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在四川江油的发展及影响

2015-10-08崔一楠

党史文苑 2015年18期
关键词:江油

崔一楠

[摘要]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先后有一批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江油布点建设,主要涉及冶金、航空、能源三个工业门类。这些三线单位落户建设,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对江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线建设不仅重塑了江油的产业格局,提升了该地区在川北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还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效能优势,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三线建设江油工业城市发展

所谓三线建设,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以推进国家现代化和建设战略大后方为目标,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十多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江油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1965年开始,一批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江油布点建设。江油的三线建设是特殊年代西部地区工业和城市建设的缩影,它取得的成绩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学界对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1]p100。文本以江油为个案,对当地的三线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探讨三线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建设、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希冀见微知著,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三线建设史的认识,为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一、三线建设在江油的布点特点

本文所论之“江油”,是指今四川省江油市(县级市)。在三线建设时期,尚无江油市建制,当时的江油县归绵阳专区管辖,1970年后隶属于绵阳地区。1988年2月,江油撤县建市,原县属区域改为市属区域,辖区范围基本未变。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山峦重叠,坡陡谷深;东南部系四川土坳,丘陵与平坝相间。境内河流以涪江为主,其众多支流蜿蜒交错,河网密布。江油这样的地理环境比较符合三线建设“靠山、隐蔽、分散”的布点要求,既有连绵起伏的峰峦作为天然屏障,又有相对平缓的山间平坝利于工程铺开,且当地水资源丰沛,铁、铝、煤、天然气、石灰石等多种矿产都极具开采价值。宝成铁路通车后,纵贯江油,国家在当地先后设置了大小车站14个[2]p713,为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理想的自然条件和持续改善的交通状况使得一批三线项目落户江油,具体情况见表一和表二。

从1965年初开始,先后有6家部属、省属企业和科研院所、4个参建单位在江油布点,综合他们的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沿宝成铁路分布,位置隐蔽分散。为了便于人员、物资接收和产品外运,江油的三线建设项目基本上沿宝成铁路由北向南延伸。在“依山傍水扎大营”方针的指导下,三线建设者充分利用了当地山峦连绵、树高林密的特点以及涪江支流交错纵横的优势,围绕地质基础较为稳定的山间平坝做文章。同时,大型项目化整为零分置于山坳之中,比较典型的如长城钢厂的三、四分厂,一线排开后南北延长达数公里,两者与总厂的距离都在20公里以上[3]p71。三线单位在山区中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他们与外部单位联系时通常只用代号作为名称,位置、人员配备、主要产品等信息均严格保密。

第二,上马时间集中,建设、投产速度较快。1965年,三线建设项目在江油密集上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地工业人口就由1964年底的20000人增加到55400人[4]。这些项目开工后,四川省、绵阳专区(地区)及江油地方党委、政府往往会抽调干部组成现场联合指挥部,实行“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核算),集中各方面力量,在预定期限内迅速完成特定任务,即所谓“打歼灭战”。例如西南金属制品厂从设计到基本建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从试生产出第一批羰基镍粉到试生产出甲种铀同位素分离膜管只用了10天[3]p283。

第三,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江油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在三线建设开展之前,中央和四川省已经在江油投资兴建了一些企业,例如“一五”重点项目川西水泥厂(后更名为江油水泥厂)、江油钢铁厂、四川矿山机器厂、江油发电厂(一期工程)等。当地也陆续建起了机制砖瓦厂、石灰厂、建材加工厂等配套单位,这就在冶金、能源、建材方面为日后的三线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1958年,四川省及绵阳专区曾组织约29万人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3]p30,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各地均修建了数量不等的公路。虽然这些公路多因资金和技术问题成为断头路、废弃路,但路基尚存,加固修缮后大多可用。与此同时,大办钢铁过后还留下了不少建厂用地和供水管线。这无异于提前进行了“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工程,为三线单位进驻江油提供了便利。

二、三线企业及科研院所发展情况

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和四川省在江油建立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主要涉及冶金、航空、能源三个工业门类,涵盖特殊钢材生产、超细镍粉加工、发动机研发测试、电力生产及天然气开采等多个领域。尽管这些三线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均遭受了“文化大革命”不同程度的干扰,但历经磨砺之后,它们释放出了自己的潜能,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冶金工业方面。江油的冶金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以省属江油钢铁厂和县属白阳洞铁厂为代表。60年代初,由于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过硬,两厂亏损严重,被迫停产。三线建设开始后,冶金工业部决定在原江油钢铁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型特钢生产企业,命名为长城钢厂(简称长钢),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钢锭21.6万吨,钢材21万吨[2]p669。长钢由上海冶金局、建字01部队、大冶钢厂、抚顺钢厂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于1965年初开始施工,主要生产设备多从上海各大钢厂调拨,价值约464万元[3]p75。“文革”期间,长钢受到严重干扰,已经投产的车间屡屡停产,产量急转直下,1968年一年时间,亏损额就由280多万元上升到860多万元[3]p69。随后几年,虽然有新车间陆续建成投产,但亏损却更加严重,工厂只能靠贷款维持运转,直到1977年长钢才实现扭亏为盈。endprint

改革开放后,长钢发展步入正轨。纵观整个80年代,长钢一方面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上下功夫,对新产品、新工艺展开攻关,相继建成了7条国际标准生产线,产品中有67个达到国际一般标准,3个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在其研发的1000多个新产品中,曾有42个品种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p397,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通讯、机械等领域。另一方面,长钢向管理要效益,逐步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营模式,并于1988年成为四川省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改制后的长钢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七五”期间,其平均年产量由“六五”期间的27万多吨增加到40多万吨,增长率超过48%。进入90年代,长钢抓住钢材热销的机遇,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经济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该厂产值达到23亿元,实现利税4.8亿元,列全国500家工业企业第61位[6]p1001。1996年以后,由于钢材市场产能过剩,社会需求不旺,加之长钢粗放式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致使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中国远望集团、四川投资集团曾先后对长钢实行兼并重组,通过采取调整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强力注入资金、抢占国外市场、完善技改项目等手段,使长钢逐步走出困境,销售收入缓慢回升。2003年,长钢并入攀枝花钢铁集团,更名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攀长钢),延续了其作为国家重点军工配套企业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的历史地位。

2.航空工业方面。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改变我国航空工业技术落后的被动局面,中央军委在相关专家的建议下,计划建设中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整个系统要能够满足最大飞行高度为25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2.5倍音速、标准海平面状态下空气流量为120kg/秒的航空喷气发动机模拟试车的需要[3]p214。三线建设开始后,高空台建设计划付诸实施。1965年4月,刚组建不久的三机部第十一研究所(后改称624所)进驻江油,负责高空台的选址、设计和组装。高空台建设初期曾历经两次进洞出洞、三次易址的曲折过程[3]p232,更为困难的是当时国内没有任何前期经验可以借鉴,从设计到组装整个过程都从零开始。高空台的设计工作由624所和三机部第四设计院共同完成,两家单位对尚未掌握的高空台子系统逐个进行试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从1965年编写试验大纲起到1971年完成除排气冷却器、进气加温器外的一期工程设计,前后历时6年之久。1977年,高空台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一次调试成功。

1978年至1981年,中央决定暂缓建设高空台。624所在此期间采取以安装代维护的方式,花少量费用便完成了全部压气机安装和加温炉建设,并进行了多次串联抽气、并联供气联合调试以及高空舱内部系统增添、修改工作,为日后高空台重新上马做好了准备。1983年,国家计委批准高空台二期工程续建,624所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主要开展了排气冷却装置安装,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引进、集成和调试,高空台对比标定等方面的工作,于1991年全部完成。在高空台建设过程中,624所科研人员还利用已有条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例如,战斗机进气道畸变模拟板的研发,发动机高空性能测试,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涡轮发动机三大部件(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涡轮)以及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中推核心机)的研制[3]p248。其取得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特别是中推核心机研制成功更是被中央军委领导称赞为“十年磨一剑,一朝出成果”[7]p3。1995年末,高空台全部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高空模拟试车台的国家。如今,624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预研设计和大型试验研究基地,在中国的大飞机事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3.能源工业方面。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确立后,大批工矿企业在川北地区立项兴建,使得用电量激增,而当地电网容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供电矛盾突出。为此,四川省水利电力厅于1964年末向国家计委和水利电力部申请扩建江油电厂(项目名称为江油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简称江电二期),不久即获批准。江电二期计划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投资超过1亿元[3]p349。江电二期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从设备方面来看,其装备的发电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多是1961年前后我国从波兰和民主德国进口的设备,不但生产厂家不同、技术资料不全,而且因存放时间较长保养不善,很多部件已经腐蚀。从人员方面看,电厂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新招收的工人以小学、初中为主,毫无工作经验,老职工也没有接触过进口机组,无法实现以老带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油电厂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首先,抽调人员到辽宁阜新电厂、成都热电厂、山西大同电厂学习类似机组的操作技术,回厂后相互交流传授;其次,借调外语人才翻译设备说明书,再由本厂技术人员编写5万千瓦机组的操作规程[2]p662。由于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战备因素多,偏重节约,造成其输煤系统、水处理设备容量不足,故障频发,留下了长期不能安全满负荷发电的后遗症。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是江电二期的成绩却不容抹杀,据统计,1976年江油电厂的发电量达到7.11亿千瓦时,与1965年江电一期发电量1.57亿千瓦时[3]p354相比,增长了约3.5倍,二期工程也使得江油电厂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除了电力工业,江油的三线能源项目还涉及天然气开采。从地质构造上来看,江油属于川北古中生代拗陷低缓构造区,有大量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四川石油管理局广宁石油指挥部(1977年后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于1972年迁入江油后,从石岭公社附近钻探的中坝四号井中发现了高产天然气流,测试日常量达百万立方米[8]p12,于是次年便利用此井向长钢供气。到1974年底,江油形成了中坝气田,有须二、雷三两个气藏,此后该气田钻井逐年增多,供应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末,中坝气田共钻井55口,其中气井27口。江油的天然气开采不但满足了当地三线建设的需要,1978年后还通过“中青—成德”输气干线供应到了德阳、成都等地。endprint

江油的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至今还在各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有学者曾对三线建设提出过各种批评,比如,规模过大,铺开过急,过于分散,追求小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浪费严重,等等。不可否认,江油的三线建设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一些“通病”是国家已经注意到而无法完全避免的[9]p462-464。况且三线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建立可靠的战略后方,抵御可能提前发生的战争威胁,需要抢时间、争速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单纯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效益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合适的,三线建设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应考虑“政治账”。

三、三线建设对江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促使西部地区崛起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镇,江油便是其中之一。这场“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打造出了一批江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社会事业的进步,改善了交通条件,并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了江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线建设使江油形成了以冶金、航空和能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格局,极大地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据统计,江油的工业总产值由1964年的2377.5万元增至1978年的约25667万元[2]p644,增长了近11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三线企业一直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长城钢厂在建设初期,曾援助地方资金和设备、材料约100万元[3]p87,并派出技术力量帮助县政府修建了新安抽水站,还架设了中坝到新安的输电线路,解决了多地用电紧张问题。长城钢厂、川西北石油矿区多次为当地氮肥厂、磷肥厂提供钢材、天然气以及机械设备,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江油的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主要围绕三线单位来布局,形成了路径依赖效应。长钢在1993年向江油市缴纳税金近3亿元,占整个财政收入的近七成[3]p20。该厂还与624所共同出资帮助相关部门开展市政建设,修建公园、街道,使江油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观。

2.促进了江油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职工子女教育、医疗、生活及文化娱乐等问题,从1966年起,长城钢厂、624所、四川石油管理局广宁石油勘探指挥部、西南金属制品厂、江油电厂办起了多所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这些学校除招收本单位职工子女外,也接收周边居民的子女入学,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除了办学,三线单位还建立了多个职工医院,这些职工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均超过或相当于县级医院,他们极大地改善了江油的医疗卫生条件,特别是解决了山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在文化娱乐方面,三线单位普遍组织了电影放映队,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书法美术展、文艺创作等活动,丰富了江油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由于三线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必然会将多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带入江油,通过不断的接触,当地百姓从衣着服饰、饮食起居到思维观念、社交方式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新中国成立前,江油的交通十分落后,境内没有一条铁路,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都极为不便。1954年宝成铁路江油境内段通车后,使得当地的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了提高运输能力,于1967年3月对宝成铁路广元至绵阳段(纵贯江油)实施电气化建设,改用电力机车牵引运行,速度比蒸汽机车提高了27%[2]p713。此外,三线单位还修建了十多条与宝成铁路相连的轻轨铁路。具有代表性的如连接长城钢厂一、四分厂的中武铁路,该路段由宝成线中坝车站接出,经三合镇到武都镇,中途设4个车站,配备蒸汽机车6台,全程47.3公里(包括主线和岔线)[10]p122。三线建设还促进了江油公路交通的改善。为了满足三线项目进驻的需要,江油县及上级政府对主要公路进行了改造,并且续建或新建了一些县道、乡道以及三线单位专业公路。例如:1964年冬,江油县重华区组织群众对江剑公路进行加宽、加固改造,为西南金属制品厂的顺利建设提供了交通便利。1966年,当地政府又将其延伸至剑阁县武连镇,接通川陕公路。同年,雁杨路、中贯路、永松路共23.7公里[3]p16水泥公路也建成投入使用。1981年由江油县交通局牵头,长钢四分厂集资16万元,修建了水武公路,全长约5.7公里[2]p708,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

4.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三线建设开始后,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了当时还贫穷落后的大西南,来到了涪江之畔的江油山区,隐姓埋名,默默工作。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干打垒”房,面对的是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但他们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类似“白天杠杠压(抬石头、生产设备),晚上压杠杠(睡木棒搭成的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等振奋人心的口号正是当时三线精神的生动写照。三线人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当做使命,勇于付出,不计回报,工作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加班费,却坚持先生产后生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三线建设之中,谱写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也必将会对后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同样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线建设取得的成果证明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有效性,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优势。新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严峻挑战面前,坚持党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有效整合配置资源,开展全民协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不仅仅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们只有把这种原则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才能扬长避短,续写“新三线建设”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段娟.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6).

[2]江油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江油市委员会.江油市政协文史资料(第23辑)[M].2010.

[4]绵阳市档案馆.江油县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B],1974-01-04.

[5]绵阳市重工业局.绵阳市冶金工业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绵阳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7]焦天佑,陆宝富.坚持预研先行促进航空动力又好又快发展——回顾航空动力预研三十周年[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9(1).

[8]刘义成.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提高采收率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3).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0]绵阳市交通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冷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油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提升作业标准对保障车站运输安全生产的思考——以江油车站为例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全世界肥肠的故乡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110kV江油变电站1#主变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
乡村规划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江油星火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