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中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
2015-10-14邹敏
邹敏
摘 要 跨文化敏感度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意义重大,本研究使用Chen & Starosta (2000) 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调查,发现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较高,而交际愉悦感、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略低。同时,有出国经历和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水平整体优于其他学生。
关键词 跨文化敏感度 英语水平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87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OU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research adopted Chen & Starosta's (2000)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s at a medium level, with high interaction attentiveness and interaction engagement but low interaction enjoyment,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nteraction confidence. Meanwhil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to foreign countries or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perform better than other students in terms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English proficienc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初中时期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为此,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见一斑。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初中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跨文化敏感度
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ey最早提出了“敏感度”(sensitivity)一词,指出对本国文化和个体差异的敏感性是两项重要的交际能力。Bhawuk 和 Brislin 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努力,认为跨文化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表示人们对待文化差异和对其他文化背景中人们观点的反应,具有开放的思想和灵活的变通性,并设计了问卷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ventory(ICSL)以测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的跨文化敏感度。②Bennett(1993)指出,跨文化敏感是一个从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到民族相对主义(ethnorelativism)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了否定、防御、最小化、接受、适应和融合六个阶段,即DMIS(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模型。③同时,Hammer,Bennett和Wiseman明确了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辨别和体验相关文化差异”的涵义,并发展了跨文化发展量表(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IDI)。④
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联系密切,跨文化敏感度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④⑤但两者却又经常混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Chen & Starosta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就是跨文化敏感度。⑥⑦跨文化敏感度高的人既有被别人了解和欣赏的渴望与需求,也能够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同时,跨文化敏感度本身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⑧⑨包含以下六个情感因素:自尊自爱(self-esteem)、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思想开明(open-mindedness)、同理心(empathy)、参与交际(interaction involvement)和理性判断 (suspending judgment)。⑦
跨文化交际学自上世纪80年代介绍到中国以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⑩目前,中国学者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调查中国大学生(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高中生、外语教师或者留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水平现状;二是调查影响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因素; 三是研究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 四是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 虽然中国学者对跨文化敏感度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基本没有涉及初中学生的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hen & Starosta对跨文化敏感度量表调查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并考察跨文化敏感度与出国经历和英语水平的关系。具体研究问题包括:
(1)中国初中学生的整体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如何?(2)跨文化敏感度是否与学生的出国经历有关? 如果有,有何具体体现?(3)跨文化敏感度是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如果有,有何具体体现?
2 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Chen & 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班级(F班和S班)的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的测量。F班为该校初一年级英语实验班,由37人构成,其中女生28人,男生9人,学生小升初的英语成绩优异,学生的总体英语学习能力较强。S班为普通班,由40人构成,其中女生22人,男生18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很扎实,少量学生基础非常薄弱。两班中均有部分学生有出国经历。
结合实际需要,我们对Chen & Starosta 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作了部分改动。更改后的量表共含22个五点量表选项,对跨文化敏感度五个维度的变量进行测定,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是各维度分数的平均值。该问卷于2015年1月由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统一发给学生完成,F班收回有效问卷37份,S班收回有效问卷40份,共计77份。
3 研究发现
本研究主要是调查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此部分将分别呈现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总体情况、跨文化敏感度与出国经历、跨文化敏感度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3.1 中国初中学生跨文化度总体情况
同周杏芳(2007)的研究,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是将所有选项的分数相加,满分为110分,分数越高,其跨文化敏感度的程度越高。该研究中,学生的平均分为81.17,若按照通常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的评定标准,此分数属于中等水平,这与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类似(周杏芳,2007)。
同时,从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总体情况来看,40.26%学生的分数处于80~89分,19.48%学生的分数处于70~79分,即大部分学生(59.47%)的跨文化敏感度属于中等水平;有19.48%的学生属于优良水平,而20.78%的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偏。
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22项陈述反映了跨文化敏感的五项因素,但由于各因素的测评项目不均等,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因此,研究者在比较前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使其都为5分制,具有可比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五项因素分析详见表1。
如表1所示,初中学生的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都优于交际愉悦感、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即大部分初中学生已经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理解对方所传递的信息,并做出有效回应的意愿,也愿意参与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但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可与尊重仍然有所欠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体验到的愉悦程度和自信程度都还略显不足。
综上,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较高,而交际愉悦感、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略低。这可能与当今外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有关。中国外语教学和测试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而忽视了语言承载文化和历史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对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容易出现偏颇。此外,交际法虽然在中国盛行多年,但语法教学仍然在当今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课堂以老师输入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语交际和文化交际,大部分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去体验异国文化,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际。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技能尚可,能基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表达,但难免也会出现各种不和谐之处,感受不到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愉悦感,也不能准确地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自我评价,自信心不足。
3.2 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出国经历
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有出国经历,为了解出国经历是否会对跨文化敏感水平产生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表2)。
如表2所示,有出国经历的学生的整体跨文化敏感水平优于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同时,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交际参与感、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的平均得分都高于无出国经历的学生,且两者在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两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有出国经历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异域文化,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他们对异国文化及文化差异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也更愿意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同时,跨文化交际使他们感到愉快,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同时,无论是否有过出国经历,学生们的交际专注度都较高。
3.3 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英语水平
由于F班和S班在初一入学时基本是按照学生成绩来划分的,F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优于S班,故本研究中直接以行政班级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组。为了解英语水平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我们对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表3)。
如表3所示,F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水平整体优于S班。其中,F班学生的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都高于跨文化S班,只有交际专注度一项略低于S班,但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说明英语能力水平的高低对跨文化敏感度有所影响,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对跨文化敏感水平较高,他们能更容易、更轻松地理解对方的语言,也更愿意使用外语,能从交际中获得乐趣,对文化差异也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和注意力才能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而且总是避免多讲话,在跨文化交际中体验到的乐趣以及自信也就自然更少了。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使用Chen & Starosta (2000) 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测量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本研究发现: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较高,而交际愉悦感、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略低;同时,学生的出国经历(跨文化经历)和英语水平会影响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有过跨文化经历和英语水平更高的学生在跨文化敏感整体水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都高于其他学生。
结合以上研究发现,笔者对中国的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生的整体跨文化敏感水平只处于中等水平,与学生个体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或许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没有摆正心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或者是学生本人交际信心不足,容易出现交际焦虑情绪,不能充分体会到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文化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个体在跨文化交际认知和情感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差异,体验其中乐趣。第二,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和英语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所以学校和英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体验跨文化交际,提升英语水平,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信心和愉悦感。第三,学生的文化储量较少,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兴趣都有待提高。中国的英语教学仍然更加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递,未能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化学习和文化差异的兴趣和敏感性,所以学校可以尝试多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程,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注意文化知识的传授,通过小说、戏剧、影视、音乐等文本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知识,并将其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提升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分析力和鉴赏力。第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跨文化敏感度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行为的关键环节。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合理的认知及情感和态度,掌握文化异同,才能进行有效地跨文化交际。所以,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只分析和调查了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缺少横向和纵向比较,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现状,也不能体现出其变化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本研究中的被试是同一学校的初一年级学生,抽样的代表性不强,学生英语水平及跨文化经历的区分性不太强。
注释
①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② Bhawuk, D. P. S. & Brislin R. W. (1992).The measuremen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using the concept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 1992.16(4):413-436.
③ Bennett, 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M].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993:21-71.
④ Hammer, M. R., Bennett, M. J., & Wiseman, R.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The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3(27):421-443.
⑤ 胡艳.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J].外语界,2011(3):68-73.
⑥ Chen, G. M. & Starosta, 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J]. Human Communication, 1997.1(1):1-16.
⑦ 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 [J]. Human Communications ,2000:1-15.
⑧ 彭世勇.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 74-80.
⑨ 彭世勇.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171-176.
⑩ 周杏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5):62-66.
Frit, W., M阬lenberg, A., & Chen, G. M.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J]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2(2):165- 176.
Roh,S. A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orea.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2014(47):266-269.
俞玮奇.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 敏感度与效能感[J].世界汉语教学,2012.26(4):551-559.
屈妮妮,窦琴.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研究[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30(6):167-170.
李雅萍.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利用CCTV英语节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