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
2015-10-13肖珂
肖珂
两年来,全省各级共组织技术技能培训3.4万场次,参与187万人次;技能竞赛、岗位练兵2.4万场次,参与233万人次;名师带徒5.3万人次,使24万名职工取得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高技能人才2.8万人,农民工12.3万人,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人才。
9月1日,云南省总工会在昆明召开全省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动员会议,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百如,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省就业局、省建工集团及省总工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张百如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成为农民工,并逐步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主体,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省近300万产业工人,农民工占70%以上。两年来,全省共组织技术技能培训3.4万场次,参与187万人次;技能竞赛、岗位练兵2.4万场次,参与233万人次;名师带徒5.3万人次,使24万名职工取得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高技能人才2.8万人,农民工12.3万人,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人才,彰显了工人阶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功立业的主力军风采。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民工就业观念落后、技能素质偏低、职业道德缺乏、法制意识淡薄等倾向性问题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工业化进程。面对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将农民工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了“三个定位”和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要求。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就必须顺应形势发展需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潜力最大的就是大力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就业观念、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法律法规等综合素质,变送“鱼”为授“渔”,“输血”为“造血”,促使农民走出家门闯天下、走出土地创新业、进入企业求发展,使农民工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过越好,与全省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我省正处在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滇的关键时刻。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人员我们可以引进,但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是引进不了的,要靠我们自己培养。劳动者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到我省的工业化进程。就我省而言,我们拥有766万农民工,外出就业农民工635万,数量庞大、素质偏低,但“商机”无限。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大力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我们几百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能够基本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那我们的人口“压力”将变为人口“红利”。大力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是围绕我省“三个定位”对农民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省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构建一支适应云南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工队伍的重要保障和具体实践。
今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农民工已经是建设的生力军,要特别关心。”《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群团组织要加强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做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农民工的服务。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工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工会会员普惠化服务对农民工的覆盖,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发展成为同其他职工一样享受公共服务新会员的生动实践,是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工作方法,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执政治国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张百如强调:要教育农民工拥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的文化传统及其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农民工的就业观念。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和劳资矛盾,要坚持把就业观念作为教育培训的基础内容,使广大农民工能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客观认识自我,合理确立个人期望值,不断提高职业耐受力,逐步培育与现代企业、现代城市生活,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就业观念,依靠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赢得自己精彩的人生。
要教育农民工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称职的劳动者、现代农民工,必须重视并遵守职业道德。我们必须把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奉献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工主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弘扬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提高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
要教育农民工具备较好的文明素养。据抽样调查,我省农民工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42%,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8年,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随着农民工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领域的不断拓展,其生活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劳动态度、科技知识等文化素质如何,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加大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教育培养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坚守社会公德,遵守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展现新型农民工的良好形象。
要教育农民工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含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我省766万农民工中只有28%左右接受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就业岗位知识和规范化的操作技能,造成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职业、岗位不稳定,收入相对偏低,从而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和企业发展。所以,怎么样把普遍的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等平台和载体,使之成为技工、初级工、中级工、甚至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是我们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工取证比例,授之以渔,让他们人人学得一技之长,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他们送上了一把打开就业创业之门的“金钥匙”。
要教育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有些企业的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既不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也不能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如,既然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对双方都有约束,双方都要承担违约责任,企业有责任,职工也有义务。但由于我们的农民工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个人利益不能得到满足时,不知道通过法律或合理的途径进行处理和解决,轻者意气用事,草率离职、轻易脱岗。为此,要引导组织广大农民工积极参与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学法考试等普法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法》和“一办法五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农民工法制意识。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主持会议并讲话。她说: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认真落实全国总工会和省人民政府有关为农民工服务的多项工作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教育措施、建立培训机制,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3年开始,又与省人社厅共同依托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大农民工培训取证工作,确保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对农民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纪律的培训教育。为了贯彻落实省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出台了《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与省人社厅共同下发了《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的通知》,借助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民工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工队伍。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文双,昆明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赵涤群发言,介绍了各自单位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方法与经验。
参加会议的还有省人社厅、省总工会有关部门领导,相关州(市)、省级产业厅局(公司)工会领导,新闻媒体记者和来自云南建工集团公司的300名农民工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