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初中语文文本中的“留白”
2015-09-29张曜张莉
张曜+++张莉
中国文学自古就追求“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言外之意”,即“留白”,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留白”,焕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让虚实结合的境界融入课堂。
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教学时候,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下面,笔者选取诗歌、散文、小说三种不同体裁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具体分析。
一、挖掘诗歌文本中的“留白”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文类。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的意象是外在事物形象与诗人内在情意的交融。”诗歌是抒发情感的,是用精炼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虚无的境界,而这种境界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把玩、不断的去吟诵、不断的去思考。“留白”运用在教学中,就是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有意无意留下的“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不断去融入文字,让文学作品和自己形成共鸣。
“一首诗删去一个诗句,一个单词,一个字母,一个书写符号,它就活不成了。”优秀的诗歌常常十分的含蓄和曲折,诗人往往故意不去写“满”,留下弦外之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断裂”和“跳跃”,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补充和丰富,激发学生挖掘诗歌的意蕴,拓展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趣。如九年级语文的毛泽东《沁园春·雪》,在听课中,有位老师就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留白”。首先,他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接着,让学生在对课文字词熟悉的基础上,再次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读完这首词的感受,可以带着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感觉这首诗是豪迈的;有的感觉是奇美的;有的感觉是胸怀天下的;有的感觉是评古论今的……教师一边听一边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全部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段吴祖光(剧作家)评论毛泽东《沁园春·雪》:“风调独特,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作了总结。接着,教师更加深入的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文章,他展示出一段写作背景资料——在准备展开抗日战争之前,作者为了考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大雪覆盖的塬上,面对着大好河山,感慨万千,提笔大作,写下这首诗流传千古之词。
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一,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词(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描绘或者分析。教师担心学生不是很理解,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在陕北,一天,毛泽东为准备展开全军抗日了解地形地貌,艰难的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而当他登上顶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雄伟而奇美的雪景,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挖掘文本,展开想象,拓宽诗歌意境。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想象描绘整首词,有的学生对其中一处进行合理的挖掘。比如有一位同学就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展开自己的想象:“千百年来有多少的风云人物,可是他们,都只是华丽的过去,如今,这个雄伟壮丽的大好江山会是谁的——一定只会是我的。”还有一位学生回答的更是精彩,他大胆的对这首词上阕进行了分析:“千年前,柳宗元看着漫天大雪写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种内心的苦恼和愤懑,是一种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的美。而毛主席的这首诗中同样写雪,但却展示出一种热爱大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磅礴而激昂的气概。”
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本中的“留白”,尊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让学生自己多读,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挖掘诗歌本身隐含的意蕴,去收获更多的审美体验。
二、挖掘散文文本中的“留白”
中国古代所说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凡不是骈文、不是韵文都称为“散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散文虽然样式繁多,文体各异,但是它的共性就是“散”。“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为自在悠闲的。”散文是夹杂在小说和诗歌间过渡性文体,它不像诗歌,往往只有片刻的情绪波动,散文往往反映的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的情绪思考。作者写散文,就是要表达他眼中的景,眼中的物,抒发对人生的所思、所感。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文大多来自大家之手,这些文章都是展现“我”的所见所闻,通过环境渲染和人物刻画等等方面,塑造出最真实的情感、最独特的个性。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提出散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这些独特的人生经验、作者对人生的所思、所感就是散文中的留白,优秀的散文中充满“留白”,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能力,才能和作者形成共鸣。
如:七年级老舍《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笔下,作品充满了神韵。无论是山、水、阳光还是白雪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用优美的文字展现出济南冬天是什么样的,而是通过三个地区和济南的对比,让读者在阅读中细细的梳理,品味出济南冬天的特点。随后勾勒出一幅阳光照山、薄雪盖山、水中藻绿的水天相融的美景。作者在文章中没有说爱济南冬天,但是从开头对比中作者得出的“宝地”一词,读者便可以清晰明白作者那种情真意切的喜爱。在文章中,作者花了大笔墨创设意境、妙用修辞技巧,展现出温暖、秀丽、清透的济南。但那种浓浓的赞美情感,一直贯穿全文,并前后呼应,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
因此可见,教师在讲授现代散文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中挖掘“留白”,通过朗读、品味,慢慢地去琢磨,细细地去思考,感受作者的心灵,读懂作者的心声。
三、挖掘小说文本中的“留白”
小说所讲述的内容不可以全盘相信,它具有虚构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小说教学被单独提出,学生需要掌握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概念和特点。小说是一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叙述和环境描写,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它是语言的艺术、形象的艺术,更是创造的艺术。小说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背景或环境的具体描绘”,让我们从故事中了解社会,反思自我,体会真谛。小说教学实质上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可以充分地把握住人物的特性,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等资料,深入挖掘小说,真正读懂小说,理解作者的初衷,明白小说的主题。在小说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特性、深刻理解主题、加深对作品感受,培养学生深入挖掘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小说中常会出现省略的部分,如:人教版九年级鲁迅《故乡》,作者在描绘闰土的形象时,就多次采用了省略号。小时候,闰土和“我”说话起来总是滔滔不绝,想到什么都会去说,因此,作者在文章就采用省略号代替那些说也说不完的儿时哥们之间的话语。当读者读到这儿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淳朴的童真,少年时的闰土不懂得等级之分,他生活无拘无束,充满了童趣。而中年的闰土,作者在刻画时候,也多次采用了省略号,这儿却不再是那种滔滔不绝、无忧无虑的说话。而是呈现出一种饱受生活苦难,深受封建思想迫害下吞吞吐吐、生疏不自然的悲哀。
小说教学,就是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文本,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发挥合理的想象,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并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形象中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诗歌、散文、小说文本中“留白”的共性与差异
诗歌、散文、小说都属于文学样式的中的一员。所以,它们在文本“留白”上存在着一些共性。众所周知,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出现一些作者故意留下的“模糊表达”,比如在某些内容上,作者就是有意或无意的漏掉,不去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那些文本的“留白”,反而常常是文章最美妙的地方,让读者越读越感到神奇,带来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阅读文本,正是一个打开想象,充实意向的过程。文学作品中那些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无穷内容和情感,正是作品的精髓所在。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读通文本,还要引领学生读透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去引导学生发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从这些“白”处激发想象、打开思维,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心灵的桥。
诗歌、散文、小说的文本“留白”不仅具有共性,也存在着差异,从前面三节可见,不同的体裁的文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小说就具有虚构的特点,它就需要描绘出让读者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而诗歌和散文它们受体裁的限制,就不能仅仅只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更加需要烘托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诗歌中可写人,可写景、可写物,但是无论怎么写,最终都要用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展示一种虚无的境界,抒发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散文无论如何“散”,都需要反映出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作者情绪的思考,反映出作者眼中的景、物,事,抒发那片刻的感受。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