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识字教学的“四个转变”探究
2015-10-12靖玉红
靖玉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0)
高效识字教学的“四个转变”探究
靖玉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从由呆板向灵活的转变、由课堂向生活的转变、由肤浅向深刻的转变、由识读向运用的转变四方面对高教识字教学进行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识字教学;高效;转变;能力培养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怎样让识字教学富有张力和活力呢?在实践中,要注重践行“四个转变”。
一、由呆板向灵活的转变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教学中,我尝试将生字的音、形、义融入谜语、儿歌、顺口溜当中,让学生诵读识记,调动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如学习“青蛙”两字时,我出示这条谜语:“身穿花衣裳,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然后让学生竞猜,大家兴致盎然。再如,学习“特”时,孩子容易写成“持”,怎么样快速记忆呢?于是我观察字形,为学生编了顺口溜:“一头牛住寺庙里,你说特别不特别……”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种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学生的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多样的识字教学让枯燥无味消失了,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创造的快乐,领略到了识字的乐趣。
二、由课堂向生活的转变
课堂的识字是有限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空间。在学校走廊,小伙伴一起认读教室班牌、标语、走廊挂件、名人名言,师生一起认读宣传栏里宣传画册的内容;在花园,认读花草树木的名称与简介等;在商场,孩子跟父母一起认读商品的名称;在街道,认读两边的店名。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识字就会像玩游戏一样的自由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识字量与日俱增。以“有趣的记名字比赛”活动为例,课间学生发作业本,很多孩子的名字他们不认识,发一本就跑我面前来问一本,有时候拖到上课铃响还没发完,于是我就组织他们认识名字。第一步:设计姓名。每个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让自己的名字最先被同学记住。有个学生叫“龙”,他就在旁边画了一条卡通龙;有个学生长得胖,他就把自己的名字设计得胖胖的,很可爱;有个女孩子用花瓣组合出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法和创意,这是用“图画+文字”表达思想的起点。第二步:介绍名字。我组织学生拿着自己设计好的“名字”,逐一到台前来介绍。在介绍前要把自己的话写在名字旁边,介绍时用语言、动作、歌声等都可以。在介绍中,聚焦文字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收获的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第三步:呼喊名字。名字介绍完之后,我们就有个约定,看谁记住的名字多,记住一个写下一个,从此见面先喊名字。被喊出名字的和喊人的同学都是如此快乐。不去刻意的记忆,只是把抽象的姓名用画面形象地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他们的记忆与色彩鲜明的周围世界是相辅相成的,记忆的敏捷性和思想的明朗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识字量大幅增加,阅读能力明显增强。
三、由肤浅向深刻的转变
识字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思考和文化积淀的过程——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如学习“眼睛”一词时,我出示“眼睛”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这是表象观察。交流完,我让孩子看着老师的眼睛。师:“听,我的眼睛会说话。小Z听得可认真了,我的眼睛在对她说:你认真听讲,真会学习。小J在和别人说悄悄话,我的眼睛在对他说:( )。我看见( ),我的眼睛好像在说( )。”这样的语言就让知识活起来了。随后朗读《什么大》:“天大,地大,比不上我的手大。我用手掌捂眼睛,哈哈——天和地不见啦!”边捂边读,边读边捂,使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四、由识读向运用的转变
学生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教师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已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让知识“活起来”,激励学生把词语用自己思想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清明踏青时,我给学生描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美好,唱完《春天在哪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孩子们说:“春天在哪里?去问果园里粉红的桃花。”……我播放音乐,孩子们说:“老师,小草也跟着听音乐,都陶醉了。”“油菜花金灿灿的,散发着清香。”……词语就像温暖的手,拨动着儿童心灵的语言之弦,这样的词语就活在了孩子的心中。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元的生活创造识字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勇于探索,突破困难,不断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识字教学中的基础性、趣味性、文化性、开放性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王晓霞.识字教育科学化仍然任重道远[J].江苏教育,2010(04).
[2]邓卫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G623.22
:A
:1008-3561(2015)36-0083-01
靖玉红(1979-),女,江苏徐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