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新的团队,运营人员该干嘛?

2015-10-10刘芝亮

销售与管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干系岗位阶段

刘芝亮

不会数据分析的营销策划,不是好产品运营。

最近经常有一些朋友,尤其是第一次跳槽做运营的朋友,很纠结。大家聊天的时候或迷茫或吐槽着新团队的种种。

首先,大家为什么会纠结和迷茫?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主要包括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这个岗位是个坑。坑有好几种:

新老板怀揣创业情怀,抱着节约成本的想法,觉得运营岗位不需要在产品研发阶段就招聘。于是乎,很多运营人员刚到位,面临的就是产品正在上线。导致运营既得熟悉产品,又得做专题和活动,一来没有章法,二来产出的质量也会略显不足。

原本这个岗位上有人,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职了。这个时候你要打个问号了。一般情况下,工作顺心、成果突出的阶段,运营是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的,不会选择离职的。

新团队对运营岗位的职责和定位界定不清楚。

运营的工作本来就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工作,很多公司对运营的职责界定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也有很多公司很理想化地增加了一些与运营有重合的职能,比如客服、市场等,而这些团队之间的职责和协同都没有很好地配置和协调清楚,这就导致大家夹在中间非常尴尬,更多的时候是在内耗和扯皮。

另外一方面就是对运营的定位。很多老板都会说“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对运营的定位和态度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面判断出来:他每天和运营人员有多少时间呆在一起?结果不言而喻。

运营人员自身的“专业”态度导致。

很多第一次跳槽的运营,在原单位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便想当然地认为还是应该做原来那一摊事,便开始朝着高绩效拼命。

怎么会还是那摊子事儿?

·老板不一样了,他的能力、对产品的规划、管理风格都变了。

·团队不一样了,结构、人数以及每个人的能力和性格都变了。

·产品不一样了,行业、产品阶段、目标用户等等都变了。

所以,还是不要太想当然地就进入角色,先和导演以及其他演员对对剧本再说吧。

对“新进社员”,我个人建议先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我的工作是什么?

·关键干系人有哪些?

·我的武器有哪些?攻击力如何?

有一句话叫做:“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对的事情,只会越做越错”。

当你刚进这个团队,还什么情况都不了解,什么人都没聊过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完成其他人给你的任务和需求。问题太多,壮士需冷静啊!

第一步:了解工作信息。

1.行业情况如何?产品阶段如何?

2.用户状态如何?

3.数据状态如何?

4.团队处于什么阶段?

5.关键链上哪些环节薄弱?

6.各组间配合度如何?

7.坑在哪儿?

8.与产品、开发、UI、市场等部门的交互模板和流程有哪些?

9.工作目标是什么?

当你了解完这些事儿之后,基本上对你的工作内容有个六七分的了解了。

第二步,了解关键干系人。

1.汇报人是谁?影响力多大?是否正面?管理风格什么样?

2.上下游干系人是谁?合作方式什么样?

3.预算审批人是谁?什么管理风格?

4.方案审批流程如何?各节点干系人的关注点在哪儿?

总而言之,你要了解周围人(尤其是关键人)对你的需求以及他们的风格特点,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协调好各方需求的同时把握运营的节奏。

第三步,了解自己的武器装备,

武器分为2种,攻击型和防御型:

1.攻击型:有哪些推广渠道、既有推广形式?哪些品牌合作?都处于什么阶段?效果如何?

2.防御型:用户触点有哪些?核心触点在哪儿?互动效果如何?如果出现交易故障,安抚手段有哪些?

好了,基本上的信息都了解清楚了,下一步就要结合这些问题的答案,梳理清楚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了。最后给大家一句个人的建议,运营是个很繁杂的工作,时不时的请跳出来审视一下,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哦!

猜你喜欢

干系岗位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PPP项目的干系人识别及其分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探究项目干系人的管理实践
中央空调产品研发项目中的干系人技术应用研究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