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2015-10-14黄建华

科技视界 2015年2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培育

黄建华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长期发生着作用,本文以儒家美学思想为视角,阐述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并立足高校教育,提出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美学思想;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form of social spirit, is the reflection of certain social existence, it is a tremendous spiritual force, the long-term social event, the Confucian Aesthetics Perspective, expound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value concept cultivat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based on the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us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College Students' values;Culture

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还包括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儒家思想主张入世,积极进取,努力治世,强调“仁”,“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的迅速崛起,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已成为当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1]儒家美学思想作为儒家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以“仁”为核心,强调美善统一,讲求人伦道德完善,注重人格修养和现实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之美,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高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近年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一是教育目标价值引领的缺失。不难看出,当今大学教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学习上,除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外,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的大学教育中所在比重非常少,由于是专业外的教学,大多教师缺乏对古代文化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以儒家美学思想来说,学生真正接触的较少,理解其精髓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懂得的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皮毛,这严重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二是教育内容出现表面化、肤浅化的现象,偏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三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主要是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使得传统文化未向现实生活回归。因此,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之中,如何以传统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美学思想,体现出了真、善、美、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的价值观,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中把“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源泉,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思想,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当代大学生只要认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就有利于自己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发育起着重要,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包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以儒家美学来说,儒家美学倡导内在的修养与外在行为和谐统一,提出“文质彬彬说”概括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仁人君子,修养必须是全面的,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须有较高的审美修养。[2]儒家美学思想强调和谐、中庸,以人为本,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孔子曰:“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人而不仁,如礼何 ? 人而不仁,如乐何 ?”又说:“仁者,义之本也。”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这种以“仁”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涵养德行、提高人文素养。

2.3 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当今的高校思想素质教育中,素质是在不断的内化与外现中推进的,而作为素质的东西,实质上就是去掉一切外在的东西之后,潜藏于人的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思想素质包括了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等内容。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儒家美学思想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规矩之道”、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3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3.1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不断挖掘其现代价值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新时期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

要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透彻,自主把传统文化知识自然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用名人典故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领学生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儒家美学思想等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3.2 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要建设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要运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以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展板、各种刊物等校园传媒为平台,积极宣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形成。[3]要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3.3 构建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

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前提,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体,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必要补充的育人体系。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的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实践教育为保障,以多样化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举办各种传统文化的再现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大学生做人做事提供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还应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估体系,也就是要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考评体系之中,实现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对传统文化学习进行评价和诊断,形成一个任务明确、有效的育人体系,最终达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方凌瑾.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J].怀化学院学报,2006(3):174.

[2]陈丽爽.儒家美学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修养的启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18-19.

[3]路飞飞,杜瑞平.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0.

[责任编辑:曹明明]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