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015-10-10刁广利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材教师教学

刁广利

中国青年舞蹈家黄豆豆是1995年“春晚”节目《醉鼓》中跳得最高的小伙子,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他以“中国功夫”技惊四座,他曾表示自己要从“舞蹈匠”变为“舞蹈家”。那么,我们地理教师应如何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呢?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中学地理教师的思考。

教师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更要仰望星空。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世界。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付出努力,却得不到收获。那么,中学地理教师应如何促进专业发展呢?对此,我认为教师要走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且教且学

1.向自己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从内部打开则是鲜活的生命,因此要想有所突破,教师就要从自身内部着手,打牢基础,促进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展现自我魅力。

(1)关注教材。

在所有的教学资料里,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涵,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教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新课改下,教师不再是教材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新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求者。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活用教材,扩展和补充教材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往往小心翼翼,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在熟悉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先试着调整单元内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然后试着调整单元间知识点的编排顺序,以使教材逻辑关系更加合理,更贴近学生,从而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运用“5W”原则。

①what,即“是什么”,如“什么是洋流”。

②when,即“什么时候”,如“洋流的季节分布”。

③where,即“什么地点”,如“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④why,即“什么原因”,如“洋流的形成原因”。

⑤how,即“什么影响”,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W”原则是阐释地理事物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可以用于很多方面,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教师要由关注教材逐步转变为关注课堂和学生,设计出契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教出新意。

对于一堆土,有人认为它毫无价值,而有人则将其做成雕塑。由此可见,教师要大胆创新,创新教学、创新课堂,充分发挥教学作用。

(2)关注学生。

波利亚曾说:老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在关注教材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想法、兴趣点、感受,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

例如,在讲授“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精简教材知识,突出主干内容,建立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关注地理课程。

教师在按照学校的地理课时安排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比现在的课时安排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思考改进的原因,以及将来的改进趋势。这样就能理清脉络,把握方向,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

2.向专家学者学。

这一点对于青年教师尤为重要。教师要虚心学习,勤于请教专家学者。要想让学生学好地理,教师就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例如,南师大附中的孙小红老师在教学时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入课堂,注重可视性教学资源与地理有效教学的联系。听过孙小红老师讲课的教师都深受启发。

3.向同事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组成团队,形成合力,共同进步,分享经验。这既有利于教师自身成长,也有利于整个教学团队发展。

例如,在教学“地震”的相关知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

导入新课:播放电影《唐山大地震》片段。

学生思考:影片从哪些方面展现了地震灾害?

活动展开:

①危害篇——名“震”一时。

活动一:众说纷纭——用语言表述地震的危害。

活动二:慧眼识真——探究地震的分布规律。

活动三:视频学习——总结地震的成因、分类和主要特征。

活动四:勇攀高峰——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②预报篇——严“震”以待。

活动五:看电影,了解地震前兆。

③求生篇——临“震”逃生。

活动六:看电影,观察地震逃生的不正确做法。

活动七:逃生演习——掌握逃生技能。

这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加工和整理,从名“震”一时、严“震”以待、临“震”逃生三个角度,给学生搭建了学习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地震的方方面面,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步——且读且思

1.做一名善于读书的地理教师。

地理教师可以读一些教学理论书籍,如《地理学思想史》,然后结合自身情况,系统开展教学活动。

地理教师要读一些教学技能书籍,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板书设计、图示绘制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教师要读一些教学期刊,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

地理教师要读一些人文书籍,如《中国国家地理》,以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职业同其他职业不一样,它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和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因此,在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后,教师就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做一名善于思考的地理教师。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及时对自己、对教学进行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步——且行且写

读书固然重要,但写作也同样重要。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一活,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理一理思路,使问题更清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成为他们幸福的生活,使一节节课不至于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把教师们引到从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来。有的教师不会写也不敢写,其实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写起,写教学故事、教学反思、观课笔记等,积极参与论文评比。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把所写内容整理成文,进行发表,以传播自己的教学思想。

教师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读书时记读书笔记,开会时记开会笔记,听课时记听课笔记,只要不断坚持,就能获得成长。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记录教学心得,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就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比赛,促进自身教学技能提高。在每一次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发现不足,积累经验,获得提高。

总之,要想不断进步与提高,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把教学当作学习,边教学、边研究,保持对教学的热情。我相信,只要中学地理教师不断学习,就一定能“破茧成蝶”,获得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教材教师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