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推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2015-10-13李静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藏区农牧民小康社会

李静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将藏区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四川藏区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怎样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怎样推动四川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本刊特别邀请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委藏区办主任刘坪来介绍情况。

让藏区干部群众的信心更加坚定

记者: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对指导四川藏区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刘坪:中央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高度概括和凝练了边疆治理特别是藏区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是对中国共产党治藏理念的丰富和创新,是对中央治藏方略的深化和发展。西藏和四省藏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藏区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处于稳藏兴藏的战略地位,关系我省发展大局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藏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切实担负起重大责任,更加主动有为地做好藏区发展、民生和稳定工作。

记者:四川藏区是怎样既保持民族特色又促进经济发展的?

刘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藏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加快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四川藏区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持续向好的态势。一是经济加快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大交通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大交融,深入实施“三年交通大会战”。加快能源通道建设,新甘石“电力天路”工程建成,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完工,四川藏区所有县接入主干电网;扎实开展无电村无电户通电工作,累计解决8.1万无电户通电问题,今年6月实现所有无电村通电,为全面解决剩余1.8万无电户通电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取消对藏区州、县GDP考核,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特色优势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2010年至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8%。三是实施精准扶贫,全面改善民生。把藏区作为我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点区域,全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战全面小康,2013年以来累计减贫8.02万人。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累计建成新居13.9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全面实施藏区15年免费教育;大力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累计招收学生5万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实现藏区县县有甲级医院,乡乡有卫生院,74%的村有卫生室。全力抓好康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定《重建项目实施规划》和15条支持政策,省财政安排资金20亿元,多渠道争取和筹措20.9亿元,扎实推进重建工作。

经济发展带来的惠民富民成效,让藏区干部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拥护更加坚定。

用改善民生的好事实事温暖人心

记者:省委省政府在四川藏区大力开展“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刘坪:2013年以来,我省在实施“富民安康工程”“三大民生工程”基础上,启动了藏区新居建设、教育发展振兴、医疗卫生提升、社会保障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改善民生的好事实事温暖人心。截至目前,“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61.1亿元,建成藏区新居43627户,减少农牧民贫困人口7.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36%下降到2014年的16.74%。围绕就业调整优化教育结构,“9+3”免费教育累计招收4万余名初中毕业生到内地90所中职学校就读,毕业16089人,就业率达95%。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费教育,小学入学率比2009年提高8.79个百分点,幼儿园学前两年入学率比2009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地方病防治,大骨节病连续6年无新发病例,包虫病人检出率较2009年下降38.9%。强化社会保障,藏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83万人,是2009年参保人数的3倍。这些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让藏区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有农牧民家的对联写道“党恩父母恩,党心菩萨心”。

在藏区民生持续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还要看到,藏区医疗卫生、教育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内地还有较大差距,亟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

记者: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做好我省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四川藏区而言,应该怎样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哪里?

刘坪:目前,四川藏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未来5年,四川将认真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国一盘棋,但标准不能一刀切,藏区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上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照搬内地标准,不强化生产总值导向,而要突出民生导向。因此,四川藏区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突破关键性基础瓶颈,让广大农牧民得到实惠、感受到发展成果;在生态安全基础上,以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促进增收致富;大力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看病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解决藏区困难群众脱贫是藏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突出的任务,也是难点所在。2014年,四川藏区贫困人口还有29.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6.7%,高出全省9个百分点。要打赢藏区扶贫开发攻坚战这场硬仗,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实施“五个一批”,做到“六个精准”,着力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尽快补上这个“短板”。

我们坚信,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藏区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到2020年四川藏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必将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责编:李妍婕)endprint

猜你喜欢

藏区农牧民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