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卷
2015-10-13孟晓东
孟晓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一中在编教师,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中、高考命题研究工作,发表教学文章千余篇,主编、参编多种教辅用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蝴蝶翅膀的颜色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今年安徽卷的高考作文材料来自《文汇报》2014年5月18日刊载的一则新闻报道,原文节录如下: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让中学生动手操作价值百万元的高级仪器设备,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在这台可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仪器下,原本色彩斑斓的蝶翅竟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因有了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缤纷的色彩。
从作文审题和写作角度来说,命题人节录的文字一改人们的惯常认识,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缤纷的色彩……”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要大于命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因为材料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2015年安徽省的这则材料的解读角度就颇多。因此,考生立意时可选的角度就特别多,这也给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带来了选择的难度,而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立意最佳的出彩文章,对考生而言则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阅卷现场给出符合题意的立意有四个大的方向:1.现象与本质;2.求知与求证;3.探索与发现;4.质疑与反思。命题人出题的意图,是想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看考生能否从这一材料中,感悟出“现象与本质”“求知与求证”“探索与发现”“质疑与反思”等方面的哲理来。当然,命题人也不反对考生“反弹琵琶”,比如,考生若是以“距离与美”的关系为切入点去立意,也是被判为切题的。
2015年,安徽省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以材料作文为主的命题形式,突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来对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的立意进行解读。
距离产生美
安徽一考生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
——题记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多万公里,但走了三十多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地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圣洁的月光。”
读着李汉荣的《井绳》,我对“距离产生美”又有了新的认识。
记得有一位作家曾说,人世间最难忘的事莫过于夜晚站在山上,遥看山脚下人间的万家灯火,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美丽。我想象着,假如上帝在这个时候俯视人间,他一定会被这万家灯火所感动,从而降更多的福祉于人间。但是,一旦我们走进这万家灯火,尘世的喧嚣就会扑面而来。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人世间的丑恶,我们为生在这个世界而痛苦,恨不得让上帝再来一次“诺亚洪水”,把人类的灵魂再清洗一遍。其实,世间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稍微拉开一点距离来看,就会美丽得多。距离会使本来不很完美的事情看上去很完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在润滑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望一片淡绿宜人,可是走近一看,却只有稀疏的草,感觉不到绿色了。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美;置身太近,有时反而会因为现实的庸俗而遗憾;置身太近,没有加入想象力,事物便也平庸了。古时的山水画也都是画者拉远自己与山水的距离绘就出来的,使人觉得山也朦胧,水亦空蒙,真的是“清和静”。也许事实不是如此,山或许遭人砍采,水或许已经枯涸,但适当的距离会产生美。
黑暗中的飞蛾说,原本想亲近火焰,竟被吞噬了粉嫩的外衣;草地上的雄鹰说,原本想亲近人类,却退化了刚健的羽翼;温室里的幼苗说,原本想靠近温暖,却丧失了抵御风雪的毅力。由此可见,亲密未必昭示和谐与美丽,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却因距离欣赏到了别样的美丽。
//名师点评//
1.语言典雅,美不胜收。文章的写作者追求的是语言的典雅,这点可以从文中的多处文字中看出。开篇引用的题记、李汉荣的《井绳》以及篇末的排比,无不给人带来美的愉悦,令人称道。
2.形散神聚,主题明确。本文算是一篇散文性质的佳作,写作者秉承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将来自课内外阅读中的与“距离产生美”主题相关的东西写入文中,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3.巧用题记,文学性强。本文为了增加文学性,巧妙使用了诗般语言的题记,既扣合了材料,又彰显了文采,与正文可谓珠联璧合,为文章增色许多。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60分endprint
蝴蝶的翅膀
安徽一考生
拥挤的候车厅内,人头攒动。
“哎,你知道吗?北京、上海特别繁华呢!”
“是啊,是啊!那些楼可气派呢!我最喜欢北京了,首都嘛!”
“你看你,喜欢有什么用?你可知道北京物价多高?花钱厉害着呐!但是如果能力高那挣钱可快了。”
“这样啊!唉,那上海呢?上海不也是个物价高的城市吗?国际大都市啊!”
“是的,但是上海挣小钱快。听说给别人指路都有钱赚!”
说话者说得兴奋,只是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两个人听了后,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们中一个拿着的是通往北京的车票,另一个手里攥住的是通往上海的车票。
这时,两个人互望了一眼,瞅清了对方手里的车票,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咱们可以交换一下车票吗?”最后,他们让对方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地交换了车票。两人互道祝福后,就各自登上了列车。
多年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夹着公文包走出机场,从北京来到了这个他曾经无比向往的城市——上海。几个生意伙伴前来接他。从车上下来,他们选了一家高档的酒店,决定在这里共进午餐。这时,在熙熙攘攘的路人中,他发现街角坐着一个流浪汉。他定睛一看,那张自己熟悉的脸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锐气。流浪汉用长长的指甲数着脚边的一块块一元硬币。
他走了过去,流浪汉抬起头,那浑浊的双眼看见他后瞬间充满了惊喜:“你好啊,先生!你要问路吗?”
男士摇了摇头:“你还记得我吗?”
“这……请问你是?”流浪汉一脸茫然。
“还记得当初我们在候车厅里遇到过吗?我要感谢你当时愿意跟我换那张车票,才让我有了现在的成就啊!”
流浪汉恍然大悟,瞪大了双眼从上到下细细打量着他:“真的是你吗?你现在竟然……”
此时,天空中飞来一只漂亮的蝴蝶。西装革履的男士指着蝴蝶道:“你知道吗?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缤纷的色彩。”
听了这话,流浪汉不禁低下了头,一声不吭,对着眼下的一小堆硬币黯然神伤。
而那只漂亮的蝴蝶依然张着自己那双有着特殊结构的翅膀,在阳光下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继续飞向远方……
//名师点评//
1.精心构思,匠心独运。在考场上,敢于采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不仅独具匠心,而且显示了写作者超人的自信与扎实的写作功底。
2.以事喻理,耐人寻味。车票的交换,源于两人不同的内心。内心强大者,不畏惧挑战;内心软弱者,便贪图坐享其成。有其因,必有其果。文中西装革履男士的话,点出了主题,耐人寻味。
3.善于截取,收合有度。小说的写作,最难的就是对篇幅的控制,既要把故事讲得清楚明白,又不能洋洋洒洒写到上千字。这就需要写作者有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善于截取,收合有度。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60分
科学的魅力/探索与发现
经典素材
——居里夫人埋头工作的原因
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曾说:“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要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还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像迷神话故事一般沉迷于工作。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点评:科学本身伟大的美和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居里夫人,让她钟爱科学,树立了献身科学的理想和信念。
时事素材
——科学的“玩”法
2014年5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用小实验让前来参加科普活动的一百多名中小学生体会到了欲罢不能的快乐:将液氮倒进牛奶或奶油中,一阵烟雾散后,美味的冰淇淋就做好了;把干冰装进用过的一次性实验手套中,不一会儿就“吹”起了一个小气球……其实,这些小实验背后的原理,不少孩子早就有所了解,却从没想过科学还能这样“玩”。
点评:走近科学,你才会被其神奇、迷幻的一面所征服;热爱科学,你才能感受到科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精彩。
语录素材
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邓小平/中国伟人)
人类的发展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阻止了科学的发展,谁就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弗希特/德国哲学家)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法国作家)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
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力量相匹敌。(恩格特·卡西尔/德国哲学家)
实践出真知/求知与求证
经典素材
——钱钟书摔古铜镜检验典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钱钟书翻阅《太平广记》时,对“破镜重圆”典故中所说的古铜镜被摔后,轻易一分为二的情况心起疑窦。于是他随手拿起自己收藏的古铜镜往地上摔,但古铜镜除了有些磕碰,并没有裂开。钱钟书不放心,索性把多年来收藏的十几面古铜镜都拿出来,一面面往地上摔。十几面古铜镜被摔到地上后,也是了无损裂,钱钟书才放心地认为古铜镜绝非典故中所说的那般脆弱。后来,他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了《管锥编》中。
点评:实践才会出真知。钱钟书不惜用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铜镜来验证典故,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求真求实、严谨治学精神可见一斑。
时事素材
——浙江兰溪千余名干部下河游泳,以检验水质endprint
2014年8月,“保护母亲河,畅游家乡水”活动在浙江省兰溪市举行。该市千余名干部从中洲公园的阳光沙滩下水,畅游至对面的水门码头,全程约330米。兰溪市环保局副局长冯学新说,让干部们亲自下水游泳,是检验水质的一把活杠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有亲身实践,方能证实事情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语录素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托·富勒/英国军事理论家)
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总不如亲自呷一口明白。(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透过现象看本质/善假于物
经典素材
——动物的妙招
假象是聪明的动物借以保护自己的妙招。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善于在地面上奔跑的小鸟,其伪装色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几乎一模一样。这种鸟的卵很有营养,因此,在其繁殖的季节常有草原狼偷吃它们的卵。每当它们的卵遇到危险时,这种鸟都会装出翅膀受伤的样子,在地上乱扑棱。于是,狼便被吸引过去捕捉小鸟,而当它快要捉到小鸟时,小鸟却迅速地飞走了。这种聪明的做法,能把狼引开,从而保护了鸟卵。
点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们在赞叹小鸟用假象去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卵的同时,更应该去学习小鸟的智慧,做一个“善假于物”的人。
时事素材
——最丑建筑体现的意义
2012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旗下的生活旅游网站评选出了全球最丑的十大建筑。朝鲜平壤的柳京饭店“荣登”榜首,迪拜的亚特兰蒂斯饭店名列第二。另外,中国沈阳的方圆大厦入围,其入选理由是赤裸裸地体现了拜金主义。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最丑建筑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扭曲的政绩观。
点评:何为最丑?最丑不是外表的难看、不优雅,而是披着圣洁的外衣,内里却隐藏着腐败及粗俗。我们只有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除去事物华丽的包装和修饰,才能看透事物原本的面目。
语录素材
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到本质。很多时候,我们内在的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周国平/中国学者)
只有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国作家)
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但这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清朝小说家)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莫让感性战胜了理性
经典素材
——汪国真的选择
1978年高考恢复,在北京仪器仪表修理厂工作了7年的汪国真经过权衡,弃理从文,考入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他热爱诗歌,致力于对诗歌的研究、创作。虽然学术界一直对其作品反应冷淡,但他依然坚持下来。究其原因,汪国真表示一是自己常有诗歌的火花;二是觉得自己当年字写得非常差,为防止投稿后编辑看不下去,才选择写诗。汪国真在人生方向的选择上,将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终获成功。
点评:汪国真之所以能让自己的人生成功实现转折,是因为他能在感性热爱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选择。保持理性的选择能让我们达到感性的目标,这是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造就的完美结局。
时事素材
——媒体偷拍遗体
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2015年1月17日,网络上疯传有媒体不顾道德谴责,为抢独家新闻,乔装潜入太平间偷拍姚贝娜遗体。消息一出,引发众人一片哗然。
点评: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应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为了上头条新闻,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任性”地消费他人之苦难,将理性完全摒弃,还谈何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
语录素材
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郁达夫/中国小说家)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纪伯伦/黎巴嫩诗人)
理智可以制定法律来约束感情,可是热情激动起来,就会把冷酷的法令抛弃。年轻人是一只不受拘束的野兔,会跳过老年人设立的理智的藩篱。(莎士比亚/英国作家)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始于感性,然后进入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德国思想家)
感情压倒理智,这就是人间产生罪恶的原因。(欧里庇得斯/希腊哲学家)
距离产生美
经典素材
——月亮的传奇与现实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月亮都存有着浪漫的想象,认为月亮上有嫦娥和广寒宫,有玉兔捣药,也有吴刚伐桂等。然而,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揭开了月亮的真面目:月亮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只有一片坑坑洼洼和干燥荒芜的景象。从此,中国人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浪漫都幻灭了。
点评:“山色只宜远处看。”世间很多的美都是朦胧的美,只能远距离欣赏和品味,一旦靠近,普通的眼睛就成了放大镜,将事物的毛毛孔孔,丘丘壑壑收之眼底。
——于丹的短板
在不少人眼中,于丹是“学术超女”。但近距离接触她的学生都知道她方向感极差。在学校,她经常因找不到图书馆或教学楼而气急败坏。有一次,她在课上讲到“北极的企鹅”时,底下哄堂大笑,学生纠正说企鹅是南极的!于丹谦虚地承认:“方向感差是我的一块短板,但这块短板常常带给我欢乐。比如当我站在南极点上时,我就可以说我40年都找不着北了。”于丹的幽默让学生折服。
点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之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名人是完人,是因为我们离名人很远。一旦我们走近名人,或许就会猛然发现名人也有不足之处。
时事素材
——团队的距离
2014年6月12日,原UC优视创始人兼总裁俞永福以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的身份接受《东方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选择阿里巴巴很重要的原因是距离产生美。我熟悉的事情它做不了,它熟悉的事情我做不了。”俞永福认为距离是整合团队班子的一个关键要素,因为有距离,团队间就会有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团队能力也才能尽量互补。
点评:距离产生美。团队上的合作亦是如此。因距离,双方能力可以互补,取长补短;因距离,双方能相互竞争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俞永选择阿里巴巴的关键原因。
语录素材
距离产生美。(黑格尔/德国美学家)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李汉荣/中国著名诗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唐代诗人)
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更多的缺点。就像将两块石头投入水里,越近,水波就越会互相干扰。(陈果/中国复旦大学教师)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美国管理学大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