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童话的蓝精灵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2015-09-30王利群
王利群
特色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创建特色文化,推行特色班级建设,然而,很多教师对特色班级的认识有偏差,导致许多“特色班级”有名无实。如何创建真正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笔者认为一定要结合学校和班级实情。比如我校以童话为载体进行童话育德的尝试,我们班就以此为依托,进行了基于童话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尝试。
由于童话具有鲜明的道德观念,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因而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且古今童话佳作有诸多鲜活的、充满童趣天性、易于为孩子们接受和崇拜的“偶像”,以童话人物的优良品质作为班级文化的导向可谓有着天然的优势。
那么,在众多童话人物中选取哪一位作为班级形象、进行班级文化创建呢?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在孙悟空、蓝精灵、奥特曼等等这些他们心中的英雄中进行选择。其中的蓝精灵勤劳、善良、诚实、勇敢、宽容,而我们的一年级小朋友也像蓝精灵一样活泼可爱,与蓝精灵有相似的特质。于是,我们就以蓝精灵的卡通形象作为班级形象,并以它为班级命名,开展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尝试。
一、结合不同阶段,确定特色班级文化主题
对学生来说,每一阶段的班级文化主题即是行动的指南。而对班主任来说,围绕主题开展工作,才能思路清晰,轻重有序,所以我们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并据此确立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重点。
比如,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新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上,重点落实养成教育。为此,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细化,分成不同主题。在一年级上学期,根椐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分三个阶段来确定主题——
第一阶段:“学做一名快乐的蓝精灵”(幼小衔接,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第二阶段:“学做一名诚实的蓝精灵”(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第三阶段:“争做一名勤学的蓝精灵”(勤学是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
围绕这些主题,以养成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并借助学前教育、成长课、班会课、晨会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五大教育板块来加以具体落实。
二、立足童话形象,建设特色班级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
为此,笔者鼓励孩子们创造性地设计、布置环境,力争使这种温馨的班级环境特色化。因为我们是快乐蓝精灵中队,所以,教室布置努力营造浓厚的童话氛围。教室的两扇门上分别是蓝精灵图像和一把金钥匙。在金钥匙上写着我们的班歌、班训、格言等。
在教室里,黑板边上贴着“蓝精灵家情栏”,里面张贴着日课表、值日生和班干部名单等。左右两边的墙上挂着两个蓝精灵图像,上面写着“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等标语,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里则贴着孩子们的作品(见图1)。展示栏的左边贴着“蓝精灵之家”,右边贴着“我来露一手”,这是孩子们的画展。孩子们甚至可以将其编成童话故事。为了把教室打扮得更有生机,笔者组织开展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班级增花草添绿意”活动。很快,小朋友们就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花草,用自己的双手把教室装扮成一个温馨的“家”(见图2)。孩子们还给每一盆植物都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并根据其习性、生长特点以童话的形式来进行介绍并负责照顾。这绿意浓浓、花香四溢的“家”,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当护绿小天使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简直像是进入了童话世界。
三、民主商讨公约,建设特色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事准则。制度建设无疑有利于学生共同参与和创新班级文化。但班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意见,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作用。
1.民主制订“家”的公约,设计“家”标志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是班级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学生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
我们蓝精灵中队就是一个温馨的家,班级公约就是“家”的公约。我们在制订公约、设计标志时,激励每一位“精灵”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精灵”的意见,再通过“全家”民主表决形成定案,并将大家选出的最佳班名、班徽、班歌、班旗等,放置在教室的适当位置,时时散发独特的文化气息(见图3) 。
2.实行“家”的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如此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在“家”里实行“分级管理制”,即:
一级管理:蓝精灵村落的村委委员,负责“家”里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
二级管理:蓝精灵村落各组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纪律和卫生。
三级管理: 蓝精灵职责长,负责家里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门长”“窗长”等。把“家”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精灵”都成为“家”里的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果。
四、顺应儿童需要,构建特色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
1.开展富有童趣的班会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让班队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就需细心观察,在学生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活动主题。
譬如: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不合群,有的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还有的合作意识淡薄。为了培养孩子乐群、合作、宽容等品质,我班组织了“快乐蓝精灵之旅主题班会”。班会的主要流程是:
(1)创设童话情境蓝精灵出场——唱着歌去月亮岛旅游(把班歌融入快乐旅途中)。
(2)聪聪失踪(聪聪离群,失踪,设下悬念,激起儿童对同伴的关心)。
(3)营救聪聪(通过创设两个团康游戏作为营救蓝精灵聪聪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勇敢、信任、机智、团结合作等美好品质)。
(4)聪聪得救(通过对话,告诉孩子们要乐群)。
(5)拯救格格巫(通过对是否愿意救格格巫的辩论,唤醒孩子们的宽容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
(6)感化格格巫(通过格格巫被感化,体现童话对真善美的追寻、对良好品质的颂扬)。
孩子们通过童话人物蓝精灵在和格格巫、阿兹猫的矛盾冲突,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懂得了团队合作、宽容别人的重要意义。
2.开展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将日常行规训导和蓝精灵这一形象有机结合,注重课内教育,加强课外延伸,是知行统一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最佳途径。
譬如:针对学生挑食比较严重这一不良现象,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设计了童话剧《蓝妹妹游蔬菜王国》:仙女姐姐把蓝精灵村落里因挑食而变得面黄肌瘦的蓝妹妹带到了蔬菜王国,与青菜、萝卜、冬瓜等进行了亲密接触,在他们的帮助下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变得健康漂亮了。
接着,我又利用秋游活动组织学生在儿童公园里开展“水果拼盘比赛”。要求每位学生带2—3种水果(事先要了解这几种水果的特点、营养成分等),以小组为单位,在一位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动手做水果拼盘。
孩子们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合作创新能力,而且明白了合理的饮食习惯能使身体更健康的道理。这一系列活动既让孩子们吃出了名堂,玩出了创意,又对他们的偏食现象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
此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开展“蓝精灵在行动”活动,去儿童公园捡垃圾,去东吴公园捐冬衣,去十字路口当交警……蓝精灵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
五、重视儿童发展,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传统品德评价方法往往静止、孤立地看待学生,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评价忽视了儿童的变化,制约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评价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
譬如,在读童话的过程中,我们有周评、月评和学期评等。经层层评选,每学期选出十位“小书虫”,并进行奖励。我们还通过讲童话、演童话、画童话比赛,评选“蓝精灵童话大王”“蓝精灵表演达人”“蓝精灵绘画大师”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同学们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蓝精灵爱心小天使”及“蓝精灵护绿小队”等,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养成良好品德。
近几年,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很是红火,片中那聪明勇敢的“喜羊羊”更是深得孩子们喜欢。于是,在学校倡导的争做“阳光少年”的宗旨下,我们创设童话意境,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优秀表现来赢得喂养“喜羊羊”的机会。对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优秀的孩子奖励星星,十颗星星换一棵青草,十棵青草换一只喜羊羊,并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里展示“羊儿向前冲”。五只“羊”换一张校级阳光卡,阳光卡分德育、美育、智育、体育、实践、健康、创新七种。拥有七张不同的阳光卡代表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就可以换一张校级金卡,成为一名星级阳光少年,拥有神奇的“魔法棒”!为了让孩子们不断产生新鲜感,第二年我们又把用青草“养羊”改成用积分卡买“金苹果”。当然,学生养“喜羊羊”、买“金苹果”、争阳光卡的情况和童话之星、护绿天使等评比是相结合的。
在蓝精灵特色班级的创建过程中,我们将蓝精灵形象的亲和力和其拥有的创造力融入活动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做人的道理变成自身行为习惯,培育了孩子们的良知,润泽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温暖的童话情怀中尽情释放天真与活力。孩子们普遍表现出思维活跃,自主管理能力增强,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孝顺,珍惜友情,关爱同学,积极进取,修养提升等良好风貌。当然,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譬如:在小学低年级我们以蓝精灵作为班级形象,到中高年级仍然沿用这一形象吗?如果不是,又如何在小学六年中把童话班级特色进行序列化呈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二小学
浙江杭州 3114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