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5-10-09徐丽丽
【摘要】英语导游词教学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笔者试以《山西英语导游》一书相关内容为例,探讨情境教学法及其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从中摸索出英语导游词的语言特点和教学规律,最终服务于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英语导游词 应用
一、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特定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等有关因素。具体可分为三类:真实的情境,指人们周围现实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想象的情境,指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许多媒介物载体以传播信息,进行相互的影响;暗含的情境,指他人及其行为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性的意义”。 按照上述解释,教学实践活动必然也涉及到相关的情境,情境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外教育史上有关情境教育的论述并不鲜见,但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教学过程必须要创设情境,应该根据教学情境来确立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利用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这为情境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989年Brown,Collin和 Duguid在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中提出了情境教学这个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情境教学就伴随着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我国,较早提出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随后,情境教学也被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情境教学”的概念做出了界定。马晓云认为:“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师生交流信息,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李爱华则认为:“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教育者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利用具体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描述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有效地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学运用多媒体呈现图片,播放视频,实施角色扮演和实地观光等多种途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鼓励引导其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英语导游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在旅游过程中,境外游客主要靠导游的讲解来认识和了解目的国的风土人情。通过导游对景区景观形象的阐述,使游客们欣赏景区的景观和人文特点,使景区的美景与游客的感受相融合、统一。导游英语是旅游英语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导游词教学是导游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内容。英语导游词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欢迎词、景点介绍、欢送词。其中,欢迎词和欢送词因为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对于學生来说比较简单;景点介绍因涉及到很多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当前,教师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翻译法,上课时只是将景区的英文介绍逐句翻译成汉语,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景区内容,课后要求学生强行记忆英文导游词,因此,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学习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讲解导游词时,因对景点相关的文化认识不全,再加上专业知识匮乏,往往不能流利地复述所学内容。
英语导游词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与国外游客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场合和情境中,能流利地进行现场英文讲解。试想,在教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灌输式课堂,学生的交际能力谈何提高?因此,导游词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生生交际互动的课堂,是学生走向实际工作的练兵场,教师应以此为目标,将课程设置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即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导游讲解实景,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各项任务,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熟悉工作场景。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将课堂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有目的地展开活动,有利于学生从有声、有形、有情、有意的语言和情景中获取信息,从不断变幻的情境中发展语言的交际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记忆。英语导游词中涉及到很多专业词汇和术语,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因为这些专业词汇和术语恰恰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对国外游客了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山西英语导游》一书中有关应县木塔这一景点介绍的导游词,涉及到很多佛教和建筑方面的专业词汇,如Sakyamuni(释迦牟尼),Buddhism(佛教),Buddha(佛像),stupa(舍利塔),Pagoda(宝塔),Octagonal(八边形的),Pavilion(阁),terrace(平台),veranda(走廊),tower(塔),double eaves(重檐),cylindrical structure(圆柱体结构),balcony(阳台),pillar(台柱)caisson(藻井),bracket(支架),flower-like bracket(华拱)……学生在看到这些单词时,往往是一头雾水,在模拟讲解中,往往卡在这些词汇上,影响流利顺畅的表达。究其原因,是对相关文化知识了解不够,所以对这些词汇认识不深,难以理解并熟记。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网络收集反映词汇表达内容的图片,在讲解单词时,利用多媒体呈现这些图片,这样焕发了学生的情感参与,达到了理解并记忆的效果。如在解读Pagoda这一单词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呈现中外各种不同形式的塔,通过对比,学生加深了记忆。
2.利用视频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典故传说的认知。典故传说是导游词中的重要内容。景点,尤其是人文景观,因其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其传承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这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收获的重要内容。但要讲好这些典故传说,讲解者首先要对此了然于胸。如《山西英语导游》中有关普救寺的导游词中,就有张生和崔莺莺的典故传说。故事很长,在整个导游词中所占篇幅较大,实践中,学生因对这一文化背景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深入,在模拟讲解中往往不能流利的表达。笔者在讲授这方面内容时,通过播放有关中文视频资料,让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讲授英文内容,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导游词实则是各景点介绍的语篇的组合,语篇是有序的整体,它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谋篇布局的。导游词中景点的介绍,通常是随着人物的移动而展开的,因此语篇的组织很多情况下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实践中,学生在模拟讲解中,往往头脑中缺乏对景点的整体认识,顾此失彼,不能全面介绍整个景点的相关内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让一名学生扮演讲解者,其他若干名学生扮演游客。制作景区幻灯片并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随着讲解顺序的展开,及时变换场景,激发讲解员对相关场景介绍的知识储备,及时把所学到的东西调动组织起来。此外,针对学生讲解过程中,上下语篇联系不畅的问题,采用问答式的角色扮演方式,由扮演游客的学生向扮演讲解者的学生提问,帮助讲解者顺利的衔接过渡。如在《山西英语导游》一书中,介绍皇城相府时,在讲解者进行总体概述,即将介绍其位置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情景模拟。
Tourists(游客):Where is the Imperial Residence of the Premier?(皇城相府座落在哪里呢?)
Guider(讲解者):This residence is located in a small village nestled in this valley,which is amidst the Taihang Mountains in southeastern Shanxi.(皇城相府座落于山西省東南部的一座小山村,这座偏僻的山村隐藏在太行山群山峻岭的峡谷之中)。
总之,英语导游词涉及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的专业词汇和信息量丰富的典故传说,并且其语篇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是按照景点顺序组织起来的,这些特点很适合设置情景,从而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在英语导游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英语导游讲解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980.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97,197.
[3]Brown.J.S,Collin.A & Duguid.P.Situated Con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1):32-34.
[4]马晓云.情景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04.
[5]李爱华.浅议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1.
作者简介:徐丽丽(1984-),女,山西朔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