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2015-09-30李晓红

中小学德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灵德育

李晓红

摘 要:上世纪末,中小学德育一度误入歧途,为此,日本政府持续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德育价值的心灵回归、个性眷顾、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取得了较完满的成功。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 键 词:日本;价值转向;心灵教育;体验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11-04

工业化历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困厄与迷惘,致使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随着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日本教育逐渐走向健康和谐且充满人性的轨道。德育在这三次教育改革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择取与引领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那么,日本在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进行了怎样的价值创建,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哪些启迪呢?

一、迷惘与困境: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小学德育遭遇的价值挑战

受工业化与经济腾飞核心价值导向的影响,日本战后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本体性的价值危机。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随之异化:道德教育不再观照人的心灵,而是隐没人的个性,缺失了对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关注与引导。

1.背离心灵的道德教育陷入难以遏制的“教育荒废”

战后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在给社会带来庞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人心灵的无序、精神的贫瘠、信仰的空洞以及敬畏心、感恩心、同情心与宗教心的严重颓废与沦丧。这些社会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日本中小学教育在经济偏执、学历偏执、工具理性偏执、功利主义偏执的长期浸淫下,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道德教育的持续乏力与滞后,酿成了不少问题,有些已经成为顽疾,集中表现在:第一,校内暴力增加。例如,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起,比1997年上升26%,其中初中生占77.5%[1];第二,犯罪率提高。日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尤其是以杀人抢劫为代表的恶性刑事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第三,自杀率居高不下。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中自杀身亡的学生达到198人。第四,退学现象严重[2]。为扭转基础教育颓势而成立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教育荒废表现为阴险的欺侮、儿童自杀、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偏重偏差值的激烈考试竞争、偏重学历、所谓的教师问题、体罚等”[3]。

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荒废”,其实质在于“心灵的荒废”。彼时的日本教育主要为工业化服务、为经济腾飞服务,而在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上缺乏必要的观照。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浪潮中被边缘化,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忽视了道德教育力量与价值的教育必然会走向与人性相悖的歧路,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缺失对儿童心灵的关切和对人性的引领。

2.隐没个性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其价值本真

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德育不仅存在本体性危机,还存在隐没个性的教育价值误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漠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漠视。道德教育的尴尬地位以及价值异化,导致儿童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一天天剥离与剪除。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4]。由于儿童个性与尊严未得到应有的礼遇和尊重,不能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观照和提领,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恐惧乃至抵触和不满与日俱增。

教育的价值本真、道德教育的价值本真必然是对人的生命的高度负责与引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高度负责与眷顾。当道德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当道德教育远离人性关怀的时候,儿童的完满个性就必然受到戕害。这样的教育不仅严重抑制了儿童生命的健康、个性的丰富成长,还必然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危害。

3.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缺场的道德教育造成不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儿童

在长期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范式下,道德教育对儿童生存能力的观照十分欠缺。首先,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进行关心他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教育引导和道德实践能力养成。日本战后一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的心灵孤独、性格偏执、人际冷漠、人文稀缺等与此缺失不无关系。其次,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礼遇他者、包容多元的教育,造成他们的尊重意识极其淡漠,不仅伤害其他生命个体、暴力侵害同族同类,也伤害着自己的身体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仅厌恶自然、掠夺自然,而且恐惧自然、远离自然。

道德教育既要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完整与敞亮,也要关注人的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实践能力的造就。道德教育一旦缺乏了对儿童的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就极易导致儿童对生命缺乏理解、对生存缺乏理性、对自然缺乏体验。

二、坚定而执着的抉择: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择取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育价值观迷惘与困顿,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离,日本政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了系列施救措施和积极应对策略。

1.心灵的教育——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进行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其核心主题。为了重塑日本儿童的心灵世界,构建具有新时代适应性与超越性的道德意识,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心,对生命的敬畏心,强调对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培育,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为此,“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中,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体验活动,推动和促进道德教育的全面展开”[5]。日本政府和文部省多次下发敕令,要求各地方教育委员会认真贯彻道德教育首位的精神,坚决履行道德教育对儿童心灵教育的具体要求,扎扎实实推进道德教育范畴下的心灵教育。

这种以救赎儿童心灵、丰富儿童内心世界、完善儿童性格为价值旨归的道德教育的持续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完整人格的健康养成和道德情感的有效培育。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观,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且良性的变化。

2.个性与人性的教育——造就儿童完满的个性品质

针对长期漠视儿童个性教育的积弊,日本政府提出了丰富儿童个性与培养儿童人性的道德教育主张,并在落实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日本教育改革行政部门对个性和人性进行了解读。在个性解读上,认为个性的内涵是每个人不可代替的基本素质,每个人的素质关系到其生存能力和其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位置。同时,个性还要走出狭隘自我,时刻关注到他人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在,关注到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社群意义上的个性。关于人性内涵,认为完满丰富且具有日本人特性的人性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同情心、敬畏之念,有对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高度自觉,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也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养。

为此,日本基础教育掀起了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运动,这完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转向。日本政府明确要求各都道府县必须认真领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指导,认真落实贯彻到日常教育之中。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负责相关教育改革的设计、调研分析、督促实施,其通过咨询报告、行政敕令等方式,多次明确而坚定地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道德教育,有力保障了相关教育价值的实现。

3.体验教育——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上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讨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1997年,日本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6],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在发表咨询报告时,特别强调在“生活体验、自然体验”之中培养儿童。自此,体验式德育便在日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

体验教育不仅意在塑造儿童的生存能力,还注重培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在生存能力塑造方面,要求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体育与艺术活动体验等,历练儿童道德意志、坚毅品质,增强其对自然的理解与探险兴趣和本领,拓展其宽广和复杂的社会适应性。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的体验教育,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7]。在生命意识的培育方面,体验教育特别强调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人、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节制和克制、学会善待和保护生命。

2008年,日本文部省更是在总结以往德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般方针——“道德教育,应该以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把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充分体现出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故乡,致力于创造有丰富个性文化的同时,遵守公共精神,为了构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与此同时,要尊重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爱护环境、开拓进取,为了培养有这些精神的日本人,首先就要把培养他的道德性作为最基础的目标”[8]。

三、“他者镜像”:日本中小学德育对我国德育价值的启示

我们有必要对日本面对教育危机所作的努力进行梳理,并以之为鉴镜,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德育及其价值择取,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价值遴选有所启迪。

1.道德教育价值不能陷入“唯经济化”陷阱

无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心。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能成为经济建设的纯粹附庸。教育决策者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发展的思维、站在当下指向未来的精神气魄,厘定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道德教育可以为经济建设塑造一批批具有优良品德的公民,可以促进人的内在心理秩序建构,可以为社会提供最原初的精神动力,可以为社会文明赋予人性高尚的内在素养支撑。所以,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得到全方位的立体性解读,应当获得彻底的理解和尊重,道德教育本身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价值守望,尽力规避功利主义的浸淫而迷失方向。

2.中小学德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立人”

从日本教育改革的设计、实施、效果来看,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必须在儿童人格完满养成上得到切实体现,德育有责任和使命关注儿童的心灵和谐、个性丰满、生命意识康健、生存能力完备。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文性,只有切实从人的完整性出发并将人的完整性发展视为己任,才能匡正并守望自身的价值本真。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有一个当下性与未来性规划,也就是说,既它要有工具性价值,也要有终极性价值;既赋予儿童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与行为,也赋予儿童内在的道德坚守、道德信仰、价值理想和精神气质。总之,将儿童完满人格养成作为本体使命、坚持树德立人才是中小学德育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导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关注儿童人格健康养成过程中,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儿童生活世界中获取教育资源,还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开掘与传承,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汤因比博士指出的:“日本民族虽然完全掌握并可以任意使用欧洲的现代技术,但是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这种传统正是适合于治疗污染自然,使人的精神丧失人情味的现代技术的精神解毒剂。”[9]所以,为了儿童完满人格的养成,中小学德育可以开发多种资源,凝聚多种智慧,以实现其“立人”的基本教育价值。

3.设计多元的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立人”的价值

要实现中小学德育“立人”的本真价值,学校的德育就有必要不断反思并修正德育实施过程、方法、途径、形式。首先,要注重德育的多学科渗透,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其次,要重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日本中小学德育就十分重视“德育说教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即注重道德实践,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道德体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10]。日本的体验教育,就是偏重于多渠道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再次,要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比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11]。这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重建,都是很有价值的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2]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

[3][4]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R].1986-06-23.[日].文部时报,1987,(8)临时增刊号.

[5]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6]吴忠魁.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7]付兵儿.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6).

[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道徳教育について(R),2008(3):2.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99.

[10]孙入学.战后日本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4).

[1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2-43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心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唤醒心灵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