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博建筑盛宴

2015-10-14徐进

房地产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馆麦浪蜂巢

徐进

每一届世界博览会,也是世界建筑业的盛宴。世博会上一个个规模不大的国家场馆,大部分在会后都会被拆除,但其往往应用了最前沿的建筑科技、凝结最先进的建筑理念,并传递出特定国家或地域的文化传统。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EXPO 2015)是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据悉,这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主办方认为,追求食品防御安全(好的食物和好的水源)与食品安全(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这两大目标,可以帮助普及教育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关注。因此,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大部分国家馆建筑的建筑,都与粮食、生命、自然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关。

中国馆麦浪比黄金珍贵

中国馆位于园区N21地块,面积为4590平方米,中国馆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田野”是粮食和食品的来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命之源;“希望”是期待与展望;“生命的源泉”则揭示了粮食、食物与人类生存繁衍的密切联系。

除中国国家馆之外,还有两个中国企业馆作品参展,包括以“中国种子”为主题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和以“食堂”为主题的万科馆。其中,中企馆展示主题为“中国种子:种子的梦想,汇聚的力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担任中企馆的形象大使,并寄语中企馆“中国种子,改变世界”。

由清华大学与Studio Link-Arc工作室联合设计的中国馆,以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看法。整体来看,其“黄金麦浪”的建筑外形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据了解,高低起伏的活泼“麦浪”,吸收中国传统歇山式元素,而且建筑屋顶采用竹瓦材料,彰显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麦浪”和竹瓦,也契合着本届世博会关注农业和粮食的主题,整个中国馆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每个展区都通过细节的展现,突出主题内容。其中,“地”展区中的“回望田野”是由2万根顶部为LED发光体的人工“麦穗”组成,构成巨大的具有立体感的动态田野画面,视觉冲击强烈,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本届米兰世博会的主旨之一就是为谋求2050年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成功解决十三亿人口对于食物的庞大需要,是中国对世界稳定的最突出贡献。“麦浪珍贵堪比黄金”,旨在展现中国有效利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充足、健康、优质食品的不懈努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英国馆体验蜂巢生活

在144个参展国里,英国为自己设计的国家馆,凭借其独特“蜂巢”外形结构,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富的感官体验,使其成为参观者必去的展馆。

英国馆的主题是 “生长于英国和北爱尔兰”,展馆主体仿佛一个大蜂巢。穿过一片飘香的果园,经过一片典型的英式野花草地,走上一个三米高的台地,人们走近一个巨大的蜂巢状雕塑建筑体,踏上了英国馆的 “蜂巢”之旅。这个巨大的金属蜂巢,由169300个金属片组成,并通过灯光、声音、震动等试听效果,模拟昆虫的交流信号和活动状态,其发出的嗡嗡声和发光信号,让参观者能真正体验蜜蜂在蜂巢中的活动。

据介绍,这个虚拟的“蜂巢”结构,使用了前沿的声光科技和建筑技术,旨在展示强调蜜蜂的困境。嵌入“蜂巢”的视听设备确保它能够依所需效果震动,嗡鸣,发光,甚至发出真正蜂巢中的活动信号。加速度测量仪测量蜜蜂的震动活动,并将这些信号送到球体内嵌的一组LED灯管中,实现了昆虫活动的动态呈现。

蜜蜂是英国乡村最常见的生物,然而如今它们的生存也面临环境变化的压力。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来探索蜜蜂的生活方式,“蜂巢”既能让游客感受到真实的英国景观风情,也提醒人们从蜜蜂的困境出发,引出对于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反思。

除了独辟蹊径的“蜂巢”角度,英国馆还通过常规的英式食物、音乐、时尚等元素,来吸引激发游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在梨园和苹果园中漫步,在野花鲜草中流连,在蜿蜒曲折的小路旁休憩,在圆形露天剧场观影……总的来说,英国馆给人清新别致的体验,一如美好的英式乡村生活。

阿联酋馆沙漠中的涟漪

一般而言,米兰世博会后,大部分国家馆都将被拆除,但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却计划在会后将自己的国家馆运送回国,永久使用,由此可见阿联酋馆所受到的重视。阿联酋馆由著名的福斯特事务所设计,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基于光与影之间的强烈对比,设计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透视,一系列被高墙围成的狭窄人行道,仿造了传统的阿拉伯庭院空间,配合着特色鲜明的沙漠黄的颜色,展现出这个沙漠国度的独特风貌。

阿联酋馆最大化地发挥了细长场地的优势,通过充满张力的峡谷状的入口空间,迎接参观者进入,两道波浪形的墙壁高达12米,穿行其间就能感受到沙漠文化的神秘气息,随后进入位于场馆中央的大礼堂,并在其中了解阿联酋的历史和文化。内部设计中,设计者使用了马斯达尔城“封闭式社区”的设计方法,这是对传统的沙漠化城市规划设计准则的致敬。这种环绕式设计,也恰好迎合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给养地球。

毫无疑问,仿佛沙漠之中荡起的涟漪,两座12米高的带纹理巨型外墙,以及高墙所围成的狭窄人行道,定义出一条明确又富有乐趣的通道,让人联想到沙漠中的沙丘,是阿联酋馆的点睛之笔。同时,一座金色金属外表皮礼堂、身着黑白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都进一步加强了阿拉伯文化景观的视觉效果。

据介绍,考虑到意大利和阿联酋不同的气候特点,阿联酋馆要保证在两种气候条件下,人们参观时都能有自然凉爽的舒适感受,这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为了阻挡暴烈的阳光照射,在狭长弯曲的人行通道,特别计算了墙体高度,并种植高大树木等遮蔽物,传递“沙漠绿洲”的观感。

猜你喜欢

中国馆麦浪蜂巢
麦浪滚滚收获忙
《风吹麦浪》系列作品
麦浪滚滚喜悦多
走进科学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现场
风吹麦浪
换蜂巢
火星上的“蜂巢”
2014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及“中国馆日”系列活动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