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小组的构建探究

2015-10-10王云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组长组员成员

王云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已经被一线教师普遍接受。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就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教师要合理划分小组,做好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明确分工,协作互助,共同努力,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发散思维、创造能力等。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纠正学习态度,互相检查学习效果,互相沟通学习方法,互相改善学习方式,互相分享学习资源,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构建高效的学习小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营造民主、和谐、团结的合作氛围,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影响学生,用个体带动全体,实现“抱团前行、良性循环、融合共进、全面提升”的最终目标。

一、构建学习小组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

另外,教师还要向全体学生介绍构建学习小组的意义,做好动员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学习小组的构建流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使小组学习真正达到高效,在构建学习小组前,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其中;②小组的数量一般不超过8个,以便于教师指导、调控各小组间的交流与互动;③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占的比例要大致相同,以促进各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

1.合理分组。

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划分,组成4至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确保各个学习小组的综合水平大体相同。

例如,在4人小组中,教师可设置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既便于小组内各个成员进行互帮互助,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2.确定组内角色。

教师要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为每一位成员指定一个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等。如果小组人数超过4人,教师可酌情增加其他角色。这样,在学习小组内部,人人都可以参与学习小组构建,从而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学习小组管理目标。

3.定期轮换角色。

对于学习小组中的角色,教师要采用职责轮换制,定期轮换角色,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体会不同工作的辛苦,感受他人工作的不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小组互动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4.选择小组长。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因此,教师要妥善选择小组长。小组长要善于听取、总结其他组员的意见,鼓励小组成员发言,协调小组成员的分工,调动全组人员的积极性。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选择小组长时可先选择那些有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然后让其他组员轮流担任小组长,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担任组长。

三、学习小组的强化工作

在构建出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强化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以达到预期效果。

1.增强小组凝聚力。

在分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组徽、制订组规、选择组歌,并向全班学生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思考,增强小组凝聚力。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小组长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发扬组内民主,帮助组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制订小组学习规范。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小组学习规范,并严格遵守学习规范。在自学阶段,学生要独立学习,自行得出学习结论,不能打扰别人。在交流阶段,学生要轮流发言,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展示阶段,学生要重点展示,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完善。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做好笔记,总结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判断,归纳整理他人的学习成果,从而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3.实行叫号制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一言不发,完全处在被动地位,成为课堂中的“看客”。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发言机会都让给了其他同学,这就违背了构建学习小组的初衷。

对此,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采用叫号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一来,每个组员都有可能被提问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合作探究也不再是某些人的探究,而是人人都能参与的探究。

4.评比优秀小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时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在受到激励时则能发挥其能力的80%至90%。”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学习小组之间开展评比,采用考核打分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每周统计一次小组得分情况,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小组,并对优秀小组的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评比,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猜你喜欢

小组长组员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餐小组长
小组落幕
小组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