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是怎么归来的
2015-10-06龙章
文/龙章
“大圣”是怎么归来的
文/龙章
这个暑期,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成为逆袭的票房英雄,其背后是主创坚持理想主义的初心。
田晓鹏和他的团队显然没有想到《大圣归来》会获得这样的成功。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这位从事动画行业18年的导演,一边生涩地按照记者的要求摆拍照姿势,一边苦着脸“哀求”:“你看都拍了十几张了,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
按照主创团队的设想,《大圣归来》不亏本已是万幸,收回投资成本“就很不错了”,如果超越《熊出没》的票房(《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的票房为2.96亿元),可以算是叨天之幸。谁知道孙悟空的“威力”一发不可收拾:上映第四天,票房超过《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的总和;上映不到一个月以8亿多的票房超越《功夫熊猫2》,刷新了中国动画票房的冠军纪录;以8.8的豆瓣评分成为仅次于《大闹天宫》的国产动画评分第二名;“自来水”(《大圣归来》的粉丝自称“自来水”,意为“自发组织的免费水军”)积极为电影刷票房、推广宣传、创造衍生作品、为续集设计剧本。甚至创建微博,发布优秀同人漫画和实时票房统计……
虽然田晓鹏曾在7月10日发微博说“这辈子总想过得轰轰烈烈的,可惜没机会,做动画算是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活法儿了!……来!享受这他妈跌宕起伏的人生吧!”,然而真正成为这个暑期档的票房“逆袭英雄”,对着不同的媒体,他又屡屡坦言“有点儿懵”。
磨剑八年
虽然自幼喜欢画画,热爱天文与海洋,但田晓鹏选择了并不“文艺”的软件专业,一度是标准“理工男生”,重复着“上课—打游戏—睡觉”的日子。直到一位朋友给他拷贝了一份3D制作软件,他发现个人喜好与专业技术之间还是有连接点的,那就是3D动画制作。自此,他删掉了电脑里的所有游戏,开始专心编织属于自己的动画世界。
毕业以后,田晓鹏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央视版《西游记》动画片的创作。当时,他就职的公司以外包的形式承担了部分剧集的制作,他分到了其中4集。不过,这反而成为他辞职的主要原因。“如果我来做《西游记》,肯定不会这么做。但市场是这样的,很多人就认为动画是给小孩儿看的,我就得做这样的产品,虽然这跟我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
最终,《大圣归来》缘起于田晓鹏的感慨:看到两岁的儿子津津有味地追看日本动画《奥特曼》,他有点不是滋味。“我就是做动画的,怎么还能让儿子去看别的东西呢”。当时,他虽然已经创业,并制作了不少业界认可的短片作品,但制作长篇动画电影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而且是资金来源没有着落的第一次。
经过再三权衡,田晓鹏选择了重新挖掘《西游记》。“这毕竟是中国人从小就熟悉的故事,而且它发生在非常魔幻的环境下,是能够体现三维动画实质的题材。”不过,他打算制作一个不一样的《西游记》。
“孙悟空拍了那么多版本,没有一个能特别到我心里头的,老觉得孙悟空差了点儿什么。所以我一直有个情结就是拍自己心里的孙悟空。另外,原故事里的价值观、结构,我觉得用现代人的看法,很多已经不能理解了,所以想把自己心目中那个《西游记》背后的故事解读出来。”
确定故事大纲就花费了四年时间。这四年里,他的工作室完成了国家科技馆4D电影《海底世界》、上海世博会万科馆三维动画《蚁穴探险》、游戏《仙剑奇侠传5》的3D宣传片、意大利庞贝博物馆4D电影的动画制作。而这些外包工作之外,田晓鹏每天就在工作室里写本子,做设计草图,为这部电影的立项争取投资。
“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编剧经验,之前也找过专业编剧,但他们对动画的理解都不太够。动画很重要的一点是画面感和视觉感,很多人写出来的东西,你可以感觉到人物存在和对白,但你没有画面感,所以只能自己干。”田晓鹏说。
不过,真正启动项目则是更艰难的一步。因为没有投资,田晓鹏拿出自己的积蓄维持工作室运转,但为了鼓励团队,他告诉大家已经得到融资,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事了。在制作阶段的四年里,工作室没有再接外包工作,据美术总监齐帅透露,最艰难的时候,田晓鹏抵押了自己的房产。
电影的主创之一、执行制片人金大勇表示,因为不想把“奇怪的商业元素带入电影”,这个项目经历了投资人撤资等种种波折,而导演对片子质量的精益求精更让上映时间变得遥遥无期,“像山妖在山林间追逐小唐僧那场戏,1分多钟的画面足足做了半年”,以致员工接二连三地离开。
“好的动画师一天能做出0.5秒钟的成品,就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很多人信心满满地加入我们的团队,甚至是降低工资过来的,就是为了做原创动画,但慢慢看不到希望了,觉得它上映遥遥无期,就离开了。最惨的时候,一下子走了几十人。我们也赶过进度,想在2013年上映,海报都做出来了,但发现赶出来的东西质量太糙。最后这些东西又推倒重来。”回想制作过程,金大勇感叹。
“吃饭是很现实的事儿,我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我不能忽悠别人,不能把我的理想强加给别人。团队工作需要志同道合,合则聚,不合则散。”
然而在那段时间,田晓鹏并没有特意激励团队,甚至很少说话,只是每天第一个来到工作室,最后一个离开。“吃饭是很现实的事儿,我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我不能忽悠别人,不能把我的理想强加给别人。团队工作需要志同道合,合则聚,不合则散。”
东方情怀
虽然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但田晓鹏采用的是经典的好莱坞式叙事架构,甚至故事的内核也有好莱坞的影子:找回自我,重为英雄。然而,对比加入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制造”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系列,他认为“中国化表达”是最关键的区别。
具体到《大圣归来》,田晓鹏把孙悟空定义为一个 “东方英雄”,而江流儿则是典型的“中国小屁孩儿”。“孙悟空不是好莱坞那种‘超人’式的英雄,也不是日本武士道式的英雄,而是一个中国式的大侠,是金庸小说里令狐冲、乔峰那样的大侠,活得比较累,有点儿悲情色彩。他是个很成熟的人,但也会任性和焦躁。关键是他骨子里有侠气,不然他当年不可能去大闹天宫,也不可能陪唐僧去走取经路。侠气就是很中国的概念。在江流儿的人物设计上,我们把他设计成那种心里揣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中国小屁孩儿,他活泼好动,但这种活泼劲儿又和外国小孩儿的活泼不一样。”
为了保证片子“接地气”,人物“是我们身边的人”,《大圣归来》里很多场景是主创团队先邀请演员表演,反复揣摩表演录像后,才进入动画设计环节的。比如影片里,江流儿追着悟空问“四大天王是兄弟吗?哪吒是男的还是女的?”,就是一群孩子在表演中的“创作”。
田晓鹏表示:“所谓东方情怀,我觉得不是说动画人都要去拍古典题材,而是更多地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哲学和美学。相比西方人,我们东方人显然更含蓄,在言谈举止上没有西方人那种手舞足蹈的夸张,在情感表达上就更加内敛,往往不是通过语言来传递情绪,而是通过眼神,或者一些不经意的动作。我们在设计故事桥段时,要不停地揣摩,中国人、我们身边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说怎么做。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我们可以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以真实的、成熟的形式呈现出来,我相信其他国家的人完全可以接受和喜欢。”
就美学观念,田晓鹏则认为东方之美往往是夸张抽象的,像传统山水画一般,对真实的山水蓝本加以提炼和加工,营造出意念上美的效果。“‘抽象’可能更接近我们想象中的真实古代东方世界。比如,我们需要有层层叠叠的房子,但从透视来讲,不可能看到那么多房子,所以我们在三维世界里做了假,就是为了追求美感。又比如房子透视是仰角,但同时你能感觉到路是下坡的,你还能看到远处的街景,这完全是两个透视关系,但在正常世界里肯定不存在,这就更接近想象。”
田晓鹏最喜欢的导演是宫崎骏,因为“他那种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方式能走到人心里”。他表示:“这不是欧美的那种一惊一乍、有点儿过分夸张的路数。我觉得人其实恰恰不是这样的,尤其东方人不是这样的。我希望自己的片子能更走心一点儿,不管所谓的好莱坞叙事还是什么叙事,我要讲的都是东方人物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从人物性格、情感历程到环境背景,都是中国的。”
虽然《大圣归来》是一部口碑上佳的全龄化动画电影,但田晓鹏直言,这部作品是妥协的产物。“相比以前的低龄动画,《大圣归来》可能是个进步,但我开始其实希望它就是给成年人看的作品。现在上映的版本做出了很多的改动,比如剪掉了大概30多分钟的内容,比如让片子的节奏更慢一点,最大的改动在结尾,我放弃了自己很喜欢的一个特别黑暗的结尾。因为我自己到现在都在看动画,而且特别喜欢看动画,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专利。成人动画其实可以表达更多的内在的东西,更能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特色。”
不仅是宫崎骏,田晓鹏承认日式动漫作为一个整体对他有深重的影响,尤其是“热血”风格的动画,可以很好地调动观众情绪。“下一步,我觉得应该把美剧的方式和日剧的热血结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系统。”
所谓初心
在《大圣归来》的故事里,孙悟空找回自我的关键不在于法力的消失与恢复,而是初心与愿力。用田晓鹏的话说:“当你看到别人的悲苦,你心生怜悯甚至愿意分担他人的不幸,你就获得了超越自己命运的能力。”
某种程度上,田晓鹏和他的创业团队恰恰也用初心和愿力创造了今天的奇迹。1999年,在完成了央视《西游记》动画的制作之后,田晓鹏招募了一批技术人员,组建了北京十月数码动画工作室,开始自立山头。创业伊始,他颇有大干一番的豪情,“提升技术水准,做最棒的原创动画”。然而,这种理想主义的小火花很快就被现实的潮水淹没了。
“悟空身上有很多东西其实很像我们自己,就是他那种更被压抑的感觉,以前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被社会和现实压抑住了。悟空找回自己,很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做完这个电影,其实是找回了我们当年的那些理想。”
田晓鹏回忆说:“我们做的东西确实越来越精致,在圈子里也得到了认可,也挣了点儿钱,但我们的活儿就好比写命题作文,基本都是外包业务,你做得再好再精致,也不是你自己想做的东西,没有成就感。可是,你不做这个能做什么呢?”
田晓鹏的工作室曾经在2004年和2006年制作了两部三维动画电影短片,但市场反响寥寥。当时欧美和日本动漫在中国大行其道,国产动画只有低龄类的“喜羊羊”一枝独秀,在大众口中中国动画产业已经“完了”。
“我觉得还是要尝试一下,做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当时已经想好了,如果我们的票房表现不好,我干脆就别在这个行业干了吧。实在不想靠简单加工去挣这份儿钱了,要是也没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儿,那直接退出算了。”田晓鹏笑言。
某种程度上,制作《大圣归来》的过程,正是田晓鹏和他的团队重拾初心的过程。他表示:“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悟空身上有很多东西其实很像我们自己,就是他那种更被压抑的感觉,以前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被社会和现实压抑住了。悟空找回自己,很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做完这个电影,其实是找回了我们当年的那些理想。心态又像刚毕业时候了,觉得未来挺好的,有好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应该有机会了。”
自电影上映以来,从微博到朋友圈盛赞如潮,媒体评价《大圣归来》重燃国产动画的希望,而粉丝们高呼“我们是猴子派来的救兵”、“大圣,我要给你生个猴子”,田晓鹏反而觉得诚惶诚恐:“我当然没想到(这样的票房成绩),而且觉得有点儿担不起。我觉得这也不能叫成功。这还是一种信心吧。尤其好多大的动画公司组织包场,大家都在鼓掌,都希望你好。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越应该冷静一点儿。我可能不会去做很多东西,但我所做的每一样东西,希望都是能对得住大家的,因为好不容易积累起来大家对国产的希望,我不希望砸在自己手里。”
如今,田晓鹏和他的团队已经搬离原先在长春桥附近的简陋工作室,开始准备下一部作品。它究竟是《大圣归来》续集,还是导演酝酿已久的“现代的”、“魔幻的”新题材,它什么时候才能面世,田晓鹏故意卖了个关子,不肯给出答案,只表示:“未来我做的片子,第一你会从情感上去认同这个主角,第二世界是会很奇幻的。我必须觉得它足够好才能推出来,因为有《大圣归来》在这儿放着,如果不能比它好很多,我觉得大家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夸奖我了。至于你们说的成功,我想等中国动画人真正拍出自己想拍的东西,大家都叫好的时候,那才是我们动画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