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密度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

2015-10-09李宏图章钦印李德鹏周廷中熊镇贵张光松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诱蛾诱剂斜纹

李宏图,章钦印,李德鹏,周廷中,熊镇贵,张光松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 大理671000)

目前,烟草虫害的防治还是以化学手段为主,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严重影响卷烟的品质和安全性[1];而且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对害虫天敌也同样有毒性,导致农田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环境受到污染。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符合环保、健康和持续发展理念的生物防治手段在烟草病虫害治理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3]。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从而减少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等优点。专家学者们就不同性信息素与杀虫灯相结合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烟草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4-10],研发出多种昆虫信息素的缓释剂型、散发器和诱捕器,并成功地利用性诱剂直接诱杀成虫或干扰害虫交配,在烟草害虫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11]。试验针对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的主要害虫,如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等,研究不同密度性诱剂诱捕器对害虫的诱捕效果,以期为绿色烟叶生产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于2013年3~7月在衡南县向阳镇进行。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2013年12月20日播种,2014年3月11日移栽。供试的性诱剂有小地老虎性诱剂、烟青虫性诱剂和斜纹夜蛾性诱剂,均配套有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A,诱捕器0.5个/667m2;处理B,诱捕器1个/667m2;处理C,诱捕器2个/667m2;处理D,不放置诱捕器。小地老虎性诱剂于3月15日放置,烟青虫性诱剂于4月4日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于5月10日放置,按时间先后各性诱剂均放在同一诱捕器中。

1.2.2 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选择3个诱捕器调查诱虫数,每5 d 调查一次,高峰期适当增加调查次数,定期调查烟草害虫(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的虫口密度及危害株率。

1.2.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3 软件和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蛾效果的影响

2.1.1 各处理单次诱蛾量的比较 从表1 中可以看出,性诱剂放出后不久就出现了斜纹夜蛾高峰,处理A 的单次诱蛾量最多达195 头,处理B 和处理C 分别为118 和98 头,蛾峰过后诱蛾量逐渐减少。性诱剂设置密度不同,单次诱蛾量有较大的差异,放置密度越大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呈减少趋势,但是单位面积的诱蛾量还是高密度的较多。

表1 斜纹夜蛾性诱剂单次诱蛾量 (头)

2.1.2 各处理诱蛾总量的比较 由图1 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单诱捕器的诱蛾总量呈减少的趋势。处理A、B 和C 的诱蛾总量分别达790、578 和478 头,其中,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且处理A 的诱蛾总量分别比处理B 和处理C 增加了36.7%和65.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变化趋势与单诱捕器诱捕量的趋势相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呈上升趋势,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处理C 的单位面积诱蛾总量最多,达956 头/667m2,而处理A 的最少,仅395 头/667m2,比处理C 少561 头/667m2。上述结果表明,增加性诱剂的密度,会减少单诱捕器的诱蛾总量,却能增加单位面积的诱蛾总量,且单位面积诱蛾总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单诱捕器诱蛾总量。

图1 斜纹夜蛾性诱剂不同密度下诱蛾总量的比较

2.1.3 各处理虫口减退率的比较 由表2 可知,与对照相比,性诱剂处理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与处理间的差异逐渐拉大,调查第30天时,处理A、B 和C 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少26、25和25 头;但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虫口减退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均在50%以上;其中,以处理A 第25 天的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5.7%;其次为处理C 第10 天的84.2%。

表2 斜纹夜蛾性诱剂虫口减退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2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烟青虫性诱剂诱虫效果的影响

2.2.1 各处理诱虫量的比较 由表3 可知,在烤烟生育期内,烟青虫较少,虫蛾高峰出现在4月19~23日,且单次最大诱虫量为6 头。不同密度处理的单次诱蛾量差异不大,总体来讲密度越大单次诱蛾量越少。从单个诱捕器诱蛾总量来看,处理A 明显高于处理B和处理C,而换算至单位面积诱蛾量,处理C 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2.2.2 各处理虫口减退率的比较 由表4 可知,烤烟生育期内烟青虫的虫口密度较小,与对照相比,性诱剂处理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与处理间的差异逐渐拉大,调查第30 天,处理A、B和C 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少21、21 和22 头。性诱剂处理之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不大,随着性诱剂密度的增加,虫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烟青虫性诱剂设置密度大的处理虫口减退率也相对较高。

表3 烟青虫性诱剂单次诱虫量和诱虫总量 (头)

2.3 不同诱捕器放置密度对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虫效果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虫量较少,且处理间的差异较小,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性诱剂放置时间较晚,错过了蛾峰,导致结果差异不明显。

表4 烟青虫性诱剂虫口减退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表5 小地老虎性诱剂单次诱蛾量和诱蛾总量 (头)

2.4 各处理烟株受损率的比较

由图2 可知,对照的烟株受损率明显高于性诱剂处理,达到56.4%;处理A、处理B 和处理C 的烟株受损率分别为25.85%、24.3%和22.1%。增加性诱剂的设置密度,烟株受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效果不明显。

图2 各处理烟株受损率的比较

3 小结

不同密度下,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3种性诱剂的田间诱蛾(虫)效果有一定差异,表现出随着性诱剂诱捕器密度的增加,单诱捕器的诱蛾量随之减少,而单位面积的诱蛾量随之增加,且单位面积诱蛾总量增加幅度大于单诱捕器诱蛾量的减少幅度,虫口减退率和烟株受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诱蛾效果和使用成本等因素,建议烟田性诱剂诱捕器放置密度为1个/667m2。

[1]朱贤朝,王彦亭,王智发.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4.

[2]董智坚,郑新章,刘立全.烟草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2002,(12):40-41.

[3]武志杰.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导报,2001,(2):47-50.

[4]吕 涛.三种性诱剂对烟草害虫的诱捕效应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4,(1):11-14.

[5]李 丽,李永亮,胡志明,等.不同性信息素和灯具诱杀烟草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的效果和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16143-16144,16154.

[6]李振宇,谌爱东,章金明,等.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J].应用昆虫报,2011,(2):324-327.

[7]李晓婷,罗华元,陈月舞,等.不同生物防治技术对烟草烟蚜和烟青虫及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J].作物研究,2011,(4):361-365.

[8]靳爱荣,张迎然,安建会,等.皮暗斑螟性引诱剂田间防治试验效果[J].北方果树,2011,(5):6-9.

[9]李石力.烟草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引诱小地老虎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0]苏 赞,龙晓彤,胡亚杰,等.昆虫性诱剂防治烟草棉铃虫的方法及使用技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3,(6):83-84.

[11]张玉玲,朱 艰,杨 程,等.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4):81-85.

猜你喜欢

诱蛾诱剂斜纹
新衣软又暖
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
施秉县烤烟4种夜蛾科害虫的田间消长规律
性诱剂在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上的运用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清新格纹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