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军工之“兵器仓库”

2015-10-14王楗夫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手榴弹兵工厂八路军

□ 王楗夫

抗战军工之“兵器仓库”

□ 王楗夫

1937年9月3日,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贺龙率领师部、第三五八旅、第三五九旅及教导团等部队8200余人,以吕梁及其支脉管涔山为中心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伴随着八路军第一二○师的前进步伐,晋绥抗日根据地人民军工在号称“兵器仓库”的晋绥大地上艰苦创业,书写了人民军工操戈吕梁的恢弘篇章。

挺进晋西北

娄烦位于太原西北的吕梁山区腹地,源于管涔山麓的汾河南北纵贯全境。1938年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旅进驻米峪镇。在武器缺乏、时有坏枪从前线送来的情况下,该旅组建了修械所。修械所成立之初只有4名工人,一部车床、一部铣床,主要任务是修理坏枪,打制刺刀、大刀和红缨枪。

圪徐沟位于米峪镇以东的一道深谷里,南面是盛产木材的关帝山。兵工厂在此建设既不缺木料,又便于隐蔽。1938年10月,工卫旅修械所转移到交城吴家沟青龙庙继续修理枪械。后又从吴家沟转移到米峪镇圪徐沟,利用村里的天主教堂开展军工生产。在这条人迹罕至的深谷里,修械所从最初成立时的4个人增至上百人,全厂分锻工组、机钳组、木工组、炸弹组,承担修械、造枪、造手榴弹等任务。

工厂以钳工匠王子华为主组成试制组,开始制造枪弹。没有图纸,他们就从旧枪上拆卸零件实样仿制;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制作;没有原料,他们就扒敌占区铁路的钢轨。到1939年夏天,他们成功仿制出中正式7.9毫米步枪。第二年,为庆祝贺龙46岁生日,把该枪命名为“四六式”步枪。他们制造手榴弹没有试验场所,便将拉响的手榴弹扔进废弃的土窑,再通过用筛子筛土拣出弹壳碎片观察弹壳粉碎程度,研判爆炸威力和速度。在如此简陋条件下,修械所每个月生产手榴弹6千枚左右,最多时达到近万枚,保障了八路军作战的弹药供应。

兵工大发展,人民是靠山

圪徐沟是一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修械所100多人进驻后,当地群众纷纷腾出自家窑洞,而民兵则肩负起运送枪支弹药任务。他们牵着毛驴翻山越岭,把武器弹药送往前方。妇女为修械所工人缝补衣服、做鞋子,孩子们为修械所拣废铁。1939年秋季,日本鬼子突然窜到米峪镇,企图突袭八路军兵工厂。他们逼迫一位名叫王贵子的农民带路到圪徐沟村,王贵子为保护兵工厂,把鬼子引到石峪村,惨遭鬼子杀害。1940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修械厂副厂长陈亚藩和工人冯忠祥来到米峪镇圪徐沟,组织修械所转移。来不及搬运炸药等大量半成品,只好就地掩埋。后来,冯忠祥冒着生命危险率20余名工人返回圪徐沟,挖出转移时被掩埋的半成品,继续组装手榴弹。因在装配手榴弹时失火爆炸,冯忠祥的一只眼睛被炸失明。但他没有退缩,带领工人把手榴弹全部装配好,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大青山位于绥远武川县境内。抗战时期这里是沟通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8 年8月底,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在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政委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带领下,穿过平绥铁路进入武川县,开辟以武川为中心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这年冬天,中共绥远省委、晋察行署和地委在此驻守。如今在武川县德胜沟村南榆树沟向阳处有数间残破窑洞,就是兵工修械所的遗址。当年修械所工人在日寇大“扫荡”中,想方设法把枪支修好并加以保存,从未因条件艰险而退缩放弃工作。

军工勋业 山高水长

牛沟修械厂兵工技术人员温承鼎和吴奎龙,根据前线战士要求,参照日军使用的“五○”掷弹筒样式,对原来生产的掷弹筒进行革新,将手拉式发火机构改为按压式发火机构,减少了发射摆动,增设了一个简易瞄准器,以提高射击精度。1944年,一种重量轻、使用方便、威力大的掷弹筒研制成功。这种掷弹筒命中率达到94%,比日军使用的掷弹筒命中率高9%,深受部队欢迎。

今天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向应式”半自动步枪,它也诞生在抗战时期的牛沟修械厂。1944年,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一厂钳工温承鼎和武元章、刘万祥等以美国造的小口径半自动步枪做模型,经过改进,成功研制出7.9毫米的自动调拴的半自动步枪。他们在步枪上增加活塞杆、活塞筒、闭锁机和复进簧等部件,使步枪能够自动连续发射。为防止发射时枪口跳动,他们又增设了防跳器。1945年6月1日,该枪经试验完全达到实战要求,射程比美国造的半自动步枪还远300米。该枪最后以关向应政委的名字命名为“向应式”半自动步枪,以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军事家。

1942年12月中共晋绥分局机关由娄烦迁入临县招贤镇,同时抽调八路军第一二○师修造厂部分干部协同当地开展军火生产。招贤铁厂从此由打制农具、铸犁铧转为铸造地雷和手榴弹壳。1944年1月,中共临县县委在上咀头村建厂生产地雷、手榴弹。1945年2月,兵工厂成功制造出各种地雷壳并成功研制出踏雷、跳雷、自发雷、连发雷、子母雷等地雷,在反“扫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增强根据地军工生产能力,晋绥抗日根据地于1944年10月在牛沟成立了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以 牛沟修械厂为心重新调整、扩建和新建4个兵工厂,将牛沟修械厂改为工业部一厂,主要生产掷弹筒、弹和机器,工业部副部长杨开林兼任厂长;将 牛沟修械厂分厂扩建为工业部二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地雷,研制八二、一二○迫击炮和复装七五山炮弹,由郝继唐任厂长;将在临县招贤镇雷家茆的高炉试验工作组改为工业部三厂;将万户峪化学厂改名为工业部四厂。此外,军区工业部还陆续兴办了一些民用工厂。

随着抗日反攻的临近,八路军弹药需求量大增,特别是爆破敌人碉堡和攻城的炸药。为此,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于1945年3月在陕西佳县李家坪成立专门生产火炸药和总装炮弹、手榴弹、复装子弹的晋绥火药厂。由于制造硫酸、硝化甘油等产生的酸雾有强烈的腐蚀性,熏得工人头疼晕眩,严重时只得躺在地上休息片刻后继续作业。有的工人患上喉炎,有的得了支气管炎,有的甚至染上肺结核。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奋不顾身,拼命工作,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为确保晋绥军区和八路军第一二○师作战部队频繁作战的武器弹药供应,晋绥军区兵工厂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日夜拼搏,累计制造地雷12691个、手榴弹282909枚、“五○”掷弹筒1070门、“五○”弹129600多发、掷弹筒1千多个、步枪刺刀3300把、步枪276支、机枪20挺,以及大量的子弹。晋绥抗日根据地人民军工为抗战胜利倾注心血、挥洒激情,奉献智慧力量,打造了抗击日寇的铁骨钢梁。

(作者单位:山东省国防科工办)

猜你喜欢

手榴弹兵工厂八路军
更 正 声 明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真实版“土豆雷”
八路军风采录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中非手榴弹竟比可乐便宜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建立及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