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表现里的自由性与相对性

2015-10-13曹云飞

人间 2015年15期
关键词:湖南师范大学印象派艺术作品

曹云飞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71000)

论艺术表现里的自由性与相对性

曹云飞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71000)

关于艺术真正的本质是什么,真正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但是经过几千年的人类生活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相径庭的审美价值取向的相对的艺术法则的艺术世界。可以说艺术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艺术以现实生活为源泉,是艺术家的主观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反映。也就可以说艺术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段再现客观世界或者表达主观情感的结晶。

在这里艺术活动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家本人的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阅历所作出的能动的积极反映;其次,艺术作品的完成必须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所进行的。继而可以知道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正是因为如此,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人类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艺术还是处在一个摹仿和再现的阶段,而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冲击,工业文明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艺术家对自身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对艺术的思考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整个艺术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文明社会的观点使得艺术家们更加具有自由,自发,独立的思想状态。每个艺术家都毫无禁忌地挥动着画笔以及尝试各种绘画语言,各种造型样式与符号。这样就导致现代艺术表现均呈现多向性的和多层次的面貌。

19世纪中叶的印象派,是现代艺术的开篇,法国的印象派艺术家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敏感地呈现出生活变化的瞬间印象,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法,艺术家们不再呆在暗黄的灯光下,而是拿起画笔到大自然当中去亲身体验光与色的魅力。这正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文化概念的更新变化,带动着艺术的思维方法和创作观念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印象派之后陆陆续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艺术派别,有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绘画和抽象艺术等等。不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多少个艺术派别,都是对艺术自身的重新认识和不断地革新的成果。

这里每个艺术家对生活的表达都是采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甚至在每一个时代对艺术的表现方式都是不加以限制的,是自由的,但是怎样才是艺术表现的真正自由,在艺术表达上,当艺术家顺从自己的内心发出来的声音是自由的,当艺术家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色彩和一些弄巧成拙的形式时是自由的,当艺术家丢掉一切做作的绘画方式时是自由的,是真正的返璞归真的自由。梵高,毕加索,蒙克等人的绘画创作经历都足以说明他们在绘画时都是极其自由的,是以任凭颜料在他们的画笔下自然流淌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的。就像蒙克在呐喊中表达了内心的恐惧、不安等情绪,而他的作品同样的能让读者得到同样的感受,这是他从内心发出来的极为真切的声音,同样是感动读者的声音。

每一个艺术家都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坏境里,每一件艺术作品同样会被打上历史的烙印。同样地,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审美观察方法进行赏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坏境和一个相对的艺术法则的存在,艺术表现的形式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正如四川大学黄宗贤教授在他的一次讲座当中提到的,艺术至少应该有它自己最基本的两条底线。其一是艺术应该珍重生命,不应以消费人的生命为艺术,消费一切生命而为的艺术与历史上一些残忍的杀戮不应有别;其二是艺术应遵从人类普遍的伦理价值,不应以消费人体、人伦为中心制造噱头来满足人类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这里强调每个艺术家至少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有一定的艺术道德标准,并为之奋斗而不是去践踏。

艺术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伴随着哲学、科学、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艺术家受不同的社会基础的影响,其对艺术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艺术家有一定的前瞻性,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艺术作品有对未来生活的启示,但这一切必须有一定出发点,有一个立据在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并对艺术家产生一定的触动引发其创作的欲望。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会脱离社会生活这是其艺术表现的相对性。而当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却是不加以任何限制的。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由于思想观念的解放对于艺术的自由表现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大大的拓宽了艺术语言的本体。但这也是在一个特定的大的社会环境里的相对自由。

J01

A

1671-864X(2015)05-0045-01

曹云飞,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湖南师范大学印象派艺术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