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战略
2015-10-10邵芳
邵芳
[内容摘要]人类衣文化发展的几千年,从东方的宽衣文化到西方的窄衣文化,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服装对身体的原始遮蔽和保护功能,到逐渐成为人类追求美的象征。本文从“退一步”战略、“违和感”两个跨界思维角度,浅析其在时装设计上的体现,希望给时装设计创意上带来启发性的思考和新的设计视角。这里涉及到东西方服装文化的差异、设计的本质、跨界设计思维应用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退一步“脱去厚重的包装考虑人的感受,重新回到作为一件衣服的可能性”,重新审视人与服装的关系,回到原点去探求服装设计的本源。或许由内向外看世界,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不太废力的方法。
[关键词]设计的本质二维向三维的转换退一步思考违和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由内向外看世界》,讲日本新生代顶级设计师佐藤大的思考法和行动术,书中就设计师团队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项目谈论了关于创作本质的问题,人、物及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处理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还提出的“退一步”战略、“违和感”、“隐藏法”、“打破平衡”等10个思维方法 设计师们从人类生存最本质的需求解析当代设计思考的方法。书里以功能设计为导向的思维处理空间环境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的几种思维方法让我时时获得一种感悟的心境,总让我在时装设计领域里找到一些对应点,跨界思维方法也许会给时装设计带来启发性的思考和新的设计视角吧。
“断舍离”这个来自于日本的概念一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好像暗藏了人们对这个信息过剩、物质过剩、设计过度的现代社会的反思,引申出适当的精简也许正好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这种日式禅意的佗寂之美以及各种治愈性设计像一股温和的风正细密的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所以设计必须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为大家所接受。
人类衣文化发展的几千年,从东方的宽衣文化到西方的窄衣文化,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从对身体的原始遮蔽和保护功能,到逐渐成为人类追求美的象征。无论是西风东渐,还是东风西渐,设计师们好像怎么设计都不解渴,急于表达的心情却总收获稀微的共鸣,因而闷闷不乐。或许让我们退一步重新审视人与服装的关系,回到原点去探求服装设计的本源,才可以建立真正的设计理念。当椅子不再用来标榜国王、贵族的地位,而只需满足单纯的“坐”的需求,椅子就是椅子:“脱去厚重的包装考虑人的感受,重新回到作为一件衣服的可能性”,衣服就是衣服。
我相信万物的开始都是起于简单而终于至简,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制作奇形怪状的东西,也不是简单地让物体看起来更有型。“现代主义就是物从复杂蜕变为简单的过程。
——“简单就是终极的复杂”达·芬奇
一、“退一步”战略
在《由内向外看世界》中佐藤大提出“有一种思考法叫做“退一步”战略,设计师不是要创造出多么美轮美奂的设计,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退一步”,留出空间让顾客使用自己的能力,让物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以柔克刚、借力使力、不主动攻击,这跟中国的太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重要的,不是拼尽全力一下将对方扑倒。”这样退一步思考的战略方式好像最能体现东方的处事哲学,在服装设计领域所谓“退一步”,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设计形式上“退一步”,这里我对“退一步”的理解是设计的减法。关注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关注服装休息静止时的状态,才能增强服装的表现力。由于服装与人体并不是精确紧密的相合,而是与人体之间有相当的内空间,所以随着人体的动态就会随机产生出丰富的空间感和韵律,千变万化,这是西方三维窄衣体系所没有的。东方服装对人体的包裹表现为对人体曲线的隐藏,直线条宽松外形使人体与服装间的空气形成间隔,人体即可获得更多的活动量。面料包裹下的人体如隐若现,亦展现出与西方不一样的性感。(图1)戏剧舞台服装、时装艺术、成衣虽然在艺术设计语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着力点都是活动的人。舞台上服装与对白、演员的肢体语言、舞台布景、故事情节等多种元素中共同塑造角色灵魂;时装艺术是褪去服装功能以后的形而上,服装成为以人、衣为媒介表达意念的工具;成衣则象金字塔的基层或食物链中的低级阶段,使用是第一位的,但恰恰是这简单的使用功能奠定了高级艺术层面的地基。所以让我们将眼光从上向下回到人和布的关系上,做好最基本的功能。
世界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史中,不管是工业产品设计,还是服装设计,其实都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师和品牌典范,这些都属于至简的艺术。东方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三宅一生独有的褶皱和One piece重新诠释了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让穿着者真正参与到服装的设计之中: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黑色的宽松的、不对称的、无性别特征的服装颠覆了西方人对服装的传统审美观念。当西方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从上至下的立体裁剪时,山本则以两维的直线出发,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这些不规则的形式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却显得自然流畅,让人体更加自由。日本服装设计师在东西方不同的审美之间寻求平衡点,将东方文化特质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
2.用“退一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事物,包括灵感来源的重新审视,设计手法的重新审视等。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一件T恤,一个茶缸、一个旧物件,这些最常见的物品总是可以让设计师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发现存在的“亲和性”,并“发现新的味道,发掘出新的可能性”。这里不用纠结文化冲突的问题,只需要从身边的素材、解构、功能人手。因为这些物件本身就充满着本土文化和生活气息,比如一些旧衣的改造,虽然看起来不象高级时装那么精致,但却是最走心的设计。生活中的必需品不需要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已经不再是设计,而是一份“用心”了。在许多独立设计师的小工作室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小品。这些自内而外的不加修饰之技,忠于本质的意念,形成特有的、不对称的、简单、朴素的自然美学,很多解构风格的衣服虽然看起来结构复杂变化,但在廓型,材质、色彩上的选择上保持了简素的风格特征,可见简素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简单,同样可以达到多层次的视觉感官。国内如素然、茶缸、less、没边等品牌就属于这样简素抱朴的设计定位:
3.作品的完成度上:残缺、毛边,撕裂、服装的内部解构外露、笨重的手工针脚等设计手法,如牛仔裤撕裂的口袋、膝盖、裤脚,这些残缺的意识体现在作品完成的状态上,不完美的状态也是退一步设计的体现。很多聪明的设计师都在尝试让自己设计的服装不要过于完美,适当的留白,让使用者作为造物者的一分子参与到其中。三宅一生认为他的作品是从未完成的作品,他的服装作品无论从结构的解构设计或是材质的结构设计,都体现了东方人文思想中的“残缺”意思,服装总不会呈现出一种完美的状态,每件服装都具备自己的生命,因人而异,赋予服装生命的就是穿着者本身,服装的最终成型状态要依靠穿着者去完成:川久保玲秉承“体形造就服装,服装改变形体,夸张的肩部设计,故意外露的线头、反常规的服装比例,甚至裁剪时故意不减去多余的面料,而是让其随意地披落,让服装呈现自然,原始地轻松状态。这种富有东方哲学地审美意识体现在服装上的非对称性和破碎的缺陷感,将西方对人体曲线的追求和东方的内敛性格进行了有机结合;
4.设计概念的“退一步”,无印良品的主要特征包括:设计简洁、淡化品牌、高冷文艺,禁欲主义,忽略身体线条,与环境低调相容,颜色黑、白、灰,材质棉、麻、羊毛等,这种“不追求”最好,正是“这样就好”的态度道出了物品的最高境界,人们须臾不能离开,却感觉不到其存在,即‘隐身、‘贴切、‘知心。虽然No Logo的无印作为强大的Logo在中国被错位的消费,但它的设计特征蕴含了节制、理性、让步……是退一步设计的代表性品牌:中国的马可,其创立的“无用” “衣以载道,无用之用”概念“希望让服装回归到它原本的朴素魅力中,让人们被过分刺激的感官恢复对细微末节的敏感,也可以说是退一步思维最典型的诠释。
二、“违和感”
什么是违和感?违反和谐的感觉,即:不和谐的感觉。汉焦赣《易林·屯之泰》:“调摄违和,阴阳颠倒。”因此“违和感“就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件有关联的事物或周围的环境对比后所产生的不适应、不协调,而感到无法融入其中,进而产生的一种疏离感。比如“Thin Black Lines Chair”这张椅子(图2)完全由一根根黑色平行的直线弯曲排列而成,立体化之后,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二次元的东西还是三次元的,此为“违和感”的一种。再比如平面二维空间向三维转换,或明明是三维空间却显示二维的错觉。
二维结构到三维结构,结构方式变了,看起来这好像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实质上体现的却是一种文化。在这个结构变化中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说到服装的二维、三维的问题,就要简单回顾一下二维向三维转变的历史了,早期西方的服装与东方一样也是二维结构的,前后衣片相连,衣身与衣袖相连,肩袖平直,属于直线裁剪方式,三维结构方式起源于西方的13世纪,服装在裁减上有了新的突破,有了前、后、侧的概念。通过省道和加片处理,使服装进入了三维结构的时代。比如中世纪的丘尼克(tunic)应该算是衬衫的雏形。设计的原理一是面料的零浪费,二是结构基于矩形。在下摆做插片最为普遍,其次是腋下和裤裆,以及紧身裤脚踝处,总之凡是身体转折部位,皆可以接入插片(图3)。甚至,连颈部也不例外。如这件13世纪法王路易九世内穿的“tunlc”,以矩形为依据裁剪大身,利用剩余面料分配衣袖与下摆插片。领口及插片拼合处,皆以废弃布料裁成布条缘边。插片的使用东西方服装结构的方式走向了各自的方向。中国服装持续二维结构走到30年代,典型的案例当然是旗袍。西方的三维结构这一基本方式则一直沿用至今,他们强调雕琢服装的立体空间效果,忽略人体本身,服装虽然依照人体的曲线走势,但真正的目的却是表现穿着时的塑形感,人体反而是为了服装而存在(图4)。
2D元素是抽象的美孥。东方人制衣时通常从平面开始,并非立体剪裁:三宅一生力图设计国际化的服饰,但其仍是由平面开始。右图是韩国时装艺术家郑贤老师的作品,利用视觉的错觉由2D向3D转换,同样也是建立在二维结构上。
服装结构设计,并非只是为单纯实现服装造型而服务,它完全可以成为服装设计的灵感之源,甚至有可能颠覆设计环节的先后顺序,实现“结构先行”。这种思维也成就了很多解构主义大师;东方的川久保玲就是坚持从零出发,用解构的理念,破坏的表现手法去研究服装结构,达到三维结构的实体追求和形体二维结构的虚空状态。
运用违和感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时候,会出现明明本来是a,确感觉像b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设计了b,因为b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想象出来的。
这种设计方式和利用虚实空间的原理有些相似:服装中有很多充满违和感的设计,(图5)是鬼才二人组Viktor·Horsting和Rolf·Snoeren利用这种虚实空间的错觉创作出这样似有非有的视错觉。
设计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对“退一步思考”和“违和感”应用的浅析主旨只是希望用一种简单朴素、安静的语言真实的表达内心。当然很多跨界的设计方法是有共同的设计规律的,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达,任何离开了根茎的设计是不会再生的。只想说当我们才思枯竭,无处寻找灵感来源时尝试退一步回到原点,反思这个设计过度的时代,寻找设计的本质,或降低分贝去设计,由内向外看世界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不太用力的方法。“朴素不会在奢华面前感到自卑,因为朴素所隐含的知性和感性,自有它自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