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

2015-10-09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法库县村支书点儿

李胜基

在沈阳市法库县双台子乡侯家堡村,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袁桂竼,村民众口一词地夸赞:“要是没有袁大姐这么多年的忙活,俺村决不可能变得这么好!”未见其人,先闻赞语。记者带着好奇,采访了这位令人信服的“袁大姐”。

女支书的大作为

袁桂竼如今已年逾六十了,但从她的话语中丝毫觉察不到年老体衰的感觉,却能发现一种二三十岁年轻人才有的敏捷思维和干事创业的冲劲儿。“想当年,我们村那叫一个穷啊,小伙子都娶不上媳妇,瓜菜吃不了都烂了,只能扔掉沤粪。我就一门心思发动大家建大棚脱贫致富,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不好听的话儿没少听,总算让大家统一了认识,成功流转了土地。那时候建大棚没钱雇工,我就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跑到村部,用大喇叭把大家伙儿喊起来,利用早上早起那点时间,‘逼着大家把棚整齐划一地建起来了。村里的人当时都管我叫‘袁扒皮。只要大家能富起来,管我叫啥都行……”

一组对比数据足以说明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侯家堡村有1090口人,耕地面积6332亩,过去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年人均收入仅有两三千元。而今,侯家堡村以冷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更是远近闻名,成为沈阳市“农民收入20强村”“新农村示范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777元,设施农业面积示范区达到5000亩的规模,还培养出多个到周边发展设施农业的生产大户,家里没有小汽车的农户在村里已是少数。“目前,我们在品种、技术方面都上了新台阶,正计划申报商标品牌,走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路子,让大家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袁桂竼是巾帼不让须眉,信心满满。

当村民心中最想要的村支书

今年,已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等称号的袁桂竼,又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这一殊荣。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却不知藏着袁桂竼多少鲜为人知的辛酸与不易。“农民靠天吃饭不容易,碰上大风灾害,就更不容易了。有一年,一场大风把大棚全吹散了,路边的树上挂的都是白塑料,我那眼泪呀,哗哗地淌,不停歇地帮棚户自救,两天没吃饭都不觉得饿。家里人都跟我急眼了,不单是因为我干起活来不要命,还因为自家的棚也全废了,而我撂在一旁不管专管别人家的。一次,由于心急火燎,骑摩托车不小心摔倒了,我在地上滚出好几米远,胳膊摔骨裂了,缠上绷带开完药,一只手扶把骑摩托车又赶回工地继续干,一天也没休息,愣是领着大家建起了上千个大棚……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后悔。我老伴有工资,俺家损失点儿也不至于吃不上喝不上,可有的村民家要是受到损失了,那就真可能揭不开锅。大家信任我,选我当村支书,我就决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发生在袁桂竼身上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记者除了钦佩,还是钦佩,而袁桂竼却对村民们和记者的夸赞“不感冒”:“我们当村干部的,忙点儿累点儿都正常,这都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我们除了服务,还是服务,要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

2008年,法库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为民服务新机制。本来就热心肠的袁桂竼,其实早就是村民大事小情“缺她不行”的“万事通”,现在有了代理员这个“正规身份”,就更成了大家依靠的“顶梁柱”。全村316户,没有一家是她没有亲自上门走访过的,没有一件事是她听后立马摇头说“不”字的。为了乡亲父老的事,镇里、县里、市里,袁桂竼不知疲倦地奔波着,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里的活儿就更没时间干了,甚至碰到谁家有困难了立马自掏腰包帮助解燃眉之急,连欠条都不要……用袁桂竼老伴儿的话说,就是:“她不是俺家的,是大家的!”而村民们对袁桂竼的评价则是:“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想要的村支书!”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库县村支书点儿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让善良打点儿折扣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智救小鸭
村支书
点儿变魔术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续写《坐井观天》
高三的笑脸
你那点儿拼,真的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