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与我国林业建设

2015-10-08潘鈜

党史文苑 2015年18期
关键词:朱德木材造林

潘鈜

[摘要]朱德从经济、政治、生态建设多方面深刻阐述了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他深入全国林业基层调查研究,为党中央的林业决策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并且明确提出发展我国林业的重要方针,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朱德林业建设方针生态文明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然没有主管经济工作,但他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没有提出过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对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的林业建设特别关心,并且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和实践。梳理这些言论和实践不仅有重要历史意义,对于落实中共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也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一、从经济、政治、生态多方面阐述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森林生态系统是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系统,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主要的生态系统,它关乎生物多样性、关乎淡水资源安全、关乎粮油食物供给、关乎应对气候变化[1]。因而森林兼有经济、生态、社会三种重要效益。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朱德对森林情有独钟,十分重视我国林业建设,对林业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森林是国家的“无尽的宝藏”,是“集资的主要来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家务”,“既可增加财富,又可美化环境,防风防旱”。1955年6月15日,朱德听取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书记乌兰夫汇报后说:这里最大的财务是木头,中国的山地比可耕田地大得多,要在山地多种树,所以全部山地都种树,就是最大的财富。有计划地大量种树,既可以改造气候,又能生产大批木材。6月21日,在与山西省和大同市负责人座谈时,他指出:森林是大“家务”,应努力搞。10月2日,在接见来京参加国庆观礼的中共四川南充地委负责人谈话时,他说:要多种树造林。1957年7月9日,在与森林工业部负责人谈话时,他说:木材是国家集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地方上财政主要来源之一,要把育林、伐木作为长久的事业。1959年2月5日,在视察广东从化时,他说:森林是重要家务,木材可以做人造纤维,要多种树,靠山吃山。1959年6月16日、25日和29日,朱德三次致信邓小平转报党中央和毛泽东,说:“森林是个无尽的宝藏。山区的生产要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主。今后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把发展森林工业和发展化学工业结合起来,做到林产综合利用。”建议“中央应确定山区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主的生产方针”[2]p1734。

朱德是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中最早提出号召全民种树的领导人。早在1952年3月5日,他就写信给周恩来,建议在清明节“动员全国党政军民都种一天树,特别是种果树。这既可以增加财富,换取外汇,又可美化环境,防风防旱”[2]p1424。

朱德关心林业建设不仅着眼党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文明,而且着眼于政治意义,从他重视和关怀1953年北京西山的造林绿化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1953年农历年初三(2月16日),朱德在林业部部长梁希的陪同下,冒着严寒视察了北京西山。在详细听取了有关西山的绿化工作汇报后,他指出:“西山绿化的政治意义重大。此事,应由华北、北京主管部门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颁发决定,制定计划,提前完成。”他还满怀期望地嘱咐梁希部长:“请赶快绿化西山,在我有生之年,还要看到西山的绿化呢!”北京西山造林绿化后,在北京市林业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首都林业》的总结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在朱总司令亲自带动下,以部队为主,机关、厂矿、学校参加的义务造林大军开赴小西山安营扎寨,3年时间用工60万个,造林4000公顷,基本完成了小西山绿化。”[3]p347据时任林业部副部长、后任林业部部长的雍文涛回忆:“西山绿化的成功,还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1959年9月,阿富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雄萨·穆·纳伊姆亲王来华访问期间,在参观了西山绿化后大力赞赏。在与周总理会谈时,专门提到此次来华访问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访华期间中国的针灸治好了他的手臂麻木症,一是西山绿化令人瞩目。并恳切希望我国派出造林专家,帮助阿富汗首都进行绿化规划。”[4]p348

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党中央的林业决策提供依据

朱德有坚强的组织观念,特别是他出巡各地后,总是及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所见所闻,并就存在的问题向中央和毛泽东提出改进意见。据《朱德年谱》(新编本)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向党中央、毛泽东汇报工作的电报、信件近100件,其中,专题汇报林业的有5件,主要汇报林业的有8件,汇报林业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11件。致信周恩来、陈云专门谈林业建设的有2件。还多次邀集陈云、薄一波、李先念几位副总理讨论林业建设问题。多次召见森林工业部、林业部负责人梁希、罗玉川等,并对林业建设作出指示。多次亲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农业会议、水利会议,并作长篇讲话,明确提出林业建设的方针。1957年和1958年,两次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林业馆,作了发展林业的重要指示。朱德对我国林业建设的许多真知灼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身体力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做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后得到的。

朱德深刻认识到,只有亲自实践、深入群众,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党中央决策时参考。他不顾70多岁高龄,风尘仆仆地深入全国各地,视察林业情况。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除西藏、宁夏两地外,他走遍了全国各省市,每到一处他都十分关心林业建设。在云南,他提出除发展农业外,还要发展林业经济。在四川,他说山区要以发展林业为主。在海南,他说不要乱烧山,要护林防火、封山育林。在甘肃玉门市,他号召植树造林,征服风沙、征服戈壁、征服气候。在新疆,他提出大力种树,把沙漠造成良田。在内蒙古,他强调:“如果全国16亿亩沙漠和戈壁能够普遍绿化的话,我国西北和内蒙等地区的气候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那时这些地区将会变成真正的‘塞外江南。”[5]p7-81952年8月、1957年4月和1964年6月,他三次去东北视察。特别是1964年这一次,朱德已78岁高龄,他和董必武等从6月28日离京,8月17日回京,前后达50天,行程4000多公里。视察期间,除听取省、市负责人汇报外,更多时间是深入果树农场、伐林场作业区、林木运输站、苗圃等基层单位调查考察,还乘森林火车进入深山看落叶松人工再生林。直接广泛面对群众,接触林业实际,调查研究,取得十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视察东北回京后,多次详细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提出改进和加强林业建设的意见。endprint

朱德不仅深入基层实地考察林业和造林,还身体力行亲自种树。已届高龄的朱德,有一次去安徽视察,曾两次检查路旁栽植的树木,并采集了标本。在山东考察时,他要了100多株核桃苗,种植在北京玉泉山,这些核桃树至今已长得很茂盛。1961年2月,他为广州华南植物园题词:“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热带寒带植物相互交流,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种,为中国农林牧和园林化服务。”[2]p1798并手植人面子树一株,现在树高12米,株围1.29米,枝繁叶茂。1965年1月,79岁高龄的朱德去广东等地考察,24日又一次参观了广州华南植物园,并在园内植树。

以诗言志。朱德重视林业、关心森林建设的情志,从他的诗词中也得到表现。

1961年1月,他游杭州西湖时赋诗有:“钱塘到龙井,公路一小圈。十年植花木,盛装此湖山。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十年勤培养,天堂逊人间。”[2]p17933月,他游广州越秀公园时赋诗:“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秀心好,一时名贵五羊城。”[2]p1798“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德处境十分艰难。有些人不敢接近他,个别曾在他身边工作的人甚至写大字报用虚假材料来批判他,夫人康克清被游街、批斗,子女被禁止进入中南海的家。朱德每周到工厂、农村看看。他说:“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看到庄稼在长,看到树木在长,看到群众,我心里就会得到一种安慰。”[2]p1964十分真实地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树木森林,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关心的宽广胸境和崇高情怀。

三、明确提出发展我国林业的方针

朱德根据亲自考察各地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的宝贵意见,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产量,保证质量,强调成活率。朱德认为林业生产不仅要增加产量,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质量。在给毛泽东和周恩来信中,他指出:要“尽可能提高木材生产量”。1958年11月10日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朱德作了长篇讲话,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共产主义大花园”的宏伟目标。他指出:“继续贯彻造林绿化运动,凡荒地、荒山及‘四旁尚未造林的地方,今后应该普遍造林。造林首先要强调成活率,其次要使长期林、短期林、经济林相互结合,即多年成材的树和短期能够收益的树,以及经济林木等相互结合起来。各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造林的树种也有不同,既要种松杉,也要种杨柳,同时还要种桃、李、桑、茶等,长短结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要结合水利建设把造林运动带动起来。如河道两岸,水渠两侧,水库周围,都应该随着水利的兴修,马上把树种起来。各人民公社正在规划布置和建设居民点,在规划中要尽量做到园林化,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木材用不完,瓜果吃不完,桑茶采不完的环境优美的共产主义的大花园。”[3]p7他在给刘少奇并转毛泽东、党中央的信中说:桉树十余年可成材,成活率高,造林快。推荐各地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多种桉树。1957年4月,他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汇报了到两广等省的视察情况,在谈到林业问题时说:西南几省和长江以南各省,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林木生长很快,如桉树、马尾松等10年就可以成材使用,“十年树木”的古语的确不是虚传。朱德要求普遍造林,首先要强调成活率,还具体提出多种植成活率高的桉树,以及经济价值高的松杉、杨柳、桃、李、桑、茶等。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可持续发展,采育结合,永续作业。对我国的林业建设,朱德认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林业特点,采伐与培育相结合,永续作业。1952年10月24日,在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信中,他提出:“在增加木材采伐的同时,应认真做好林区林业的抚育更新工作;随伐随种,使幼树及时成长,能够衔接上长远的采伐计划。”[2]p14381964年7月13日,朱德视察东北林业,到达和龙县。在延边果树农场、东沙沟伐林场作业区,他对伐林场作业区负责人说:应该把林业和农、副业结合起来,全面发展,永续作业,不要采伐完一个地方后就搬家。因为森林不同于其他生产。森林是再生资源,木材生产周期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对木材的需要愈来愈大。要使木材和林副产品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做到边采伐边培养,采育结合。要轮番作业,搞些副业,亦林亦农,子子孙孙长期延续下去。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作业。这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要在这方面走出一条林业建设的新路。

依靠群众,改“封山育林”为“护山育林”。依靠群众造林,是朱德林业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1952年10月24日,在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信中,他谈到发展木材问题就有专门一条:“要普遍发动群众造林,规定用材部门在一定时期中(三十年或四十年)完成自给木材的任务。”同年3月,他又致函周恩来,建议在清明节动员全国党政军民都种一天树。1957年2月,朱德视察云南,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提出:“只要我们注意到发动广大群众大规模地造林植树,木材的问题就不难解决。”1957年4月30日,他在和薄一波谈到木材问题时,说:木材在四川、云南并不少,但因交通不便,运不出来。要交给地方上,依靠群众去完成,各省就地解决本省的需要,同时规定上缴的任务。要提“开山护林”,不要再提“封山育林”,“开山护林”也要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群众去搞。4月5日,在和李先念谈话时,朱德又强调:国家对木材统得太死,不许群众采伐,群众很有意见。要考虑把“封山育林”改为“护山育林”,允许群众采伐。1957年6月,在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馆林业馆时,他说:绿化数字不要降低,5亿人口就有5亿双手,只要依靠群众,什么事情都能搞得起来。不要净知道花钱而不依靠地方党政和群众。在朱德的建议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指示》内容包括:(1)必须做好规划,全国森林面积应该在10年内翻一番;(2)必须在群众中做好思想动员,并且坚持依靠合作社造林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国营林场的方针;(3)必须做好造林前的准备工作和造林后的育林工作,努力提高造林质量;(4)必须做好更新工作和护林工作。十分明显,《指示》是朱德林业思想的扩展和具体化。endprint

综合利用,变“废”为“利”,推广代用品,节约木材。1962年6月,朱德视察云南个旧锡矿,在解释“综合利用”时他说:长征过草地时,部队杀一只牲口,没有任何一点丢头的。变“废”为“利”。牲口的全身——骨头、肉、蹄子、皮都是有用的。他强调,山区生产要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主,把发展森林工业和发展化学工业结合起来,做到林产综合利用。1958年10月16日,朱德亲笔题词:“发展木材的综合利用”。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他特别强调木材的综合利用,说:现在木材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全国采伐的木材仅利用了30%左右,废掉的就有70%。大致情况是:采伐时约有30%的梢头、枝丫等丢在林区;原木成为锯材时,又有30%的锯屑和板皮没有利用;锯材制成门窗家具时,还有40%的锯屑和刨花等丢掉。因此,必须积极推广木材的综合利用,大量地利用废料来制造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朱德还指出,要注意推广代用品,大量节约木材。今后应该大力提倡以煤炭来代替木材燃料,并逐渐做到由不用木材做燃料,进而做到不用高粱杆、玉米秆、棉秆及以灌木林等做燃料,使这些东西全部用于人造纤维和人造板。这是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各地要大力提倡。朱德的这些思想,无不闪现着科学预见的光芒。

朱德发展我国林业的思想和方针,对当时我国的林业建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许多思想和观点对改革开放以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关心生态文明建设。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提出我国林业发展模式的“两个转变”。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与原来倡导的“四化”并提。我们深信,朱德生前期望的“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木材用不完、瓜果吃不完、桑茶采不完的环境优美的共产主义的大花园”的宏伟期望一定能够很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冯建民.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生态文明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2]朱德年谱(新编本)(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中国林业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4]回忆朱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中国林业年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彭月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朱德木材造林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严格木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