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法:与资本乘法
2015-10-08吴克忠
吴克忠
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新三板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2014年是新三板飞速发展的一年,试点全国扩容、做市商制度实施等政策环境的改善,使得去年一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1216家,同比增加3.4倍。进入2015年,新三板持续升温,截至8月1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合计3211家。市场人士普遍预计,2015年新三板将继续演绎空前的资本盛宴。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如何参与到新三板这块资本新热土中去呢?
大家做企业都会关心如何赚钱以及如何更多更快地赚钱。但当企业和资本市场对接以后,这个观念一定要改变。如果你是个企业家,你不能只打造一个赚钱的企业,还要打造一个值钱的企业。那么,赚钱的企业和值钱的企业有什么区别?
房地产企业很赚钱,但在资本市场却不值钱。很多贸易企业虽然赚钱,但由于交易本身不可持续,所以很多贸易企业都没有上市,并不是所有赚钱的企业都可以上市的。实际上,中国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赚的每一次钱都是一次性的,因而不能上市。
持续盈利和成长性是重点
新三板市场现在市值最高的是九鼎,接近1000亿元。像九鼎这样的以投资为持续收益的PE公司可以上市,但是房地产企业却不能直接上市。这样的企业在国外却并非按照市盈率来核算,而是按照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来算的。所以国外的房地产企业要上市得看净资产的多少,而中国却看市盈率。这就等于房地产公司建造一次房子赚了5亿元,在股票市场却翻了二三十倍,值100亿元。
但资本市场关心的是持续性的问题,盈利持续越久的企业,它的市盈率越高。所以你的公司如果想和资本市场对接,先估量一下自己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的能力吧。
新三板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是公司成长性。企业成长性的潜力大小决定了企业的值钱与否。京东上市时是亏损的企业,但当时它市值100亿美元,市场看中的正是京东良好的成长性。如果没有投资者持续的投融资,这个公司就很难生存。
市场现在有两种生存方式:一是靠盈利生存;二是靠融资生存。在微信刚出来时,很多人觉得它不赚钱,还花了不少钱,但现在却发现微信随便开放个接口都十分赚钱。所以它变成了一个高估值、低利润的企业。当一个企业家来到资本市场后,第一个要改变的观念就是如何从一个赚钱的企业转向一个值钱的企业。资本市场关心的不是你今天能赚多少钱,而是你未来能赚多少钱,赚得有多快。
成长性越快的企业市盈率越高,成长性越低的企业市盈率越低。比如一个公司每年都赚1000万元,那它值钱吗?和银行利息相比,有多少钱存进去我可以保证每年固定赚1000万元?在无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假设银行利息是10%,我们用1000万元除以10%,那就是1亿元。也就是说你去银行存1亿元,那么每年都能得到1000万元,不需要任何增长。
如果增长得快呢?那我就和银行利息再进行比较。所以资本市场关心的是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成长速度。
企业要和资本市场对接什么?
很多人上市是为了拿钱,而很多人拿到钱却不知道怎么去花。这说明商业模式出现问题了,比如没有可复制性,或者所在的市场太小。前期用钱把市场堆出来了,剩下的钱却不知道该如何用。中国很多企业上市以后,缺的不是钱,而是花钱的机会。所以,如果你现在告诉一个上市公司,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很多上市公司都会找你。去年所有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但最好过日子的就是上市公司。
现今的社会流传着三种思维:工业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和资本思维。企业想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就应该明白这三种思维的变化与意义。
工业化思维在被颠覆
工业化思维的核心是产品至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19世纪工业化时代,美国工业化思维产生的千亿级企业有14家,如宝洁、强生等。另一千亿级高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英特尔、微软、苹果等。还有就是独立于工业化之外的网络化时代,它并不服务于工业化,以人为核心,出现了谷歌、Facebook、Twitter等IT巨头。
全世界所有的商业都是按工业化思维来组成的,工业化社会经过300多年历史。中国的商业形态由生产商、渠道商、品牌商、销售商等组成。我觉得未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形式可能会发生改变。就像以前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事务为中心,未来可能是以人为中心。最大的改变在于,未来是以人的关系决定买卖关系,而不是以事务决定买卖关系。以前很多企业卖产品,并不知道要卖给谁,只要卖出去就行了。这是因为在工业化社会里关心的是产品,以产品为核心。未来社会则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确定买卖关系。
这一切都在被颠覆的社会中得到验证,我在去美国陪我孩子看电影时就有所体验。以前电影前面都有分级,比如R级,就是18岁以上才能看的,还有PG、PG-13等级别,意思是13岁以上的小孩必须在大人陪伴下才能看。
这次我们去看的电影,它说成人必须在小孩的陪同下才能观看。以前是儿童不宜,现在是成人不宜。后来我看的时候发现很多都是碎片化的画面,没有一个逻辑在里面,但小孩子看了却非常开心,每个小孩都很用心在看。这就说明人的思维在从原来的逻辑思维转变为碎片化思维,需要你不断地跳跃。如果你还非常有逻辑,在现代社会就会遇到非常大的挫折感。
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淘宝在颠覆服装业,京东在颠覆家电业,携程在颠覆酒店业。工业化思维在所有的商业形态中都在经历颠覆。比如卖酒,以前赚客户的钱,而现在上游给我120元一瓶,我也卖120元一瓶。那么我向谁收钱?第一,向上游收钱;第二,向周围邻居收钱。未来我把你收进来了,我可以向你卖其他东西。工业化思维是绝对不会这样玩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也需要被颠覆。
资本思维的核心价值最大化
资本思维的核心理念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把赚钱的企业变成值钱的企业,甚至把不赚钱的企业变成值钱的企业。
资本思维有几个误区:1. 企业有资金就可以成长做大吗?不一定。企业面对资本市场,不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而是做多少事需要多少钱。2. 好产品就可以造就好企业吗?好企业往往并不一定有最好的产品。3. 模式、技术和产品,哪个最重要?模式在短期内比技术和产品重要。企业能做多快?当产品、渠道、品牌及服务都供过于求时,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如何整合资源快速发展。4. 重资产运营和轻资产运营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矛盾体。轻资产重速度和扩张力,业务及股权价值;重资产重质量、持续力、资产价值。
以前中国工业社会就学美国,商业社会就学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商业企业,全球有3000多家店,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是美国商业化的典型,它就靠资本控制。美国总部控制着美国的企业以及全世界各国的企业,这就是靠股权、中心化控制起来的。
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是淘宝,但它没有一家店,没有一个售货员,也没有一点库存。最大的旅行社是携程,但它没有一家酒店,也没有一个服务员。最大的餐饮企业是大众点评网。以前我们买卖的是商品,未来形成的客户关系中,商品变成次要的,关系变成主要的。
我们曾经为“好想你枣”做服务,它最早在郑州卖枣,有上千种产品,枣被它挖掘到了极致。它开了上千家连锁店,现在却不知道这些店该开还是该关。第一,店开下去顾客越来越少,很多人去网上买枣了。第二,原来卖的东西不知道卖给了谁。
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原来只需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但现在却需要知道产品被卖给了谁。我们的建议是收购两个公司。首先收购卖面膜的公司,原因是80%买面膜的人都会吃枣,这两个行业的顾客重合度非常高,都是针对25~40岁的女性,先把人群进行重叠。然后收购大姨吗软件,它有4000万用户,可以针对女性的生理周期来设计相应的枣产品。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我们持续了几百年的商业形态正在发生改变。原来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
互联网思维更侧重用户需求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需求最大化。互联网时代里,规模化被颠覆,资源被碎片化。完整的资源可以切成碎片,通过网络重组;碎片的资源也可以组成规模,通过网络聚合。工业化思维下的组织化、中心化和资本化被颠覆了,而平台化、去中心化正在成为主流。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用户、平台、入口以及大数据。
相信很多人都抢过红包。微信抢红包的最大意义在于完成了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以前你能想象将一分钱转账给别人吗?现在微信红包做到了。原来理财都要5万元以上,现在这个宝那个宝让我们1元也能理财,银行的功能正在被替代。如果哪天发现工商银行的市值被哪个互联网金融机构超过了,你不要觉得奇怪,这就是一种革命。以前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划分,但现在正在发生改变。比如小米,你能准确描述它是做什么的吗?小米并非一个单纯的手机品牌,它现在也做各种各样的电器,各种各样的工业消费品。但跨界并非无边界的跨界,而是按照它上千万客户的需求打造产品。所以小米不是经营产品的公司,而是经营人的公司。
在中国A股市场上,大约只有23家市值千亿级别的大公司,这些大多数是在政府垄断行业,如金融、石油、电力、汽车等,国有四大银行总市值约3.9万亿元。而互联网让BAT三巨头也成为千亿级企业。中国企业太小,所以需要用网络的方式搭建一个平台,把这些企业连接起来。
以前我们卖电器,无论店内是1000平方米还是10000平方米,空间都是有限的,而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空间已经不再那么有地位了,因为产品经济变成了人群经济。这是一个搭平台的时代,入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很多机会。
十年一遇新三板
为什么我们把新三板称为十年一遇,因为它是一个制度性的机会。中国从1992年资本市场成立,到现在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制度性的机会从股权分制改革到创业板再到新三板。新三板和原来老三板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新三板属于证监会管理,纳入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好几年前就成立了。为什么现在会爆发出来?这是因为从前年底开始,它被纳入了证监会监管体系,逐渐和中国主流的资本市场对接起来。所以新三板不再是一个能不能上的问题,而是上市以后你该怎么操作的问题。
港股上大多数企业都是僵尸企业,2亿元以下的企业在香港基本引不起关注。因为香港太多中字头的企业,小企业没人关注。未来挂新三板,那些资产只有几百万元的企业首先要把自身打造好,别人才会关注你。我相信95%的企业都会成为被边缘化的企业,没有交易量,也没人关注。
前景不太理想,那为什么企业仍旧要上新三板?第一,你必须要早点进来;第二,你要学会运作。我相信中国大多数上主板的企业并不是企业特别好,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进入了这个市场。把新三板市场用好是中小微企业最大的机会。不是学会如何上新三板,而是学会如何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去对接资本市场。
中国企业最大的缺陷在于规模太小,所以有巨大的整合产业的需求。美国市场每个细分行业基本只剩下2~3个巨头,拥有70%~80%的市场份额。这是由不断的并购产生的。美国形成了寡头垄断,垄断是最值钱的,你可以随便定价,因为需求存在。而中国市场每个行业最大的巨头都只占有不超过1%的份额,所以中国企业的机会在于整合产业。而新三板恰恰给并购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舞台。如果没有资本市场,两个公司很难说能合并起来。所以,中国这五年时间有非常大的并购整合机会。
产业整合的目的:一是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利润;二是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市盈率。一个公司的市值由什么决定?就是利润和市盈率。
由于互联网,我们看到很多非常年轻的创业者成为亿万富翁。互联网和众筹改变了整个商业形态,规模化资源被碎片化资源所替代。我们以前在生产过程中筹集资源,现在靠众筹。以前渠道靠大规模的渠道营销,现在可以众销。说到底,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从传统工业化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最后转向资本思维。因为你真正要追求的是你作为股东和投资者的价值最大化。这样你才能融到资,才能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