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个“不让”想到的……
2015-09-30王振元
王振元
案例一:不让“赠书”
“童话大王”郑渊洁2013年受邀去韩国一小学讲学时,一个妈妈带着女儿赶到现场,并让女儿把一份韩国土特产赠送给郑渊洁。郑渊洁非常感动。作为回赠,就随手拿了一本签好名的书赠送给小女孩,坐在旁边的校长立即站起来问:“您准备做什么啊?”郑渊洁说我想送她一本书,那位校长立刻制止了他:“不能这么做,下面坐着那么多学生,你当着众人的面,奖励一个学生,会伤害其他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学生没有犯错,所以不能赠书给一个人。”郑渊洁立刻醒悟,会后送给每位学生一本书,表示鼓励和感谢学生们的厚爱。
案例二:不让“看分数”
近年,我有幸被选派到加拿大温哥华参加文化交流,每天除了参观所在地区的中小学外,有一项是参加英语理论和文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授课的Karlwang教授发了一张试卷让我们做。第二天, Karlwang教授分发试卷时,亲自发到每一位老师的手里,并要求每位老师用一张白纸挡住自己的分数。我的分数是99分,在分数旁边有两个笑脸和一个大拇指,还有一个“Great”。下课后,我有意了解了一下其他老师的情况,发现无论高分还是低分,Karlwang教授都在分数旁边画上了两个笑脸和一个大拇指和一个“Great”,所以每个教师都沉浸在快乐之中。我想,面对鼓励,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就更不用说了。这让我感到惭愧,同时真的很佩服Karlwang教授。
案例三:不让“帮忙”
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小学考察期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每个班级都有一名授课教师,这位教师包办所有学科;另有一名助教,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后进生”尤其是患有某种残疾的“特殊”学生学习。因为在加拿大没有专门的特殊学校,因为法律规定他们需和正常学生同等对待,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有一次,一位肢体残疾的“特殊”学生想拿一瓶矿泉水给顾客,却怎么也够不到,我们培训班的一位老师想提供帮助,在一旁的助教立刻制止他说:“他能行的,我们一起来看他做好这件事,给他鼓劲。”最后,他真的做到了,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还是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我们都一起为他的成功而鼓掌。
【反思】
上述案例无一例外地都彰显了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词——尊重。尊重理念下的教育是一种接纳、宽容、和谐和理解的教育,它充分相信和赏识学生,使每位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如此,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树立做人的自信,做到悦己和悦人。
对照上述案例,我们会发现,我们经常在犯着不尊重学生的毛病,甚至常常践踏了学生的尊严。正如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微笑中有 爱迪生。只有建立更深远的视野,有着更博大的胸怀,怀有更宽容的心态,我们才能摒弃一己之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呵护和见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句容市崇明小学
江苏镇江 2124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