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弼时党建思想论略

2015-10-08钟小明高晓林

党史文苑 2015年18期
关键词:任弼时党性利益

钟小明 高晓林

[摘要]任弼时党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特质。内容极其丰富,归结起来主要包括:锻造坚强的党性,反对宗派主义,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任弼时党建思想党性当代价值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其党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特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以及根本宗旨。不仅如此,任弼时党建思想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善于学习的特有品质,从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政治风格。任弼时党建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锻造坚强的党性,反对宗派主义,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

一、锻造坚强的党性

党性的内涵是什么?任弼时给予了明确的阐释:“一、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二、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三、党性是以党员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言论行动来作标志,来测量的。”[1]p231任弼时结合中共的实际,对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作了界定,在他看来,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的一种觉悟和政治意识,党员的党性集中体现在党员本人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以及言论行动之中。在当时,任弼时能够从这三个方面对党员的党性做出界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1941年3月19日,任弼时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会,会上,毛泽东提议由任弼时写一篇关于增强党性的文章。”[2]p400时隔3天,“3月22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增强党性反对独立主义问题,决定由王稼祥起草一个决议。”[2]p400“3月26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党性问题。王稼祥作党性问题的报告。”[3]p292从《任弼时年谱》和《王稼祥年谱》记载来看,中共中央已经注意到了增强党性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至关重要,刻不容缓。为此,在中共中央两次政治局会议上都把党性列为重要议题。任弼时关于增强党性的论述正好回应了当时时局的需求,对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意识到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党员的影响。他说:“我们的党生存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就是处在落后的、同时又是最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中。这个社会中的各阶级、各阶层的复杂的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不能不影响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1]p231-232任弼时把当时我们党的组织基础特征概括为:“小资产阶级成分——农民和知识分子出身的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原来在经济上多半是独立的、个人的、分散的,在思想意识上或多或少受着资产阶级的影响。这样,他们便会把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带进党内来。”[1]p232任弼时从经济基础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影响作了分析,这是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革命特征的重要体现。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早在1929年12月就提出:“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4]p92

(二)指出增强广大党员党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时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和知识分子,这种状况无疑加大了形成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难度。毛泽东说:“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科同时就是家庭会议。在这种情况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4]p74又说:“红军中历来小团体风气很盛,经过批评现在是好些了,但其残余依然存在,还须努力克服。”[4]p92-93因此,任弼时指出:“我党在它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发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全党党员加紧锻炼党性,提高党性,培养党性,增强党性,决不是偶然的。显然地,在今天的环境中,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是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1]p232毛泽东从哲学角度提出既要注重党性普遍性,更要注重党员个性特殊性,他说:“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5]p340在毛泽东看来,特殊性与普遍性一样重要,正所谓“党员是有各种不同的个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个性是不行的。抹煞各种差别,结果就会取消统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没有统一性”[5]p341。任弼时把中国的无产阶级描述为:“我们中国的无产阶级,也不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血统化了的无产阶级那样的集中和受过那样严格的锻炼。他们自身不是从手工业工人、雇佣工人中脱胎出来的,便是刚从破产的小资产者中出身的。甚至自己是产业工人,但同时又与农村经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国无产阶级本身的意识还未完全无产阶级化,还常常受到小资产阶级意识甚至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1]p232任弼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员中,成分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思想意识却未必如此,他们往往受到小农思想意识以及小资产阶级意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水平良莠不齐,思想境界千差万别,只有不断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而且,在谈到无产阶级需要与其他阶级精诚合作时,任弼时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合作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他说:“因为中国革命现阶段性质和任务的要求,无产阶级需要与各阶级合作,包括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组织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这就给资产阶级和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侵蚀我党以及影响我们的党员,又增加了一个可能性。”[1]p232

(三)强调无产阶级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任弼时从当时党所处复杂环境的实际出发,提出:“要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我党的最高利益,应该用无限的忠实性和坚定性为这个利益服务,并且要使得为党的利益服务的精神完全是出自于觉悟性、自动性和积极性,且丝毫不受任何所谓‘要尽的义务’所驱使,所催迫,所束缚。不然便会成为盲从者。盲从者的忠实性和坚定性都是相对的东西。”[1]p233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动广大无产者加入到革命阵营中来,从而壮大和发展党员队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述,任弼时对毛泽东思想进一步贯彻实施。任弼时认为,共产党员需要通过革命斗争实践来不断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深化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并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革命斗争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他指出:“在这样的斗争过程中,应同时并列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以及党的政策和策略,就是要‘必须充分地掌握住和革命实践密切联系着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这与毛泽东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是相吻合的。毛泽东说:“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6]p1093—1094

(五)民主集中制是党员党性修养中一个重要原则,是遵守党的纪律的一个重要体现。任弼时指出:“要遵守党的统一的纪律。我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就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的各个组织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这对于任何一个党员都是毫无例外的。”[1]p235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1929年就有过深刻的论述,他提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4]p90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7]p528

(六)走群众路线是任弼时党建思想最为闪光的部分。任弼时是从群众中成长起来的革命领袖,他切身体会到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磅礴力量,是共产党战胜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力量之源。任弼时指出:“要与群众建立真正的密切的联系。我们的党是为无产阶级、为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的党,是领导广大群众为自身求利益求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党。我们的党是已经与群众密切联系起来的党,而且仍然为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而斗争。我们党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就在于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所以,哪个党的组织脱离了群众,失掉了群众,那就等于失掉了基础,失掉了斗争力量。哪个党员脱离了群众,那他对党便减弱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说,少联系一个人,便对党减少一份力量。”[1]p236

二、反对宗派主义

宗派主义会危害党的团结,葬送党的事业,这已经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了。王明、张国焘就是宗派主义的典型例子。任弼时对党内的这种不正常现象深恶痛绝。他对宗派主义的危害作了深入的分析,说:“宗派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宗派主义可以闹到使我们党完全孤立起来,可以闹到使我们党内部不团结,甚至使我们党解体。因此,毛主席把反对宗派主义与反对主观主义同时提出来,这不是偶然的。”[1]p246他进一步指出:“党内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在党的历史上曾经是表现得很严重的,闹得党内很不正常,毁坏了党的许多原则。”[1]p250可见,宗派主义在党的历史上一度甚嚣尘上,破坏了党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党的性质与宗旨。不仅如此,任弼时还对宗派主义的源头进行了分析,说:“宗派主义的社会根源,是中国这个半封建社会里各种各样的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意识在党内的反映;同时,我们党内对于党员的教育和锻炼不够,也是一个原因。”[1]p250毛泽东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一文中指出:“过去我们的党很长时期为主观主义所统治,立三路线和苏维埃运动后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主观主义。苏维埃运动后期的主观主义表现更严重,它的形态更完备,统治时间更长久,结果更悲惨。这是因为这些主观主义者自称为‘国际路线’,穿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是假马克思主义。”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毛泽东立足于党的历史上主观主义对中国革命造成巨大的危害,清醒地意识到主观主义实际上就是假的马克思主义。

至于宗派主义的内涵,任弼时把它定义为:“一般地说,把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拿来去服从局部的少数人的利益,这大体上就是一种宗派主义。换句话说,把个人的利益与党的利益,把局部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对立起来,只注意到个人的和局部的利益,那么这种情形就可能形成宗派主义或者宗派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党外产生排外性,在党内产生排内性。”[1]p246任弼时关于宗派主义的论述可谓入木三分,把宗派主义者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党的利益、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行为刻画得惟妙惟肖,并对其表现形式作了具体明确的界定。他对宗派主义的论述与毛泽东大体相同,毛泽东指出:“宗派主义现在也有。在延安,首长才吃得开,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被人看不起。宗派主义是排挤非党干部的一种风气,即排外主义。同时也排内。闹独立性、不服从决议、没有纪律的现象,必须整顿。”[8]p374显然,毛泽东对宗派主义的认定反映了它作为一种风气在当时的延安普遍存在着,我行我素,目无组织纪律,唯我独尊,排斥党内外的干部群众,具有巨大的危害性。鉴于此,毛泽东对宗派主义展开积极有效的斗争,他说:“对宗派主义、本位主义,必须从原则上开展斗争。要实行两条路线的斗争,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事务主义。”[8]p374

宗派主义危害党的事业,曾经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它,从源头上杜绝宗派主义。任弼时说:“我们党对于一般党员,在理论上、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教育过去注意得不够,掌握思想领导很差。实际斗争对于一个人党性的培养有很大作用。有些干部参加实际斗争很少,在这方面锻炼也很不够。因此,克服和防止宗派主义,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1]p251任弼时从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入手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很多党员平时忽视了学习,同时又缺乏实际锻炼,这就无形之中产生了主观主义,为宗派主义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所以他说:“反对宗派主义,从加强党内教育方面来说,除了理论思想教育外,主要的是进行党的组织原则的教育。”[1]p251在谈到如何因应宗派主义时,任弼时归结为以下几条:首先,党员干部应摆正个人与党的关系;其次,党员干部应摆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最后,党员干部上下级的关系也要摆正。总的来说,任弼时对宗派主义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他提出应对宗派主义的方法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是切实可行的,后来的革命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

党的一元化领导是针对各抗日根据地还没有建立以党为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这对于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任弼时说:“党中央所发布的‘九一决定’,就是要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的领导。中央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里面,像这样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的领导还没有普遍地完满地建立起来,党政军民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关系。”[1]p256在这段引文中,他回答了为什么要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各根据地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就此,任弼时举出了陕甘宁边区因为没有很好地贯彻党的一元化领导所产生的一些消极负面现象,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组织问题。他说:“陕甘宁边区的情形怎样呢?应当指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相当严重的,特别在边区一级的党政军民学中,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还存在着对边区党的领导中心——西北局不尊重和闹独立性的现象。例如,在军队方面,对于党的尊重是不够的,自以为与党是平列的,甚至觉得比党还要高一些、大一些,认为自己是中央的军队,就不把自己的工作时常提到西北局去讨论,对边区党的决议也没有认真去执行。在政府工作方面,前一个时期某些政府里面工作的同志对西北局的决定不很尊重,没有认真按照决定办事,如发票子、运盐等问题,到了后一个时期又发生了政府工作中的党员干部对于党团也不大尊重的情况。在群众团体方面,曾经有一个时期,青年团体向西北局闹独立性,走到‘青年主义’‘第二党’的倾向。”[1]p256任弼时以陕甘宁边区出现的乱象为典型例子,突出强调了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能够在根本上遏制宗派主义、山头主义。针对性十分明显。

怎样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任弼时以政治家的卓越智慧提出了若干对策,这对于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党的领导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任弼时说:“有这样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和倾向,就是对党的认识是模糊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中央‘九一决定’都指出了党是无产阶级之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是由无产阶级里面最先进和富有革命斗争经验的,并且以先进的马列主义理论所武装起来的最优秀的分子所组成的。因此,它有责任并具有一切可能来领导阶级的和其他一切革命的组织。”[1]p258在这里,任弼时把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摆到无比崇高的位置,那就是党领导一切,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党的领导,这是确保革命胜利的唯一可靠的保证。其次,对边区的民主问题应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任弼时指出:“还有这样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和倾向,就是对陕甘宁边区民主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我们认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虽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还存在着某些缺点,但一般说来,它早已是民主的政权,是中国最进步的民主政治,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为什么呢?因为今天边区的各级参议会和政府,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人民已经直接参加政权的管理。另一方面,人民所选举出来的政府,又是为人民办事的,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1]p262-263在他看来,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是中国最为进步、最具活力的民主政治。再次,要坚决果断地肃清部队中军阀主义的倾向。任弼时强调:“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是革命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它是从人民中间生长出来的,是人民当中比较觉悟的分子所组成的,是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进行斗争的。它对敌人是毫不留情的,是需要霸道主义的,打起仗来,冲锋陷阵,杀死敌人,以求自己的胜利。但是它对于人民就不应该霸道,而应该是非常亲密的,关心人民的疾苦,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并为保卫人民的利益而进行战斗。对于地方的党与革命的政权,应该是尊重的,接受他们的帮助和批评。我们的军队必须和人民结合在一起,依靠老百姓才能打胜仗。”[1]p267在这里,他对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进行了集中的阐释,在他看来,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就是要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信念宗旨,与人民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击败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开创幸福美好的明天。最后,要建立坚强的党的一元化领导。对此,任弼时语重心长地说:“今后西北局的领导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思想上的领导,继续这次高干会着重检讨思想问题的精神,更加努力于达到西北党在思想上的完全一致,克服存在着的和可能生长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倾向,这是第一个业务。其次要抓紧当前边区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努力发展生产建设事业,并注意干部的学习领导,用全力研究与掌握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的各项政策,以指导全西北党政军民各种工作,并组织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1]p274他认为,要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就必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严格贯彻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任弼时的这些谆谆告诫,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发人深思的警示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任弼时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徐则浩.王稼祥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彭月才

猜你喜欢

任弼时党性利益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