之本质的本有呼唤,是对同一本质之共属性的追问和应答。
由此,思考“林中有路”这句话,可参照海德格尔对“有(es gibt)”的解释,追问有即追问“发生事件”,es gibt 本身即“给出”,而其本身却“不是实物式的”,有(es gibt)不是化身为存在者而到场的,是“发生事件”的运作,“发生事件”即本源之运作、本有之运作。同时可参看《语言的本质》的几句话,“道路乃属于我们称之为地带(Gegend)的那个东西”,“地带之开放和掩蔽是那种开辟道路的运动”。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中将“澄明”思为“林中空地”,既显示又遮蔽着的林中空地之澄明、澄明之自由之境。后期,海德格尔从“地带”来思考本源之运作,本源之运作即解蔽,解蔽本身是遮蔽着的澄明,澄明之地带。“林中有路”这句话是对本源的思考,路是通向本源的道路,本源给予道路,但本源却又是二重性的,既显示又遮蔽着的,二重性对存在者的追思来说,是存在之命运的发送。
“一切都处在隐含严密、构筑严格的同一律动中”,要追问“同一律动”,《林中路》导言也谈到了“在同一树林中”,存在之历史对于“林”与“树林”的关系又如何呢?追问存在之历史即从存在来探看现代的“树林”从古代的“林”中发端的关系,追问的都是同一者,即存在,所以“在同一树林中”,同一即为存在之历史,虽然两种译文有所不同,但强调的却是“同一”,“存在与思想一道归属于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本质源于那种让共属。我们把这种让共属叫做本有。同一性的本质就是本有的一个所有物(Eigentum)”,存在之为存在即为本有,是命运性的发送,即“命运,即分派,后者在允诺之际有所分发”,并且存在之“历史乃二重性之命运”。所以“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因为他们都接受同一性的召唤,都归属于存在之历史,存在之历史的开端是近代形而上学的本质。
所以,形而上学史是存在的被遗忘史,重新思考形而上学的本质即思考被遗忘的存在。形而上学是存在的自行遮蔽,《论真理的本质》中海德格尔说,“迷误是原初的真理之本质的本质性的反本质”,“迷误是通过使人迷失道路而彻底支配着人。但使人迷失道路的迷误同时也一道提供出一种可能性,这是一种人能够从绽出之生存中获得的可能性,那就是:人通过经验迷误本身,并且在此之在的神秘那里不出差错,人就可以不让自己误入歧途”。
注释
① 关于“转向”参看张志扬,《是路,还是风?——﹙艺术作品的本源》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的意义》一文,见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同时参看孙周兴的《编者引论:在思想的林中路上》,见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的相关论述。
参考文献
[1] 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海德格尔.思的经验[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M].孙周兴,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