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与典籍翻译中文化内涵的理解
2015-10-09陈楠
【摘要】我国各朝各代的大量典籍留存至今,但其原有意义当下已很难准确把握。训诂作为准确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把握典籍的真实意义,应以人为本,以意义为准,以发展眼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典籍的准确理解和翻译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训诂 语内翻译 典籍理解
一、训诂小议
语内翻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即准确理解典籍的意义,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可以根据语言、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把典籍原有的意义用适合当代人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期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训诂发挥了关键作用。注疏传统典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者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专门研究如何注疏古代典籍的学问就是训诂。训诂主要有三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三种方法都是辨析古字、词,解释典籍文意的重要手段,可说是训诂学的核心。训诂可以依靠查阅专业字典、辞书,同时也可通过搜集、归纳、对比等方式,参照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典籍中的注释,以找出相对确切的意义。训诂工具书大都是训者凭借自身所学,结合当时环境做出的个别分析,含有很大感性成份,其结论及对典籍整体意义的解释,很大程度上也带有训者自身的特点、标记。如清戴东原戴所著《孟子字义疏证》,虽然是以训诂的形式对《孟子》的注疏,但就其内容而言,更是个人哲学思想的表达。
二、训诂与理解
1.帮助确认古字、词、句的真正意义。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中的字、词和句法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理解典籍需要动态的、历时的分析。训诂能够帮助分析语言、文化的变化规律,对典籍中字、词、句的含意做出比较可信的解释。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若将“甘其食,美其服”解释为:“吃得好,穿得漂亮”,则与老子“简朴而美好”的主张大相径庭。结合古代“意动”用法的知识,应理解为“以自己所吃的为香甜,以自己所穿的为漂亮”。
2.帮助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由于年代久远,典籍中很多字、词的意思在现在会有很大变化。训诂可以帮助我们对典籍的意义进行独立的研究,在“信”的基础上做出判断,避免盲从。典籍意义的解释,一般会有“主流”的意见,但“主流”并不能保证“正确”。因此,在训诂基础之上的理解,只应有角度的不同,而不应有“优、劣、对、错”之分。如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解,“朋”字的解释为:“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此处“朋”字按王力的解释,应为“classmate”或“schoolmate”,而不是“friend”,但现行《论语》英译,多以后者譯“朋”字。
3.帮助深入理解、整理典籍。训诂通过对语言、文字历时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找到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规律,明白一个字、词或句子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透过表面的变化,看清变化背后的理据和方式,由浅入深地理解典籍真正的意义。这一点不仅对于典籍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典籍的校勘、整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语内翻译
语内翻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字义层面。把“字”放在语言背景中理解。例如“道”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道”意为“治理”,也作“导”;“……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道”意为“道理、道德,或为人处世的方法”;“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朱熹),“道”也可以理解为行为方式,但更多的是含有贬义的“无道”之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此“道”字可含义最少(道即无),也是含义最多(道生万物)。这些句中的“道”字的理解,都要在训诂的框架中进行。
2.句法层面。古今句法不同,主要体现在字序及其与其他字的关系方面。例如否定句中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则要放在动词之前,“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句中“毋”,“不”均表示否定,宾语“吾”都放在了“以”和“知”的前面,因此要理解典籍,古文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3.文化层面。训诂可用帮助扫除语言障碍,促进现代文化与古代的文化交融。例如《论语》,为记载孔子思想的典籍著作,由孔门弟子编纂成集,其中记录了孔子对周朝礼制传统,对封建贵族教育基础,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记载了孔子在处理这些方面问题是的态度——“述而不作”,或“以述代作”。
四、结语
翻译典籍,理解为本。知其所言,才能转述其意。在训诂的帮助之下,理解典籍意义并非绝无可能,但应以人为本,以意义为准,以发展、历时的眼光,发掘典籍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信息,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对典籍语内翻译的过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学[M].中华书局,2005.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11.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南省社科项目《基于文化视角的话语意义生成与理解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YY009。
作者简介:陈楠,(1979-),男,汉族,籍贯安阳人,现为河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