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
2015-10-14胡晓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9-0041-03
doi: 10.3969/j.issn.1001-8794.2015.09.013
【收稿日期】2015-05-1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工程造价高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为川教函[2014]156
【作者简介】胡晓娟(1974—),女,四川自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改革、工程造价及管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师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不同,其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职业化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我国高职的师资主要是从本科院校直接引入,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实践能力不强。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其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发展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职院校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不断在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截止到目前,已经具备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规格的应用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逐步形成了专属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职业教育将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其核心应该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有效地结合,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同时,针对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这也将是职业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略者和执行者,其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对于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高职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一)高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理论联系实践,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高职教师还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强,要么无法理论联系实践,要么引入的实践案例与理论不适应,二者缺乏紧密性,甚至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围绕一个问题开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也不具备动手能力,无法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都会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
(二)高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要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调查、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企业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由于高职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参加各类生产实践或校企合作工作,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因此,高职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高职教师要熟知企业管理规律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向企业就业,了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是对所有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职教师也应该对企业的管理规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将这些管理规律不断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管理基本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企业在管理规律上也在进行不断完善,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善于接受新观念和新知识,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实践能力主要是一个人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发展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获取,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和提高。在这样的观念下,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主动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意识,主要靠教师自己摸索和积累,效果难以保证。
(二)方法单一,周期长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老带新”模式,即由老教师通过传统授课的方法,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经验等传授给新教师,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新教师快速掌握授课知识,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为支撑,而培养效果还容易受到老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若老教师不负责,将会将“老带新”流于形式,同时青年教师如果想要对授课知识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与了解,还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发现、理解和融合,并在长期积累中沉淀出相应的经验,从而完成知识内化和外现的过程。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考核体系
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考核,但考核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课程指导能力和效果考核还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考核体系。
三、培养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以此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培养措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的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实施岗前教育,提升工作凝聚力
岗前教育的开展对象一般都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这类教师无论是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理念的掌握,都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能够让这类教师更好地胜任岗位职责,开展岗前教育势在必行。就目前高职教师的岗前教育内容来看,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开办与之相关的讲座,邀请企业名人、商业精英或成功人士来讲述成功事迹,以期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来提高高职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工作的凝聚力;二是要结合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以此来为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有的职业院校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学校,集中本校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面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并予以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给予表彰奖励,并提供重点培养发展机会。
(二)加强教师的岗前专业培训
随着高职院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教师岗前专业培训的效率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依靠传统“老带新”培养模式,还应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对青年教师入职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类项目培训实现的。举个例子来说,在1993年,为了做好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结合当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推出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该技术的实施主要由美国联邦大学负责。该计划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博士研究生为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培训措施,从而使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够切实履行教师的作用,该计划的实施为博士研究生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实践能力是一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力,能够确定如何成功达到目标的能力,一种向你周围世界展示自己意识的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对入职的青年教师集中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可以安排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或行业专家指导年轻教师完成典型项目工作任务,以此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从而更好的胜任岗位职责。
(三)深化在岗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在岗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力军,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岗教师也需要持续提升实践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升实践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在岗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应对教师参加顶岗实习的条件、时间、待遇等问题制订具体方案,并加强过程监控、效果考核,以达到真正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目标。
2.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适当兼职
“以考促学”,鼓励教师参加所从事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准许其兼职。为了规范教师的兼职活动,学校应出台关于教师兼职方面的管理办法,既要保证教学活动及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又要保证教师与行业的直接融合,从而持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3.展开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师实践能力
引入竞赛机制,升华竞赛理念,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竞赛活动的合理开展不仅能够调动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自身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而且还能够培养教师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以此来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
(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1.实践能力高低与职称评定挂钩
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越高,实践能力应该越强,学校可以出台相关办法,将实践能力与职称评定相结合。如组建行业专家成立实践能力评定小组,评定小组对参与职称评定的教师予以专业技能评定,只有达到行业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才可以申报学校相应级别的职称,以此促进教师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
2.回访毕业生,客观评价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的实践能力高低除了对其直接评价外,通过观测其教育对象在工作中的表现予以评价是比较公正客观的。一般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对其进行实践能力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才能够充分体现其实践能力的高低,反射出教师实践能力高低及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从接受就业学生的企业获取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报告,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式对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助推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由于高职教师没有面临诸如“学生升学”等问题,压力不太大,一些教师不重视学习,更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培养都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认为这只是走形式,并不能取得实质的效果,从而对各项活动的参与都缺乏积极性,即使参加,也不能做到一心一意。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对教师实践教学指标的客观考察,对评价为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评价为不合格的教师则采取不允许承担相关教学任务、不允许其申报职称等惩罚措施,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已经刻不容缓。从文章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相关机制的制订、完善与落实,而且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以此来使培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