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ard平台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14黄婷婷,吴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9-0057-04
doi: 10.3969/j.issn.1001-8794.2015.09.018
【收稿日期】2015-05-19
【作者简介】黄婷婷(1974—),女,江苏宜兴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艺术教育研究;吴颖(1990—),女,江苏泰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网络与艺术教育。
网络课程可以使教学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主动性、及时性。当前,处于实际应用阶段的网络课程教育,研究重点已不再是“为什么要开展网络课程教育”的理论探讨,而是“如何建设好网络课程资源”、“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使用网络课程”的实施问题。利用网络课程的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既能够为学生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又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变为多元互助教学,使高校艺术课程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更加艺术地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本文以《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为例,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也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带来了便捷、丰富、高效的途径。 [1]
一、Blackboard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分析
Blackboard平台(简称Blackboard或Bb,全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 TM)是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网络公共教学平台。全球目前有5 200多个用户,其中包括著名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2003年,北京赛尔毕博公司将Blackboard公共教学平台引入国内,至今,全国大约已有240个用户。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使用Blackboard进行辅助教学,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2]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主导地传授知识,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课堂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对教师展示的作品无法深入分析与鉴赏,限制了审美力的提升。学生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地分析教师展示的作品,缺乏主动学习思考的意识,缺乏动手设计作品的经验。例如,《电子音乐制作》实践课程,以欣赏教师提供的音乐作品为主,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设计优美的曲调,所以不能立刻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只能通过课堂提问、点名以及课后作品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这对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完全不够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将课堂进行延伸,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搭建一个课堂外的课堂。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和现有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基于网络的各种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锻炼了学生的作品制作技能。同时,Blackboard平台优化了课程资源的配置,使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课程教学管理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课程建设方面也相当完备。学生可在课外自主选择所需的知识进行提升学习,查漏补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可围绕疑难问题、艺术作品进行探讨交流,平台还可以实现作业、测试、评价等一体化的教学操作环节。平台的跟踪统计功能具体包括课堂表现统计、课程文档使用统计、讨论板块参与度统计、课程资源提供情况统计等,它准确地反映出师生参与课堂的综合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反馈。通过Blackboard平台,教师能够对课程进行有效监管,通过艺术课程的内容创建、模块设置、学生互动、师生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艺术课程的精髓,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知。作为传统课堂的辅助课堂,它是支撑艺术课程网络教学的关键,它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便捷的施教平台。
二、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模块建构
“资源”和“活动”是课程能够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得以按顺序开展的基础,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基于Bb平台的课程的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协助型学习资源的给予,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Blackboard平台,教师可以上传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不同的模块根据资源的类型和展示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以《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为例,下面介绍几个主要模块的设计与组织:
(一)课程学习模块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学习模块是课堂辅助教学的重要体现。它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课程信息
这一板块中主要上传“电子音乐制作”课程的相关总述性资料,例如课程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日历、实验课程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变更通知等,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的性质、课程信息以及教学安排一目了然。通过课程信息这一板块,学生能够对每一章节课程的内容大概地了解,知晓课前应预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与教师授课节奏同步,主动思考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与自己理解的有何不同,使自己预习产生的疑问在教师的讲解中得到解答,不仅增强了听课的效果,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产生。
2.课程文档
这是网络课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教师通过学科知识点间的逻辑特征,安排好每一章节所讲授的内容,将课堂教学中用到的PPT、文档、音乐视频按章节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课后,学生通过学校分配的课程账号可直接登录系统,根据自己的音乐制作水平、兴趣点以及学习的需要随时浏览每一节的内容并下载,温故而知新,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变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为学习的主动者,从而使教师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也可以实现课外随时学习,这符合当今社会碎片化学习的要求。
3.作业区
在每一章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在平台上布置与章节知识匹配的相关练习作业。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不仅需要布置理论知识的作业,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强对音乐旋律美的感悟。平台上,教师对于知识点的精彩透彻讲评使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集声像、图文等多种形态的视听信息于一体的特性使得此课程更加多姿多彩。因此,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需多样化。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制作软件Cakewalk的安装方法,熟悉Cakewalk的启动和退出方法。了解电子音乐制作的主要音符输入方法和输入技术,掌握电子音乐编辑方法。可以布置学生为作品配置乐器不同音轨编配不同乐器,要求作品风格统一或为乐曲添加打击乐器,编配风格版本(圆舞曲、探戈、迪斯科、摇滚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技巧,而且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发现疑难。
4.资源共享区
“电子音乐制作”的课程知识涉及广泛,凡与音乐相关的知识都应关注。因此,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按照课程的特点、教学进度、内容编排,将相关资源进行编辑上传。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传统音乐课堂授课信息量小、教学课时少的弊端,又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延展到课外,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作品制作技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协作交流模块
协作交流是指师生之间针对课堂疑难问题展开的讨论交流,学生间针对某一课题任务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它可分为以下两个板块:
1.异步交流的讨论板
讨论板的设置,使学生间、师生间的异步交流互动更加便捷。比如:教师在论坛贴上课堂上预留讨论的题目,鼓励每个学生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学生可以在论坛贴上疑难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表明自己的想法帮忙解答,或者求助教师帮忙给予分析;同时,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上传至讨论板,同学之间一起探讨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悟。在相互交流和独立思考时,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个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此外,学生还可以对教师课程教学动态给予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可以得到很好的教学反馈,教学相长,促进师生间更好地平等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流互动充分体现了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间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的建立。
2.同步交流的虚拟课堂
除了异步交流的讨论板,教师还可以在课余之间开展在线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与讨论板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实时同步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在平台课程信息栏目贴出同步虚拟课堂开设的时间,要求每位学生准时、积极参与。它模拟了真实的课堂教学,虽不具备视频交互和音频交互功能,但可以通过“白板”、“私人消息接发”、“提问工具”等功能进行板书、交互式提问、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3]例如学生在掌握MIDI制作中的音符、音律、音效的编辑方法等重难点时,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在虚拟课堂中答疑解惑,及时跟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虚拟课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但是课程时间应适中,时间过长,容易让学生产生受制感,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学习评价模块
学习评价也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合理的评价能使网络课程有效实施,并能对学生起到促进和激励的作用。《电子音乐制作》课程在于通过分析音乐的相关音频作品,在直观了解电子音乐的制作过程的基础上,把握电子音乐制作的常用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与赏析的素养。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期末作品的考核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还应根据个人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即通过细致观察和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来进行。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全面、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的评价。
Blackboard网络平台拥有强大的学习跟踪管理功能,通过后台的实时监控,教师能很好地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其中,“内容跟踪”工具提供各项内容版块独自的使用数据,它能够表明学生是否已查看相关的课程资料。“课程统计”工具为课程提供使用的数据情况。它能准确而及时地统计学生登录次数、内容查看的次数、课程文档的访问量等信息,形成系统全面的统计报告,辅助教师从后台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由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讨论版发帖的质量、参与交流的程度,课程文档浏览、作业提交的情况,以及分享课程资源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准确的评价。
三、Blackboard平台网络课程与MOOCs的融合与互补
“慕课”(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它实质上是一种网络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自组织、大规模和社会性等特点。 [4]
“慕课”被提出后,就快速地在全世界得到传播。它使人们看到了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实现了学生的自由学习,自主发展。而基于Bb平台开发的网络课程也给教学带来了契机,将二者的优势相融合,会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课后在平台上进行答疑辅导,慕课在设置的过程中,每门课程至少有2位助教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反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弥补了只有一名教师完成平台所有教学环节的缺陷。Bb平台可以借鉴慕课,选择课代表作为助教,在平台上辅助教师进行日常管理与学生课后学习的跟进。其次,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在平台上学生、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提高。慕课中典型的可汗学院,在教学中紧抓学生的注意力,网站上的教学视频的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学生高效吸收课程知识。同样,在Bb讨论版中进行在线虚拟课程时,教师需要控制好实时交流的时间,有针对性的、高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兴趣学习。最后,重视数据分析与学习反馈。因为只有根据反馈的信息才能够使教师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Bb平台上,具体到每个文档的使用情况都有跟踪记录,细致的分析,使教师清楚掌握学生学习动向,学习上存在的困难,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慕课”完善了网络课程的授课形式,使教学更具多样化、个性化、公平化。慕课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 [5]它的先进性可以与Bb平台的成熟性形成互补,使网络课堂教学更加便捷与高效。首先,师生交流方式上,慕课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的内容,师生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网络和在线视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Blackboard平台作为传统课堂的辅助课堂,学生在平台上复习课程知识点时,可以将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或课后面对面地和教师进行交谈,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的知识框架的建构。其次,教学顺序上,慕课所倡导的“先学”与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存在实质上的不同。Bb平台的网络授课所提倡的是教师在没有授课之前让学生先自学相关章节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慕课”所倡导的是“先听课”,是直接播放教师的讲课视频,而不是先自学理解课程知识。学生在自己进行思考探究前,教师已经将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析讲解,这样的形式利于学生层层递进式的学习,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许多疑难障碍,从而对学生知识的完整性的建构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后,学生的适用层次上,慕课的大规模性决定了它比较适合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对于某些专业课,特别是操作实践性强的课程则不宜采用。而Blackboard平台适用于特定的某门专业性质较强的课程,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都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素养,技能水平多数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使得他们在Blackboard平台上的交流步伐比较协调一致。当今,对慕课的探讨热潮仍在延续,面对慕课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取其长,避其短,更好地去借鉴学习,汲取其为高等教育带来的资源与机遇,更好地应用于课程的教学中。
Blackboard平台的艺术课程在实际的搭建与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外,在Bb平台上互动学习时,学生习惯于在讨论板上进行的异步交流,而同步交流的虚拟课程有时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部分学生认为平台的学习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可能影响他们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且学生之间互助协作学习也有待加强。此外,由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作业的提交,教师针对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也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这种做法可能引起学生的受制感。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策略性的活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协作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