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毛求疵中把语文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2015-10-12王爱梅

成才之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句号蜗牛经历

王爱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

吹毛求疵中把语文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王爱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

从让小小标点放光芒、让小小环节更精彩两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探究可以将语文学习引向更深更新更广的境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语文教学;探究;学习;方式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那么,到底该于何处确立这“惊奇和问题”的“开始点”?又要将这份对“惊奇和问题”的探究引向何处呢?我在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上“吹毛求疵”,有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思考,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让小小标点放光芒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虽说只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作为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可不仅仅是表示停顿和语气。我曾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二课时,对一处标点符号的处理感触颇多,摘录如下: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精读第7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呢?请默读课文第5节~9节。如果有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扣动了你的心弦,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批注后,开始交流)师:请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阅读感受。生1:“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这句中的三个“多少”表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师:来,读出你内心的感受来——(生读)对于这一句,谁还能从句式方面谈谈?生2:这句话中有个分号,分号前后是两个并列的小句子,读来很有气势。(该生感情饱满地朗读了此句)师:的确很有气势!这个长句子是包含了两个并列短句,所以中间使用了分号。那如果我把句尾的句号也改成分号,你们猜猜后面还该有怎样的句子呢?(学生思考,指名说,出示“经历过________,又________

”,学生思考填空,教师提示: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原气候的资料以及课文第6节的有关语句)生3:经历过多少场持久的干旱,旱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生4:经历过多少次动物的啃食,被啃掉的树皮又重新长出来。生5:经历过多少次被人砍去枝干,又重新抽出新的枝条。师:是啊,这株高原之柳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挫折与磨难啊!这么多的想象都是由小小的分号和句号引发的。生6:老师,我觉得句尾的句号应改为省略号。因为这株柳树所经历的磨难应该不只是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还应有很多。(生点头)师(吃惊地):天哪,你居然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作者陈忠实听了该有多么高兴啊!这一小小标点的改动带给我们的收获或许更多呢!你是不是有了一些感想?生7:我觉得课文也不都是完美的,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改一改。生8:不仅仅是课文,我们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师(吃惊地):天哪,你的话更让我吃惊。因为你说出了我们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那就是——怀疑。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先是抓住一个“哦”字,引发学生猜想,奠定了全课的感情基础,再引导对那一处句号进行了“吹毛求疵”的探究,通过两次改动:句号→分号→省略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三种符号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作用,还对其在表现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方面有所体悟。

二、让小小环节更精彩

记得,我曾听过一节《蜗牛的奖杯》(苏教版第四册)第二课时,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生1:小蜗牛,你不应该骄傲的,那就不会和奖杯长到一起了。生2:小蜗牛,你不应该这么爱炫耀的。师(微笑点头):孩子们,你们看,小蜗牛如果不是太骄傲,那么可能现在还在到处飞呢,而不是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了。生3:老师,小蜗牛应该把奖杯交给妈妈保管,再出去飞的。生4:还有办法的,我想小蜗牛也可以把奖杯换成奖状呀,这样长到一起去了也没关系的,还是飞得起来的。师:哦,大家有这么多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不能骄傲呀!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执教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寓意。显然,当后来孩子们说出与文本寓意相偏离的见解时,教师的处理是牵强的,没有将探究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入。

课后讨论时,我对这一环节进行“吹毛求疵”:“如何处理,才能更智慧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下去?”许多其他老师也说上课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处理方法也大多如此,因为新课标中提出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我回想起课上听到孩子的“妈妈保管法”和“奖状替换法”时,真的觉得好笑。显然在孩子的心中,问题不在于小蜗牛很骄傲,以孩子的心理来说,得了奖炫耀炫耀,舍不得它让人偷走是正常的,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小小心灵对周围世界提出自己真实看法的初现,如果予以扼杀,势必影响孩子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但不纠正又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于是,我就建议教师课后找到提出“奖状替换法”的孩子,表扬了他的新方法,让他顺着这一思路编个故事。他很兴奋,第三天,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蜗牛让森林大会发给它一张奖状,然后每天带着这奖状到处炫耀,别的小动物都夸它了不起,它非常高兴,越来越爱飞行,后来成为蜗牛的一个种类——飞天蜗牛。

[1]马素荣.在语文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7(06).

[2]徐跃进.以最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有效教学行动策略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8(09).

G623.2

:A

:1008-3561(2015)36-0053-01

王爱梅(1977-),女,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句号蜗牛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句号失踪记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让句号成为“活结”(三)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