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专业化群团工作人才队伍
2015-10-12常胜梅
常胜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群团工作,切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今年7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群团组织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定政治性、突出先进性、强化群众性,把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坚强党性、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专业化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把这支队伍建好、用好,群团组织才能在当前利益诉求多样、社会阶层分化、市场经济与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代表好人民利益、凝聚起群众力量、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真正承担起组织、引导、教育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责任。
建设、用好一支具有清醒而坚强政治定力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首先姓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的坚定性。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策划活动,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领导,确保中央重大决策落地见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亮剑发声;通过扎实务实的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群众中去,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这是群团组织同一般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衡量群团组织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政治标准。每一位群团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绷紧政治使命这根弦,注重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自觉地将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变成自我的党性修养;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础知识以及方针政策的系统学习,并将学习成果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做学习的表率、实践的表率,为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为党的路线贯彻落实,尽一己之力;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群团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用先进思想、先进典型引领群众,多做统一思想凝人心、化解矛盾增感情、激发动力谋发展的工作。
建设、用好一支有民本情怀奉献精神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更紧密地围绕在党的周围,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关键在于各级群团组织的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告诫团的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群团组织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身为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要走出机关、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社区厂矿,扎根基层,生活在群众中,了解百姓所思、所想、所盼;要学会说老百姓的语言,放下身段主动融入群众中,坐在老百姓家的小板凳上,推心置腹地和老百姓拉家常,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愿意与我们交朋友、说心里话,我们也才能得到基层真实情况,使我们的决策不脱离实际,确保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不出偏差、更富实效;要把钱花在群众身上,精打细算地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刀刃”,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要心存善意,有善良的本性和悲悯的情怀,对群众的疾苦能感同身受。只有当权力、资源与善意相结合,才可以为群众多做善事好事,为百姓造福,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建设、用好一支具有通识和多种技能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群团工作的对象没有职业、身份、年龄之分,内容涉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扶助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传播正能量等多个方面,职能划分没有具体确切边界,与其他党政职能部门专管一摊的明确分工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也导致了一直以来群团工作者乃至社会工作者都被误视为人人都可以干的“万金油式”人员。实质上,群团工作覆盖面广、职能不确定、手段综合,更加需要群团工作者具有全面知识架构和多种复合技能。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和市场形势,发掘前景好、带动面广的项目,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在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中实现增收致富、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要具有跨界的思维,能够在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中开展主题恒定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净化社会风气;要掌握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善于用项目化、市场化的方法统筹协调好党政部门工作资源和社会资源,找准合作点,以小撬大,解决群团组织有限资源与无限责任间的矛盾;要把握群团工作规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思路、工作设计适应群众需求,在服务中引领,在引领中服务。
建设、用好一支敢于担当不避难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在“三期叠加”时期,社会变革不断加快,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呈现,社会维稳压力一直未减。西方社会对我国和平演变渗透从未停止且手段更加多样、隐蔽。群团组织作为党的工作臂膀,迫切需要提高警惕、增强认识,走出遇事观望、独善其身的“小天地”,培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大担当”,把群众服务好、团结好,努力为党分忧。作为群团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在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面前,敢于抛开部门自身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以舍我其谁的姿态、攻坚克难的魄力,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用更务实的行动服务群众、更实在的效果凝聚群众,提振群众对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要切实增强担当的能力,既要注重平时积累理性思考能力,也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掌握应对危机的务实解决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提高科学化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要切实履行担当的职责,加大自我革新的勇气与探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当好“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扎扎实实开展好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
建设、用好一支能够不断自我激励的群团工作人才队伍。一直以来,群团组织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时常处于被边缘、被忽视的地位。由此,一些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群团工作远离经济一线和中心任务,干多干少无关紧要,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都不强,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这种错误认知,既源于群团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更源于一些地方党组织对群团工作不重视、领导不到位。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群团工作跟得上、拿得出、叫得响、过得硬。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压担子、给平台、送资源、常鼓励的手段,加快群团干部队伍的成长,同时也需要群团组织工作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工作中的强势心态,不断强化对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对所做工作的影响力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确立职业自豪感。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政绩观,把让群众得实惠、长受惠、普受惠作为职业价值追求,善于从受益群众的笑脸中获得职业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更要不自甘平庸,不降格以求,发挥自身优势,从工作理念、方法、标准等方面自我加压、自我提升、自我激励,夯实能够担当重任的能力,多办实事,多出成绩,多出精品,切实管好自己的“责任田”,用工作实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在创新中增强组织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的地位。
(作者系省妇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