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心理测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5-10-09娄骥卢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10期

娄骥卢莎

摘要由于量表的整体性、测评时间过长、测评理论的局限性等因素,传统的测评方式的精确性和效率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大规模心理测评中已被逐步淘汰。研发精确、高效的测评工具已成为大规模心理测评的当务之急。通过以维度为单位组成测评问卷、应用IRT理论筛选高质量的测评题目、采用CAT的测评方法等途径对测评工具进行更新,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评效率。

关键词大规模心理测评;传统测评的局限;高质量题目;测评方法

分类号B841

1大规模心理测评适应现代测评的发展需求

随着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心理学的两大分支: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在国内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心理测评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心理测评和辅助心理咨询两方面。大规模心理测评是对数千人、数万人进行的心理测评,主要应用于心理健康管理和人才管理两个领域,例如,心理健康管理领域的学校心理普查、企业和医院的心理体检等方面;人才管理领域的人才选拨、人才晋升、特定人群的素质测评等方面。

1.1全方位、多特质的心理测评

根据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个体的心理素质包括可观察的 “冰山以上部分”,也就是外显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深藏内隐的“冰山以下部分”,也就是个体的动机、个性特点、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等。冰山以上的部分可通过技能测评等方式进行了解,而冰山以下的部分则需要借助心理测评工具。冰山以下的部分比冰山以上外显行为包含的内容更广。在大规模心理测评时,往往涉及关于个体整体心理状态的全面测评。心理健康管理一般包括基本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个性态度、社会归属性、职业活力、压力应对方式等多个方面;人才管理一般包括个体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岗位胜任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态度、职业兴趣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又可细化为更加具体的维度,例如,每个人从事某个职业的动机是不同的,包括追求成就、社会地位、管理支配、经济报酬、智力挖掘、人际关系、稳定等。可见,在大规模心理测评中,往往需要对人的很多特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1.2心理测评的精确性

对上千人、上万人进行大规模心理测评时,施测者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解受测者,因此测评应该精确地估计出受测者的特质,同时要能够很好地识别无效作答、随意作答、虚假作答等情况,以保证不会影响整体测评结果。另外,在整个施测过程中要减小误差,受测者疲劳、测评程序不稳定等情况都会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此时我们就很难评估受测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可见,大规模心理测评的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研究者在开发高质量的施测题目、筛选有针对性的维度、严格控制整体施测流程等方面加以控制。

面对大规模的施测样本,需要降低测评系统题目的曝光率,呈现给每个受测者的题目是不同的,一方面避免受测者传播题目的作弊行为,另一方面保护测评系统的可持续使用。

1.3心理测评的施测过程方便快捷

在大规模心理测评中,受测者往往来自全国各地,有时很难集中施测,因此互联网是进行大规模心理测评的有利方式,它不会受到地域、施测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另外,针对儿童的测评可借助计算机的方式实现文字、语音、图画、录像等多种方式的结合,生动有趣的测评方式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此外,统一的说明语、演示流程、施测流程等能够很好地消除主试对儿童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小测评误差,提高测评结果的精确性。

2大规模心理测评的现状

目前关于大规模心理测评的需求有很多,但是其理论基础、实现方式等方面有诸多的局限性,阻碍了大规模测评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0期 (总第26期)

娄骥卢莎大规模心理测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心理测评的效率较低

在进行大规模心理测评时往往要对受测者施测多套经典量表,以全面评估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但此种情况存在诸多的弊端:

第一,在使用多套量表施测的情况下,受测者必须完成每个量表的所有题目之后才可对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题目的曝光率很高,而且不同量表的评价标准不一,量表之间不能比较;

第二,多套量表施测则意味着题量大、作答时间长,受测者往往会因此出现不良情绪,影响作答效率。宽窄网①

的研究人员曾对三万人的施测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约在测评进行20分钟时,15%的受测者会出现疲劳、烦躁等不良情绪,测评进行30分钟时,24%的受测者会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出现随意作答、不作答等情况,造成测评效率低。

① 宽窄网: 北京辅仁淑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心理测评产品, 上线时间为2012年。

另外,多套量表施测有时会有部分维度重复,甚至存在不需要施测的维度,造成测评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增加后期数据录入和整理的工作量。

2.2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经典量表按照固定的顺序施测、综合所有的题目得出常模和评价,其理论基础为经典测量理论(CTT)。其假设包括:个体的心理特征具有稳定不变性,每个个体做测评时的误差都是随机的,测评分数就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测评误差之和,因此测量的目的在于减少测量误差,进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出个体的心理特征值。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建立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用来评价测评量表的质量。

CTT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受测者的能力是单纯通过得分的累加得出的,而没有考虑题目难度、区分度等因素;测量不精确,因为每个人的测评误差大小不一,其测量的精确性有待提高;测量统计指标的制定依赖抽样的变动,抽样偏差、抽样样本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测评的指标;受测者的能力与难度指标含义不同,无法相互解释;量表以固定的题目和顺序呈现,计分方式不统一,因此非同一份量表的受测者无法比较。CTT理论的种种局限导致测评量表的精确性、测评效率很容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