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及调节因素

2015-09-30李亚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儿童

李亚强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具体从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造成儿童的成人化倾向、误导儿童的价值观念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自身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使大众传媒有益于儿童的成长。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认知;儿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9-0008-04c

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其《新闻界与外国政策》一书中指出:“很多时候,媒介在告诉人们‘怎么想上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上却惊人地成功”[1]。言下之意,大众传媒在传播价值观方面可能作用不大,但在传播社会热点内容、引领时尚潮流方面,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前些年在青少年中风行一时的“非主流”热潮,还有最近大热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等。大众传媒是儿童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诸如“非主流”或“爸爸去哪儿”等多种潮流和信息。因此,大众传媒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这种角色的重要性日益上升。那么大众传媒对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起到了哪些具体的作用呢?另外,大众传媒并非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唯一角色,父母、学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调节着大众传媒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 儿童及其阶段性特征

本文所指“儿童”,指 7 至 12 岁(前后浮动在 1~2 岁)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阶段论中,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2]。这个阶段对于儿童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具有转折意义。在小学低年级时,儿童还具有学前期的特点,到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向青春期靠拢,开始出现青少年的某些思想和特征。此阶段儿童发展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1)由以游戏为主向以学习为主过渡;(2)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但小学阶段整体上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3)个性和社会性各自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三个方面。

(二) 社会认知发展

社会认知是了解、接受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各种要求并逐步内化的过程。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等诸多主流社会所倡导的内容,也包括一些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价值观,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是儿童对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在内的一切外在因素的反应。

儿童期是个体塑造价值观和人格的关键期,因此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对于个体的生命历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一种“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的信息系统”[3]。就具体的大众传播媒介来说,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呈现出多元化、跨媒介、综合性等特点[4]。在这些媒介中,电视对于儿童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甚至被冠以“电视保姆”的称号。虽然在信息化的潮流中,互联网在儿童生活中的权重提高,但鉴于电视图文并现的形式和简易便捷的操作,更加适合7~12岁儿童,因此电视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本文中对于大众传媒及其相关内容的论述,以电视为主。

二、大众传媒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直接功能是传播信息,也以极广博的范畴发挥娱乐功能,同时它又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就教育分类来说,传媒文化归属非正式教育,也称平行教育。相对于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它属于环境教育、潜教育范畴。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积极功能不能忽视。但是商业化环境中的媒体,免不了受利益驱动而卷入竞争。因此,电视节目中的平庸媚俗、暴力攻击性、无聊荒谬的内容也日益增多,这对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说,大众传媒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认知能力的促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造成儿童的成人化倾向和误导儿童的价值观念两方面。

(一)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

一般来说,就语言学习和词汇量增长而言,对于10岁之前的小学中低年级儿童来说,电视比其他媒介影响更大;对于10岁以后的小学高年级儿童来说,电视在增加儿童词汇量方面的作用减弱,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媒介逐渐起到主要作用[5]。

美国学者施拉姆在研究中发现,相比不看电视的儿童,看电视儿童的词汇测验分数更高,且差异显著。不过这种差异到小学六年级时便不显著了[6]。施拉姆认为,在其中起作用的是成熟原则,即儿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以呈现画面、声音为主的电视不再能满足其语言发展需求,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媒介能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信息及更多的自主选择,因此代替电视成为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媒介。

(二) 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大众传媒是儿童社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源泉。尤其是电视,由于不受文化水平的局限,更受到儿童的青睐。通过大众传媒的多元信息传播,儿童可认识许多事物,了解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有助于儿童增长知识、了解社会和吸取间接经验[7],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理解水平的提高,儿童还会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电视节目和书籍报刊。这种主动选择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比较能力。在此基础上,儿童在掌握信息的过程中,从单纯、盲目地接受信息逐渐发展到主动地比较、处理、分析信息,这一过程会显著地影响儿童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发展。此外,各种视频节目所具备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向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这些外在的刺激也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三)造成成人化倾向

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中肃然写道:大众传媒是模糊成人与儿童之间界限的罪魁祸首[8]。日本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喜欢的电视节目中,成人化倾向的内容占主要成分。而且,喜爱幻想志向类节目内容的儿童数量在减少,但喜爱现实志向类节目内容的儿童数量却在增加,表现出兴趣过早现实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变化不明显,但也已显现出这种萌芽倾向[9]。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以成人化为主导,大多以成人意识或成人审美标准、伦理标准为衡量尺度,信息庞杂,社会的残酷现实、真善丑恶涌现于媒介中。虽然有为儿童专门设置的儿童频道、儿童书籍、儿童杂志等,但电视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已经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界限模糊,即使是专为儿童量身打造的少儿真人秀节目,也存在成人化倾向和商业气息浓重等弊端[10],这些节目遏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过早现实化。究其根源,在于大众传媒在面对儿童受众时,不仅受商业利益的驱使,而且在节目制作中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四)误导儿童的价值观念

社会传媒的信息传播在商业化的背景下,对社会信息的报道是有选择性的,有时并非完全真实,对于认知不够独立的儿童极可能造成误导。在成人看来是健康的东西,赞赏、娱乐的东西,其对儿童发生的替代强化可能并不健康。许多影响深刻的、甚至酿成儿童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误区和歧途的教育功能,可能正发生在媒体娱乐成人的行为中。儿童缺乏辨别力和判断力,对现实世界真实生活的深入接触和亲身体验较少,因此极容易对电视所提供的貌似“真实”的情境完全接受而不加选择地模仿。

1991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一项关于“电视对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影响”的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电视是影响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态度是崇尚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职业,如专家、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而轻视工、商、兵;年龄越小的小学生中,崇拜影视人物的比率越高。这反映出媒介推崇的人物形象与价值标准已对儿童造成了盲目趋从的影响。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陆续发现,电视容易对儿童的择业观、幸福观和恋爱观等方面产生误导;电视的宣传使得体育明星、记者等职业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并影响着儿童的职业向往[11]。

三、调节因素探讨及启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大众传媒与之前传统的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大势力一起,成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四大力量,并大有超过其他三种势力的强劲势头。但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大众传媒传播的只是客观的信息,信息的取舍则在于儿童本人。儿童的辨别力、判断力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科学引导,需要同伴群体的良好互动,这样才能帮助儿童在面对庞杂的信息群时,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取舍,减弱媒介的消极影响,增加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大众媒介也应作出调整,创设优良的以儿童为本位的节目,为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建构良好的媒介环境。

(一) 家庭

儿童的心理基础较为稚弱,受暗示性强,有“好孩子”动机,想要获得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因此,成人的鼓掌乃至积极的情绪都是儿童潜意识的选择取向,都是促使儿童去模仿的力量。

成人观众期待看到电视上表演的“小大人”,如果一个儿童在舞台上娴熟地展示才艺,机智成熟地与主持人交流,并且穿着流行、闪亮的舞台装,那么成人观众就会对这个特别的“小大人”另眼相看[12]。在选秀节目中,纯洁稚气的孩子声嘶力竭地演唱情爱歌曲,成人观众不断喝彩,家长听得痴迷欣慰,媒体以此为亮点,音乐家却为此而痛心疾首。父母和周围成人欣赏和赞赏的态度,无形中助长了儿童在成人化道路上越行越远,使儿童失却童真,失去个性,这并不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健康发展。也有的父母将网络、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禁止儿童接触,这反而激发起儿童更强的好奇心,容易在在父母无监控的情境下变本加厉地上网、玩电子游戏(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儿童)。

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榜样,因此,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教导是让社会媒介成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助力的有效做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收视习惯。

2.对儿童实行媒介教育。

3.尊重儿童的媒介接近权。在科学引导的前提下给予儿童选择媒介、接近媒介的权利,而非盲目禁止。

4.树立良好的收视榜样,与孩子一起观看电视时,尽量挑选一些有益的、健康的、对社会认知发展有良好引导作用的电视节目。

5.在闲暇时间多陪伴孩子。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占据了儿童的闲暇时间。父母对儿童的陪伴,可以使儿童减少观看娱乐性质的节目,投入到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游泳、爬山、旅游等活动,有助于开拓儿童的眼界和思维。

(二) 学校

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开放性、技术性、交互性和商业性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交往方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形成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开放性对封闭性的挑战、多元价值对一元价值的挑战、个体性对整体性的挑战、自主性选择对强制性规范的挑战等[13]。

但学校教育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挑战,学校教育往往不注意吸收平行教育中的长处,用以启示学校自身的改造与变革,使之具有策动儿童动机和兴趣的魅力。此外,教育的旨趣多在正面的榜样强化,注重积极的替代强化,而对于消极的替代强化问题,也仅仅关注反社会的或攻击性的如色情暴力迷信等行为预防或治疗,忽视平庸,也同时放任了诸多隐蕴于平庸中的消极的替代强化现象[9]。

学校教育面对这种强势的挑战,提出了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建构等理念,也做出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对于非正式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所改观,但要达到更好的成效,还必须采取其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

第一,提升学校对于儿童的吸引力。通过有趣的课堂、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儿童的关注点能够从电视、网络等媒介中更多地转移到学校。

第二,开展媒介教育。将媒介教育课程作为官方认可的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融合课程,将媒介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中或者融入校园实践活动中,例如校园广播站和记者站。活动课程中,教师带领儿童到报社、电视台等媒体中参观学习,了解媒介运作流程。这些媒介教育方式不一定要孤立进行,可以以组合的方式穿插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引导儿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尊重儿童的受教育主体地位。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清醒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面对大众传媒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能够科学地进行取舍,并通过媒介更好地认识外界社会。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能够使儿童抵御外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 大众传媒

除了家庭和学校的调节作用,媒体自身的改善,对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优秀的电视文化,重视人文精神,考虑儿童受众的认知特点。减少对暴力、色情、高消费的渲染,增加有益儿童智力、手工、音乐、美术、科学等方面发展的电视节目。净化荧屏,为儿童建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

第二,制作优秀的儿童教育类电视节目。徐斌[14]对迪斯尼、哈哈少儿频道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证明儿童电视频道专业化是保护儿童的必由之路。文中还指出,儿童受电视侵害的问题,主要在于电视的开放性和儿童选择的随意性的矛盾上,也就是说,内容比平台更为重要,只有提供能够吸引儿童眼球的内容,以儿童为本位来打造儿童节目,营造属于这个年龄应有的文化语境,才能让电视在健康儿童文化的建设中起到最大的作用。

四、小结

大众传媒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利有弊,但这些作用受到家庭、学校等因素的调节。家庭、学校的科学引导,将使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积极影响,同时减弱消极影响。当然,这也离不开大众传媒自身基于儿童本位的品质提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第一,儿童媒介接近权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接触的大众传媒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现今的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城市儿童情境下的大众传媒研究,大众传媒对农村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影响值得研究。

第三,相关研究多关注电视的影响,忽视了网络在儿童生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有关网络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值得重视。

第四,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为论述性研究,且主要集中在教育学、新闻学两个领域,理论和实证依据主要引自国外。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实证研究,为中国国情下的儿童社会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尤其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社会性方面的研究,将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Cohen B.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M].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1963,1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4.

[3]Defleur M L.大众传播学绪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251-253.

[4]周燕,余文蕙.近十五年国内大众传媒影响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57-60.

[5]张丽华.试论电视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影响作用[J].教育科学,1998,1:39-41.

[6]Fetter M. Television Viewing and School Achivement[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4,349(2):104-108.

[7]陈莉娟.大众媒体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

[8]Buckingham D.童年之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侯春在.社会传媒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替代强化功能[J].江苏教育,2001,17:4-6.

[10]钱晓玉.我国少儿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1]化得元,高治合.电视与儿童的社会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116):61-66.

[12]张亚琛.浅析电视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2.

[13]戴怡平.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5):116-119.

[14]徐斌.论电视传媒在儿童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视听,2012,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315211)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论大众传媒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素养要求及提升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