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庸人领导日本走向疯狂
2015-10-10□王昱
□ 王 昱
东条英机:庸人领导日本走向疯狂
□ 王昱
东条英机自杀未遂
选个庸人当罪魁
东条英机,1915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1937年3月出任关东军参谋长,1940年7月任陆军大臣,1941年10月任日本首相,任内参与策划珍珠港事件,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因此成为二战后东京审判中被美国人选定的首席战犯。
2005年,日本战败60周年之际,日本右翼的旗帜性人物石原慎太郎发表“纪念文章”,要求将东条英机的牌位移出靖国神社。当然,石原这么说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而是觉得东条“死没死相”,有辱“皇国”尊严: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面对美军的逮捕,身为首席战犯的东条英机曾在慌乱中掏枪自杀。然而,东条挑了一支很难打死人的柯尔特袖珍手枪,身为军人的他竟然没打中自己的心脏,结果前来逮捕他的美军士兵看到的是一个正疼得在地上打滚、啼哭的小老头。
东条英机在勇气上不符合日本右翼的“武士道”精神,智商又如何呢?也不咋地。他的大学校友兼同僚、曾经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曾经在战后受审时十分辛辣地损他:“(东条)顶多能当上等兵。能管好仓库里的20挺机枪,但多于20挺就很难说了……东条能不厌其烦地把所有东西全部记在笔记本上,但如何运用这些笔记就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总而言之,他就是个庸人。
日本首相扒垃圾
当然,好歹是当过日本首相的人,要说东条英机没一点过人之处也不对。摊开东条的生平一看,此人身上唯一值得一说的“优点”就是死板。
有关东条英机的行迹有许多小段子。比如东条走到哪里都必备一个小笔记本,将一切看到的、想到的东西都记在上面。晚上再将笔记分类,梳理出哪些事情是正在做的,哪些事情已经结束,何事需要向上级汇报、何事需要向下级训示。
这种搞笑的死板气质,在东条荣升首相后变本加厉。面对日本二战后期资源紧缺的困局,东条英机曾经提出过一个反对奢侈的口号,号召日本人民“勒紧裤腰带搞侵略”。为了监督该运动的执行,首相大人不辞劳苦,经常下班后跑到居民区去扒垃圾箱,以便抽查是否有人违反了吃肉的规定。
像东条这样一个死板的人,可能会成为某种罪恶最忠实的执行者,但若说他能凭空创造出某种罪恶,实在是有点“抬举”他。
在这一点上,主持战后审判的美国人始终没搞明白。在东京审判中,美国检方一直坚持将东条想象成一个希特勒式的人物,认为赞成其观点的就是法西斯分子,而如果反对其观点,那就是“反战人士”。这导致跟东条英机交恶的日军军官基本都逃过一劫。后来连石原莞尔对这一甄别制度都看不下去了,禁不住吐槽说:“东条是没有自己的意见的人,和没有意见的人怎么可能发生意见对立?”
美国人显然听不懂石原莞尔的话: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国运托付给一个“没有自己意见的人”呢?更何况,这个“没有自己意见的人”居然还替日本做了史上最大的一个决定——向比其强大数倍的美国开战,带领这个国家走向了毁灭?
首席战犯也“拼爹”
东条英机能以如此平庸的资质荣膺首席战犯的“大任”,很大程度上是他爹悉心培养的结果。
东条英机的老爹叫东条英教,是日本陆军大学首届毕业生中的成绩第一名。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很舍得在军队建设上使用顶尖人才。当时,日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而又严格的军事人才选拔制度,天资聪颖的孩子往往从小就被选拔出来,一路过关斩将,经历陆军幼校、陆军士官学校,最终考入日本陆军大学。在这所已经精英云集的学校里,日本人还要进行再次选拔,毕业成绩排前六名的学生可获得天皇御赐配刀,因此也叫“军刀组”,首席毕业生更是享有在天皇面前演讲的殊荣。东条英机他老爹就是全日本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人。
遗憾的是,东条英教这个人读书虽然好,却眼高手低,还处处受到当时军界权势熏天的“长洲藩”势力的排挤和打压,军旅生涯一直不得志,早早便以中将军衔退居预备役,于是不得不把毕生未酬的壮志寄托在他儿子身上。更遗憾的是,东条英教的高智商似乎没有遗传到儿子身上,东条英机整整考了三次才被陆军大学录取——据说还是看在他爹的份上,校方拉不下面子才破格录取的。
这样一个爹和这样一个儿子的关系当然可想而知。东条英机被硬生生教导成了一个呆板、生硬的复制品,他的头脑中已经塞满了他父亲未竟的迷梦。
“精英们”绑架国家
以“军刀组”为核心的日本陆大毕业生们,虽然是全日本捧着的精英,却有个软肋:这帮人从小就生长在军校的封闭环境中,普通的民众在想什么,政治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根本就搞不清楚,也压根儿就没想搞清。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逻辑是落后就要挨打,强权即是真理。
当然,这套理论在19世纪末还是蛮吃得开的。但到了一战结束后,世道就变了。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
但是,面对“偃武修文”的大好形势,那帮陆军大学的毕业生又跳出来高声反对。当时的日本军人日子确实不好过,经济大萧条,大裁军,一个接着一个。最好的学生不报考军校了,军人下馆子吃饭不给打折了,甚至连坐公交车还得见个人就让座。这让当年的天之骄子们很是受不了,他们痛定思痛之后,决定闭起眼,继续按着当年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玩下去。
于是,以陆大毕业生为核心的右翼军官社团成堆地冒了出来,什么“樱会”、“一夕会”。大家把在陆大学过的那套陈旧思路拿出来,对着已经变换的国际形势瞎分析一通。而这时东条英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虽然他脑子笨,但笔记记得好啊!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进行推演,最蠢的那个人往往会走得最远,因为他总是最后才发现自己错了。东条英机就这么随着他的团体,在荒谬的坚持中一步步攫取了日本的核心权力,并把这个国家拖入了战争深渊。
有关东条英机“上位”的临门一脚非常有戏剧性。1941年7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近卫内阁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主题是讨论面对美国的最后通牒,到底是悬崖勒马还是硬着头皮开战。据说,当时会场上曾出现过长达数分钟之久的冷场——所有人都知道对美宣战是找死,但说投降又不敢担责任。
在令人尴尬的冷场中,大家看到已经担任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站起来,掏出他那个招牌式的小笔记本,抑扬顿挫地朗诵起了“皇国至此已无退路,陆军已下定决心奋战到底”。
这次朗诵,坐实了东条英机的战犯地位,注定了旧日本的灭亡。
后来日本学者考证说,这稿子其实是东条的参谋们事先准备的,根本就没考虑到当天会议上要做如此重要的决断,只是想照例喊一下口号。
但不管怎么说,时任首相的近卫文磨顿时了然——顶缸的总算来了。于是数月后,近卫内阁总辞职,东条英机成为首相,又过了数月,日本空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
(摘自《老年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