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制造”体系化建设
2015-10-14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
□ 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
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制造”体系化建设
□ 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
信息化已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坚持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了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先进制造的骨干力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先进国家持续推动智能化工业体系建设,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镜鉴
近年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技术强国均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通过将软件、传感器和通信系统集成的信息物理系统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体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在商业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实现制造业中所有参与者及资源的高度技术互动。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政府发布了《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明确将数字化设计技术作为未来制造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实现传统制造产业的复兴和现代化,重振先进制造世界领导地位。其他发达国家立足于各自具备信息化融合基础和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工业领域也纷纷提出面向未来的制造业战略,如,英国提出了面向2050年的《制造的未来:英国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日本提出了《机器人新战略》等。
与此同时,世界知名跨国企业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和业务深度融合。西门子、波音等大型公司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布局和谋求先机,不仅以全球战略姿态推行其智能制造理念,且已应用于航空制造业、医疗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并形成较为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技术、产品、业务等多方面展开融合,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经过“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积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化科研生产成体系发展有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开展了数字化生产线、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军工核心能力升级,有效保障了军工任务的完成。信息化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坚持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一是武器装备的研制能力显著提升。各军工单位全面梳理了战略管理、科研生产管理以及其他业务管理等流程需求,逐步开展了系统规划、建设与应用。武器装备研制形成了从专业化装备集成走向更高层次的大系统综合集成、以硬件为核心走向以软件为核心、从模拟式走向数字化、从功能离散集成走向功能微小系统化、从基于样机的设计与验证走向基于模型的设计与验证、从基于实装外场试验与评估走向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内外场一体化试验与评估等六大特色的保障能力体系,提升了武器装备性能,缩短了研发生产周期,提高了质量可靠性等级,有力保障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是先进科研生产手段和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各军工单位提升了IT基础设备设施的集中管理能力,强化了数字园区规划设计,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建立了多功能半实物仿真集成测试和联试的初始环境,加强了复杂环境模拟和信源提供能力,改善了外场性能测试评估和试验验证基础设施,提高了设计和仿真分析水平,提升了核心高端制造和关键工艺能力,进一步优化了生产能力结构,初步改变以往跟随型号研制任务进行保障条件建设的被动和滞后的局面,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得到持续优化,研制生产核心能力跨上了新台阶。
三是“智能化”科研生产形成了一定基础积累。各军工单位完善了军品数字化研制标准规范体系,极大改善了数字化研制模式下军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在航天制造与服务领域落地形成的“云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在船舶行业中转化形成的“智慧海洋”模式等,创新了网络化条件下的敏捷制造模式,为国防科技工业在“智能化”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着眼差距,逐步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更好地满足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建设先进军工能力的需求
整体来看,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大部分军工单位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整体规划缺乏、核心业务覆盖程度不全、功能性能不优、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运作匹配度不高、信息平台和资源共享滞后、应用深度和对管理的支撑力度不够等现象。行业对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用户的交流、协作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牵引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军工科研生产管理固有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给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军工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于新的创新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此外,从信息安全保密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工业控制芯片、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工具等基础、关键技术产品尚做不到完全自主,国产化装备替代能力还有待提高,存在着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
为此,国防科技工业应逐步推进“智能制造”建设,准确把握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通过逐步推进智慧院所和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军工核心竞争力。
一是智慧院所和智能工厂的建设,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院所科研管理各领域的充分运用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普通职工和管理层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手段,通过智能的解决方案,实现智慧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全面提升院所创新、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二是创新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将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交付等生产运营全过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运算和分析,对整个生产运营过程进行建模、仿真、控制和优化,使其具有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灵活的自组织能力以及有效的协同执行能力,并从数据挖掘中发现生产运营全过程中的知识,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在总体思路上,要加强“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整、高效、安全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智慧化”手段采集储存军工科研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构建覆盖全行业的“大数据中心”;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分析模型和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并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面向政府部门的数据中心,通过掌握军工项目、关键设备、科技成果、专家人才、经济运行等各类信息,形成全局性管理视图,为透视宏观战略和感知微观变化提供支撑。面向军工集团公司数据中心,既可通过信息交换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又可通过掌握和调度集团内部信息以提高管理效能,还可通过信息共享促进军工集团间的相互配套与联合攻关、军工行业间的产业链整合。面向军工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可及时提供政策、情报、设备、人才等信息共享,提升其创新能力。
要强化信息化技术体系建设。设立重大专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汽车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操作系统、工控系统、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等基础技术攻关,攻克技术瓶颈。从国防科技工业产品全寿命周期入手,对武器装备开发的构思、开发、生产制造、成熟使用以及淘汰处理五个阶段进行分析,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定型、生产制造、试验与其他工程设计、后勤支持、运行操作以及培训等多个关键活动提取出各阶段适用的技术,构建信息化技术体系。
要着力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信息化对业务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支撑,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IT组织、人员结构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制度,在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对系统实施和应用情况进行跟踪改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收集,并定期专门调整,保证信息系统能符合企业业务发展的要求,为信息化建设能够在规划的方向上持续前进提供能力保障。
要优化智能化评测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单位类型,构建科学的智能化评测指标体系,按单位类型细化指标,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形成按行政层级逐级管理的统计评测模式,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要打造可靠的安全保密防护体系。重点是将安全保密防护体系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制定高层次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策略和实践规范,创建通用测试平台,消除事后打补丁方式,建立和完善基础信息安全体系,在大幅度提升信息化程度的同时,确保信息安全与保密。
要鼓励行业优秀民企参与,推动军民融合。在传感、通信网络、云计算等民用技术领先的领域,加快军民融合进程。建设军民共用的信息服务体系,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建设军民共用的大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和应用推广平台,加强军工企事业单位与民口单位的互动衔接和相互支撑。
加强宣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延揽国际顶尖人才,强化关于“智能制造”战略意义和作用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理解与认识。引导企业自觉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组织架构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商业模式重塑。提升工作成效,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