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的心理因素

2015-10-14陆雨亮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发球排球

陆雨亮

LU Yuliang

●运动心理学●

论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的心理因素

陆雨亮

LU Yuliang

以个别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个别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对发球有影响的的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排球发球的心理因素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个性和特征、发关键球时的处理、比赛规模和比赛激烈程度、对自身紧张情绪的利用和调节、发球失误后的心态恢复和调整以及客观因素5个因素构成,对研究得出的影响排球发球的因素进行分析,使在对发球时候的心理变化和状态有更加系统、客观、科学的处理方法,也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排球;排球发球;影响因素;心理;心态调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60名专业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心理状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看湖北男排各种比赛中每个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与效果,在赛后对队员进行采访、询问,探讨在比赛中发球的心态和比赛中关键分发球的处理,全面分析影响发球成功率的因素。

1.2.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排球运动员的调查,了解比赛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和心理问题,及二者的关系。

1.2.2访谈法

访谈湖北队队员与教练,了解在排球训练中怎么提高队员发球攻击性的技术和心理因素的稳定性。

1.2.3观察法

通过观看比赛进行分析。

1.2.4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上和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翻阅比赛文献,共计10余篇。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况类型与分析

表1 60名队员的心理因素对发球的影响(单位:人)

表1显示,采取上手飘球方式发球的运动员26人,采取跳发球方式发球的运动员34人。

2.2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2.2.1关键球时改变发球方式

表1可以明显看出,选择跳发球(大力发球)的运动员,会选择在关键球时候改变发球方式,选用较为稳定的上手发球的方式来发球;也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选择了不改变发球方式,以最熟练的方式进行发球,力求“拼发球”。

选择上手发球的运动员,基本上没有人会改变发球方式(少数改变也只是降低发球难度)。可以看出,在关键球处理上,上手发球选手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

2.2.2关键球时是否会紧张

根据表1得出结论,大部分运动员,不管何种发球方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有紧张情绪的占大多数。参与调查的60人中有41人表示会被影响,占总数的68%。

经过比对发现,采用上手飘球的运动员会紧张的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的73%;跳发球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65%。

上列数据表明,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发关键球紧张,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对发球的影响非常大。

2.2.3紧张情绪是否会影响发球质量

表1得出有41人表示发关键球时会紧张,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但是会因为紧张影响发球质量的人数只有23人,只占紧张人数的一半。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对发球的虽然影响很大。很多运动员都会因为这种紧张情绪,导致发挥失常甚至失误。但这些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通过了解得知,高水平运动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紧张情绪加以利用从而有超常的发挥。1984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国队与美国队的第一局比赛中,美国队从9∶14落后一路追至14∶14。在连续失分和关键球的双重压力下,全队都因为紧张情绪发球质量下降,这时替补上场发球的侯玉珠展现出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她第一发直接得分,第二发破坏对方一传,由郎平一记探头球以16:14赢下第一局。在赛后对她的采访中她也提到当时非常紧张,但是,也异常兴奋,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她充分发挥。因此看出心理因素对发球的影响极为明显。

2.2.4被对手一传影响发球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因为对手的一传而被影响发球的情况并不多见,一共只有16人被影响,只占了26%,因此也可以看出,发球的心理因素主要原因在运动员本身,和对手并无太多关系。只有极个别的发球,具有特殊攻击性的运动员或心理素质极差的运动员才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2.2.5发球时候的失误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发挥

这种连锁反应是很常见的,在运动员第一次发球失误或者发球效果很差后,当他下一次发球时会下意识或有意识的提高发球质量或以更稳妥的方式处理球。

然而在专业队中,被发球失误影响到发挥的情况不多,但是因为发球失误而更加紧张,从而降低发球质量和难度求稳的案例却不少。典型实例:我观看的一场比赛中一名发球队员发球方式本应是大力跳,其发球本来应该极具有攻击性,球速快、力量大、过网高度低。但是因为发球难度很高很容易失误,在连续失误后又因为关键分,使其异常紧张从而改变了发球方式,以下手发球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因为过度紧张又改变了发球方式导致了低级失误。综上所述,发球时很大程度被心态左右,有时因为心态不平稳可能会做出一些异常举动。依此可见心理状态对发球的影响是巨大的。

2.3比赛中影响发球的因素分析

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是主客观两个方面。在不考虑主观的发球技能情况下,能影响到运动员发球的只有客观的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心理因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如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对关键球的处理、对对方一传的了解、自身对紧张情绪的利用和调节、发球失误后心态的恢复和调整以及暂停等中断发球的客观因素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反之则限制个人的能力导致发挥失常。

2.3.1运动员的个性和特点

不同的个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人的心理素质。

有些运动员会在比赛前缺乏信心。这种情况通常出现的年轻队员身上,但在一些老队员身上,也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原因有多种。有的运动员会因为紧张情绪,发挥失常,失误连连,但有的运动员却因为这种状,态而有了更好地发挥。

有的运动员性格开朗大方可能会采取大叫、肢体动作与队友进行互动来发泄和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而一些性格内向的运动员可能会用心理暗示和分散注意力等方式来进行调节。

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开朗大方的运动员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大大的低于性格内向的运动员。所以可见培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2.3.2发关键球时候的处理

在发关键球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专业队运动员都会以“拼发球”的方式来进行关键球的处理。这一处理方式,一方面是考验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二来是对对方心理的一种把握。但是,这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调查中,很多运动员表示,在可能会导致发球失误的原因中,多次出现“拼发球”、“心理”等词语。这一数据表明,在关键球处理时,心理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着重体现在高水平运动员上。在关键球的处理上必须谨慎,如果过度紧张对导致低级失误。所以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有的时候会本着能过网就好的原则,把要求降到最低以保证发球的质量。这体现了发关键球时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2.3.3比赛的规模和比赛的激烈程度

比赛的规模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对运动员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专业队观察的这段时间里发现,有几名队员在训练时跳发球威力大、球速快、击球点高并且角度刁钻,在队内比赛时发球成功率在80%以上,发球得分或破坏一传率在30%以上。但是在比分胶着或本方落后时候,明显看到他发球威力有所下降,以为怕失误不敢发力、动作变形。之后观看了他与其他队伍的比赛后发现,在与其他队伍比赛时,他的发球明显不如在队内比赛时那么具有威胁,发球成功率虽然略微提升,但是,发球的质量却不如之前队内比赛。然而一旦到了关键分或者比分胶着情况他的发球成功率就大大下降只有70%左右,发球的质量则远不如之前甚至出现“菜球”的情况。这一案例明显的体现出在不同规模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起到极的作用,比赛规模越大、越激烈,对运动员的影响就越大。

2.3.4对自身紧张情绪的利用和调节

对自身的调节是缓解紧张情绪的最好方法。几乎所有人在刚刚开始面对紧张情绪都会发挥失常,因为伴随紧张情绪会出现各种副作用,比较常见的有:手心出汗、焦虑、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严重的甚至会心悸、头脑一片空白,更甚者有可能会出现浑身发抖的症状。这些全部都是负面的影响,对各方面都是不利的。但是,这些都可能通过自身的调节和一些心理上的训练进行改善。比如最简单的深呼吸、喊叫、分散注意力等等,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抗压训练进行改善。

但是,心理因素充满了不定数和不确定性,并不能泛泛而论,同样这也只是面对压力和紧张情绪的初级阶段。克服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是每个运动员都要做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但是有一些运动员可以完全克服或者压制紧张情绪,从而不受到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些运动员,可以对紧张情绪加以利用,反而使得自己更加兴奋,能有更好地发挥和表现,虽然只是少数,但是这表明了,紧张情绪对于运动员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负面的,可以加以利用。

2.3.5发球失误后的心态恢复和调整

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体能会下降,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等各种问题出现。一旦发球失误,会打乱自己的比赛节奏,这时需要及时地调整,重新进入状态。因为没人能保证自己从来不失误,所以从失误中恢复和调整状态尤为重要。

因为失误后必然会对自身有一些影响,或大或小。特别是在关键球时发球失误失分尤为明显,因为这时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自己,也包括了队友。调查发现,大部分运动员在遇到这种情况后,都会选择先放松心情,因为事已至此无法改变,不能将负面情绪带到下一球,必须及时调整。就算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发球失误都会经常出现,再加上现在的“拼发球”体系就尤为明显,所以在发球后的心理调整尤为重要。

2.3.6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突发性和颇多的不定性,是最容易也最能影响运动员心态的。不定性让运动员无从防备。例如,暂停等中断了比赛或打断了发球的外部因素,可能经验老道的运动员可以有所预防,并快速调整,但多少会被影响。但是比赛中暂停可以说是必然的,只是时间先后没有明显地体现出不定性和突发性。在极少数情况下,因为不可抗的外部因素,从而导致比赛被中断的情况发生时,所有的运动员都表示会受到影响。因此可见,客观的突发情况对心态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并不多见。

2.4相应对策

心理因素虽然不太具有可塑性,与运动员的先天条件有关,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训练的,往往通过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心态有很大改善。

2.4.1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是指个体随主观意愿调控自己的思想行为及情绪的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自我调节往往是在紧张和焦虑时的主要调节手段。因此,学习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极为重要,以此来加强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缓解各种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改善运动员在发球是的心理压力。

有研究表明,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心理训练的运动员,成绩上升速度明显快于没有或少有进行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在平日训练中教练应向运动员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各种知识,给他们分析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运动员则应该积极配合,从而获得有效的调控自我情绪的变化与兴奋度的方法,从而使得自己在比赛中,尽可能少地受到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

2.4.2适当进行抗压训练

进行适当的抗压训练,单纯的自我调控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心理压力问题。单纯的调控极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多余动作,小则可能导致犯规、发球动作变形等各种不良后果,严重的可能会因为一些习惯性动作,而被对方得知一些信息,这样对自身极为不利。所以,抗压训练非常必要,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运动员在发球时候的心态。但是必须适量,因为过度的抗压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疲惫、焦虑、状态下降等,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心理疾病。所以在进行抗压训练时,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

2.4.3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分析也是针对以上两点而展开的。每个人的个性性格都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状态也都不同。要对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引起紧张焦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再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略微的一些训练,一旦取得成效就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并且能够更好的地行训练和提高。所以,在针对个体的心理因素分析上,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善。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对于发球的影响是较大的,特别是在高水平运动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心理因素对发球的影响,不仅只有负面的,也有可能被利用,仅过来提高运动员发球的成功率。

在训练中教练员可以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向运动员传授比赛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起伏时相应的对策,根据运动员自身情况,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心理训练,帮助改善运动员发球时的紧张、焦虑情绪。

[1]李春兰.谈心理训练方法[J].洛阳师专学报,2001(1).

[2]史君超.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心理浅析[J].天津体院报.2003 (2).

[3]赵小平,邓立平.试论排球发球技战术变化[J].体育学刊.2002(3).

[4]吴嘉毅.释析排球发球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7(2).

[5]郭娟,刘坚.浅谈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6]卢卫中.排球运动员发球的心理问题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02(3).

[7]范世萍.排球主攻运动员扣球技术心理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12).

[8]陈晓洁.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探究[J].科技风,2011(10).

[9]申卫民.浅谈排球—传球的心理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1(6).

[10]钟雯.高校排球训练课教学质量与心理因素[J].体育科技,1994(12).

[11]张俊.对中学生排球发球教学中应加强心理训练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

[12]李春兰.谈排球发球的心理训练[J].洛阳师专学报,1999(2)

[13]胡琳.浅议排球运动发球心理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 (2).

[14]朱荣辉.排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成功率的影响及训练方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4).

[15]董智超.当前世界排球发球发展趋势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6]Abrams,M.Anger management in sport,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violence in athletes[M].Champaign: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10.

[17]Beauchamp,M.R.,&Eys,M.A.Group dynamics in exercise and sport psychology,contemporary themes[M].Oxon:Routledge,2007.

[18]Burton,D,&Raedeke,T.D.Sport psychology for coaches[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8.

[19]Britton,B.W.,&IOC Medical Commission.Sub-Commission on Publications in the Sport Sciences[J].Sport psychology.Malden,MA:Blackwell Pub.

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rve Theory of Volleyball Match

This paper,based on the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athletes,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observation method,literature to investigate th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individual athletes in the competition or training to serve.Results show that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volleyball serve the main reason are th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es,the big shot when processing,the match of the scale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aces,their own use and regulation of tension,mentality after fault recovery and adjustment and objective factors.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ose factors affecting serving,help the athletes have a more systematic,objective,scientific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mind state and also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our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f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in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olleyball;volleyball serving;influence factors;mentality;adjustment of psychology

G842

A

1003-983X(2015)10-0913-03

2015-07-17

陆雨亮(1991-),男,山东德州人,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湖北武汉430075

Sports Training College,Wuhan Instit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Hubei,430079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发球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