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探索

2015-10-14刘小春

学理论·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信息

刘小春

摘 要:本文从手机传媒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出发,联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深入剖析了手机传媒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在权衡二者之间的利弊后,探索出手机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路径,最终确定了手机传媒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手机传媒;信息;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9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工具越来越被更多的大学生所推崇。如今,4G时代的推广,3G网络的广泛应用,校园wifi的普及,极大丰富了手机的功能。一部手机在手,掌握天下要闻无忧,看视频、玩游戏、听歌曲、查疑问,轻松搞定,很明显,手机作为一种特殊便利的媒介载体,正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信息交流、价值观念传递的平台。当代大学生便是人群中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具有追求个性、倡导独立、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特征,已经逐步成为推动新媒体和文化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手机这一媒体在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消极作用,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使手机传媒趋利避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传递正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的难题。

一、手机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手机传媒作为新的载体,具备信息丰富、资讯全面等特点,逐渐成为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新手段。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手机传媒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深度;另一方面,手机传媒本身具备日常交流、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等特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网络随时随地查阅难题难点,及时分享学习经验,提高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对高校教育者而言,手机传媒具备便捷、私密、媒体融合等特性,为其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手机传媒的普及和应用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角色的转变,手机传媒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由其之前的教导者变为参与者,学生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积极参与者。手机传媒在影响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同时,还逐渐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相比其他教育方式,手机与学生的关联最为紧密,丰富的资讯和多样的形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利用手机传媒的传播性、即时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以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程教育和宣传,使教育工作随时随地展开,彻底解决“灌输式”教育存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这一“顽疾”。

二、手机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手机传媒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具备快捷、互动、全面等特性,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相比传统教育模式,更易被接受,同时因其内容繁杂、安全性不高等特点,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新挑战。网络信息繁杂多样,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入,各种反党的言论充斥着手机网络和信息网络,再加上大学生好奇心强,对问题把握不准,非常容易使自己的人生观扭曲,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可能成为西方意识和反党分子的俘虏。

移动网络和WiFi的加速发展,强化了手机的功能,暴力、色情、媚俗的内容在手机中随处可见。各种论坛、贴吧、搜索引擎、聊天群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暴力淫秽图片和言论,还有各种手机app内置图片、视频、裸聊等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手机界面。再加上虚假的广告,短信诈骗、电话诈骗、垃圾短消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手机的大量普及,必然对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学生上课玩手机、接打电话,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形成了新的挑战。在宿舍熄灯后继续玩手机,不仅影响室友休息,而且会造成自身视力下降等健康问题。近几年,在社会出现了“手机党”这一新词,高校大学生便是其中的代表。大学生长期使用手机不但影响学习而且导致记忆力下降、心理焦躁,更容易忽视与身边人的交流,危及交际能力,破坏亲情和友情。更有甚者,课堂上、餐桌上、路上随处可见玩手机的大学生,不但影响个人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三、探索手机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路径

随着信息化的加快,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逐步探索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特别是手机传媒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将教育和网络完美结合,在潜意识领域传递教育思想是一个新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工作群体,通过手机这一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应该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特征,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手机传媒也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的传统模式,向新社会、新科技、新时代迈进,这也就需要我们对其新模式进行探索。

1.信息收件箱。手机传媒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得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其困惑的事件进行开导、交流,从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更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时政热点,进行文化思想交流,在信息传递中增加远见卓识。一方面方便快速接收教育工作的思想教育信息,一方面通过大量信息的传递获得丰富的知识完善自身,在这一过程中,手机传媒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收件箱,收纳了更多更完善的知识和思想。

2.视频播放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逐渐强大,随处可以见到通过手机观看视频的人群,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媒体,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高度浓缩成为视频,学生只需要输入网址就可以方便地观看。同时,善于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重大历史事件、先进人物事迹,编制相关的简讯或视频,既能方便直观地还原事件,又能借助手机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聊天工具箱。打开手机或电脑,到处可见的是各种的聊天工具。通过手机qq、微信、微博、易信等手机媒体,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以进行零距离的沟通。由于聊天双方的特殊性,彼此不再有角色的限制,也不再有面对面的心理戒备,从而使双方可以畅所欲言、打开心扉,更能通过这种形式增加彼此的信任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渠道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心理问题、恋爱观等情况,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帮助学生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4.人生导航仪。由于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得手机可以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全面,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学科的专业信息及时方便地传递给学生,比如学生们比较关心的科研创新项目、知名教授讲座、考研就业现状,教育工作者投其所好,学生学有所用,真正让学生及时把握本学科的动态和发展前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5.社会连接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过多的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他们因为学业和自我保护的原因很少接触社会。面对社会问题,手机传媒的作用就是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让学生与社会协调发展,虽不在社会中,但也是绝不游离于社会之外。教育工作者将社会信息有选择地传递给学生,让其了解社会的问题和国际发展的现状,对一些问题和观点与国家保持着一致的看法,以便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确立手机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效机制

虽然手机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各个高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是,由于信息门类庞杂、不安全隐患存在,发展仍受限制。毫无疑问,手机传媒在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加快安全机制建设,强化手机传媒的认识,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1.重视手机传媒作用,强化教育手段。团中央曾强调指出,团的工作要依托新媒体,适应青年沟通交流的特点,通过网络社区、新浪博客、手机通讯等手段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增强青年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必先从本质上认识到手机传媒的重要性,熟悉掌握手机传媒的手段和方法,能够达到有效利用手机传媒的目的,适应当今形式,积极应对多样型教育人才的挑战。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把握个性特点。当下,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化性格凸显,在生活和学习中亟待尊重和认可,这无疑给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成为重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善于利用手机传媒的优势,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尊重大学生选择自由、崇尚平等的前提下,合理指导学生提高处理事情和问题的能力。同时,关爱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使其真正感受到尊重和集体的温暖,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一个联系紧密、沟通彻底、团结互助的新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由“参与—感知—启发—触动”的新模式。

3.构建手机传媒模式,发挥独特优势。手机传媒模式的首要优势就是及时性,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应对方面,比如地震天气、火灾预防、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感知,并迅速传递给学生。再加上手机方便携带,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化的教育,使多样化的教育手段逐步植入到传统观念中,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合理利用手机互动性的特点,感知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对一些事件问题的看法,对于预防重大心理问题事件、学生心理扭曲自杀、伤害他人等方面,有着预先提醒的优势,在互动中安慰并指导学生走出生活的阴影,迈向积极向上的生活。

4.筑牢思想阵地,善用新载体。在当前的形势下,思想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白手机传媒这一载体,带来的利大于弊,高度重视这一把双刃剑。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敢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手机传媒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敢于用新办法、新思路去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娟.手机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8).

[2]胡余波,徐兴,赵芸,郑欣易.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青年教育,2010(8)

[3]王小英.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育者信息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品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订阅信息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展会信息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