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氤梦——刘墉艺术展”首次亮相北京
2015-10-1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2015年5月1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北京画院美术馆主办的“水云氤梦·刘墉艺术展”亮相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墉近60幅绘画作品及历年出版的中英文著作数十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刘墉》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墉图文集《不疯魔,不成活》也在14日下午开幕式中推出,后者的版税全部捐给公益团体。这也是刘墉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
刘墉集作家、电视主播、新闻记者、演说家、教育家等于一身,其画家的身份却鲜有人知。其实,刘墉是美术科班出身,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他1972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23岁即应邀亚细亚现代美展,29岁应聘为美国维州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31岁成为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他师从黄君璧,不仅对传统绘画有深入揣摩体悟.而且能跳出传统藩篱,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在绘画领域,刘墉同样体现出一种“多重身份”。他不仅画人物、画山水,还画花鸟、画风情。这些作品折射出他由诸多情感汇成的生命记忆,展现了其经由传统文化的积淀所汇成的诗意境界。他的作品气势宏大,信息量丰富,有的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展开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画卷,抒发怀旧的感伤与浓郁的乡愁,有的则注重凭吊历史、慨叹时空,表现人在历史时空交错中的孤寂与悲怆之情。通过此次展览,大陆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刘墉作为画家的艺术造诣。刘墉的山水画,融合了没骨花鸟的笔触,独创没骨皴法,最擅描绘空气氛围的丰富色韵,又以他独有的“喷染皴擦法”创造阴阳立体的梦幻情境,而有“梦山水( Dreamscape)”之称。至于他的花乌画,非但能表现物态、物形与物理,更能由 “移情入物”达到“物我两忘”,于静态中散发飞舞灵动之美。而被国立艺专前任校长张隆延评为“时有过于恽寿平”。正因此,刘墉成为当代极少数能经常进入苏富比(Sotheby's)国际拍卖的国画家。
在美术理论家郎绍君眼里,精神上的怀旧和好奇,是此次刘墉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刘墉祖籍北京,生于台湾,及长移美。久居海外,自然产生怀乡情怀。而从刘墉的作品中,让人想到两岸文化交流既相通又相隔的现象。一方面,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另一方面,是百年分裂造成的历史、文化断裂和认同困境。 “他的绘画能使我们会心会意,也正因为它们是两岸历史文化链条上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