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2015-10-13

人间 2015年13期
关键词:补差辅导分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饶汉久

(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中心小学,宁夏 盐池 751506)

摘要: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运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方式教学,可以切实地调动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确保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补差”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十余年,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尝试“分层次教学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暑假开学伊始,校领导将一个诸位教师公认的“三差班”(纪律、学习、卫生)——四年级教学班交给了我,为了考验和锻炼自己,我欣然接受。自从接受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及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先是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然后将他们分成不同等次——“好”、“中”、“差”,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辅导计划。第一周的教学工作使我几乎丧失了信心:学生基础太差,错别字随处可见,说话结巴,表意不明确,课堂气氛沉闷。更让人头疼的是全班51名学生几乎1/3是“学困生”。但我又不愿放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我一边教学,一边细心观察、总结,结果发现“学困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零乱,缺乏系统性;第二,识记的知识有误或不完整,导致错误;第三,不会用联系的观点展开思维,是认识过程产生障碍。这样长期的不良循环,障碍了学困生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的提高,从而导致学困。

鉴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决定采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的方法给他们“补差”。经过一年的努力,本班的语文成绩大大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发掘“一技之长”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是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过程。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兴趣取之不竭的源泉。学困生不是只有“差”,而没有特长;学困生往往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缺乏兴趣或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与辅导中,教师要善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抓住恰当时机去加以鞭策、激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地教学,使其尝到成功的乐趣,这种乐趣持久稳定的保持又推动外来动机顺利地向内在动机转移,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兴趣——学习——成功”得到良性循环。记得有一次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位男同学字写得很漂亮,于是就在课堂有意识提问他,结果发现他属于学困生。我就针对他书写认真、字迹工整这一突出特点,进行书法技巧指导,使其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并在一次展览中赢得同学们的佩服。接着,我便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你如果能像写字那样认真地去对待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从此后,这位同学开始变了,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积极地去挖掘学困生身上的优点,通过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使其优点得以充分发挥,使其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便能以“一技之长”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弥补欠缺,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为了强化学困生的“感知——理解——记忆”的认知过程,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易混淆字词的区别、重点语句再理解、写作技巧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并安排查缺、补漏、改错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与辅导,使其逐渐达到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比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后,为了反馈差生掌握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区别“幕”、“暮”、“慕”的训练。

2.理解“成熟”一词的训练。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成熟”一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句话中是说什么成熟了?

生:是花生成熟了。

师追问: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子完全长成了,能用上“成熟”这个词?

于是,同学们纷纷回答:苹果、麦子、荞麦、玉米等植物长成后,可以叫成熟了。我继续表述:刚才同学们说的苹果、麦子、荞麦、玉米等都是植物的种子完全长成,可以用成熟来表示。不谈植物,能说其它事物吗?学生卡壳了,教师适时引导、提示:“小猫发育怎么了?”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小猫发育成熟了。”“小牛发育成熟后,才可以耕地。”“人长到十八周岁左右,就基本发育成熟了。”“老师在上这节之前,必须考虑成熟,才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掌握了一词多意的用法。3.反复多样朗读课文的训练方法,如分角色读、同桌读、表演读等,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随着学困生的“缺、漏、错”的逐渐减少。完整准确的知识便会在学困生的头脑中扎根,从而变“差”为“中”,进而为“优”。

三、分层训练安排,强化学生的语感

分层次训练安排,可以使学困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使知识体系进一步系统化,强化学生的语感。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描写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让学生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用“痕”好呢?学生往往难以说出为什么来。即使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说出来用“痕”好,但也讲不出所以然来,学困生就更不知所以了。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平常我们在看一样东西时,近看时觉得怎样?(大)远看时又觉得怎样?(小)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把电线在高处、远处等因素考虑进去了,再加上看老师这时打出的投影片,很快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描写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应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可见,教学中对词句进行调换增删,并与原句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揣摩出关键词的含义,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得意强化训练。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运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方式教学,可以提高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缩小了学困生和优秀生间的学习差距;切实调动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5-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23.2

猜你喜欢

补差辅导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杨艳丽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黄欢欢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差的分析与探讨
让英语学习转“补差”为“不留差”
实施体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