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提全球性方案

2015-10-08蒋涛徐方清郭金超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达沃斯李克强装备

蒋涛+徐方清+郭金超

“达沃斯曾经是治疗肺病的疗养地,因为盘尼西林的发明而转型。时至今日,达沃斯已经成为‘头脑风暴的智力中心。我们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国际局势的新的挑战。”在年初赴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门见山地为世界经济开出了“药方”。

时隔半年多, 9月10日,李克强在大连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对“药方”做出了更加明确的阐释,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全球性方案,即:推动全球经济重回健康增长轨道,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这就需要各国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合作。

刚刚出席了大连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政府力推的“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被赋予复苏全球经济“新动能”的使命,与国际产能合作铺就的各方合作“新路径”在思路上一脉相承。

美国《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班安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提到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浪潮,以及中国东北一家机床厂的数字化改造,这些都是提升劳动生产力的措施。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从旧模式转向新的增长方式,并将以“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等方式拥抱国际市场,加大改革步伐,这是世界共同发展的机遇。

合作大于竞争

中国如今已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目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2015年4月3日,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李克强主持会议,并在发言中做出上述表示。

有媒体称,这是我国首次在对外贸易领域提出“优进优出”的说法,也意味着这种新外贸模式将会取代旧有的“大进大出”模式。

李克强在会上提到了长期“大进大出”带来的问题:这虽然带动了国内的大量就业,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大部分利润并没有留在国内。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形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对“优进优出”,李克强也予以说明: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中国正主动利用自身产能优势,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与印尼、埃及、拉美等地的合作已取得初步进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国际产能的整体布局中,推进国际产能的第三方合作,成为李克强在大连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向全球国家发出的“邀请”。目前的国际产能合作格局中,发达国家拥有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但成套装备和产品因价格较高,销路受限;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产业产品多在低端;中国拥有的中端装备和产能性价比好,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外汇储备充裕,但产业需转型升级。

正如李克强在多个场合提出的设想:如果开展三方合作,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提供较高质量的装备和产品,降低建设成本,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的需要;也有利于各国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具体在微观上就是更多的合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也可以拓展中国市场。

在阮宗泽看来,中国扮演的角色正像是国际产能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从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技术和高端装备,与中国具备的中端装备等组合起来,以更高的性价比优势适应发展中国家需求,且提供一些融资支持。

此外,对于中国装备进一步“走出去”并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来说,眼下是一个非常好的时点。全球多个国家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纷纷出台,而且许多国家看好中国以扩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带动发展的模式,希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增长。据早前的一项统计数据,截至今年4月,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通过降息或启动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

而在一些已经在“走出去”的路途上积累了颇多经验的中资企业看来,中方所展现出的更开放和平等的姿态也是一个利好,这更加符合推动装备和产能进一步走出去的形势。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政府在用词上的变化。过去多提“过剩产能、富余产能转移”,现在变成了“产能合作”。

中远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傅承求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不论是装备走出去还是产能合作,“总的原则是要互惠互利”。不仅是用词要顾及对方的感受,在具体合作的过程中,投资的一方和被投资的一方在地位上也应是平等的,要“双方都感觉到舒适”。

中国目前已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地,初步圈定15个合作意愿较强烈、合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国家,准备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与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的国家和跨国公司合作,联合开辟第三方市场。如中国正联手法国开发第三国核电市场。

然而,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成为各方绕不开的话题。对此,李克强此次发出清晰的信号:合作大于竞争。

李克强指出,各方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间竞争,各方还应携手推进结构性改革,协力推动完善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参加此次论坛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把中国产能的比较优势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对接起来,更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化需求,实现优势互补,为世界经济挖掘新的增长动力,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

中国政府对外资的态度更积极

2015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测全球经济今年预计增长3.3%,低于该机构4月份做出的3.5%的预测值。IMF下调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是认为世界经济短期内面临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在中期内则面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放缓的风险。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近期,中国经济遭遇一些波动与挑战,尤其是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人民币贬值预期升高、出口下降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担忧。

1月13日,正在进行首次航行的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驶入德国汉堡港。

在此次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外界对中国经济风险的担忧作出回应,强调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对于有企业代表担心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会变化,李克强明确表示,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总的政策不会变,但具体政策确实在变化,而且是在向更多吸引外资、放开更宽领域的方向变化。

“这意味着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基调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也不会变,而中国政府的态度将会更加积极。”丁一凡说。

当前,中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一些跨国公司从中国“搬家”,转移到东南亚。但与此同时,丁一凡注意到,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寻求发展机会,特别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仍然是外国资本看好的市场。”

丁一凡说,在中国周边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中国最近五年来占这些国家外来投资的50%以上,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的投资也发展迅猛,大大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也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达沃斯李克强装备
港警新装备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达沃斯“危机会议”冒雪举行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2014冬季达沃斯论坛声音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