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凉州攻鼓子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征

2015-09-29李万兴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历史文化艺术特征

李万兴

摘 要:攻鼓子是甘肃武威凉州的民间一种鼓舞表演艺术形式。是《西凉乐舞》的遗存,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属于古代西凉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它在《凉州曲》中属“健舞”,是一支群体性的鼓乐舞蹈,重点在重大节日和佛教、祭祀活动中表演。本文通过攻鼓子“滚法”之音与“攻城”之意关系以及服饰、道具、音乐、表演、技术等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进一步的挖掘、研究攻鼓子历史文化,对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攻鼓子舞;历史文化;艺术特征;研究价值

现流行于甘肃武威凉州的攻鼓子民间舞蹈艺术,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将凉州攻鼓子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以及“滚”与“攻”的关系,与其它鼓舞的关系等方面作以进一步阐述,对攻鼓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攻鼓子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

1.攻鼓子的历史渊源

西汉时,武威就有少数民族驻牧,匈奴族休屠王就驻牧此地,休屠王府就设在今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现有遗址保留)。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休屠王。据说,在攻城时就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装扮进城表演,里应外合才攻下休屠王城。之后,建郡置县,三岔铺一带名为休屠县。休屠县历东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并入姑臧(今武威)。北魏统一西凉地区后,此地为鲜卑族人所占;唐后期,此地为吐蕃族所占;五代北宋,此地为党项族人所占;西夏、元代为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所占;明以后,山西、安徽、江南一带汉人迁徙此地。从西汉至今,约2190多年的历史,此地少数民族所占的历史就有1950多年。可以说,明代以前,武威的历史是西凉少数民族的历史。

从历史上看,西凉地区又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乐舞艺术是西凉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西汉以来,魏、晋、南北朝至唐数百年,逐渐形成了具有西凉地方独特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西凉乐舞。历史上称为《西凉乐》,他的前身是《秦汉伎》,又名《凉州乐》,无论在隋《七部乐》、唐《九部乐》、《十部乐》中,《西凉乐》仍处在重要的地位,《西凉乐》的舞蹈分为白舞和方舞。白舞为单人舞,方舞为四人舞或众多的人同舞,有《胡腾舞》、

《胡旋舞》、《狮子舞》、《鼓子舞》、《石枝舞》等,它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主要在重大节日和佛教、祭祀活动中表演,它在《凉州曲》中属健舞。在《西凉乐舞》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有“八音之领袖”之称。据记载,西凉乐舞中所用的鼓,有大鼓、小鼓、褐鼓、铜鼓、齐鼓、担鼓等。这些鼓,史书上称之为“西凉伎”,即西凉少数民族乐器。现在流行于西北地区的鼓乐舞,所用之鼓,无一不是古代西凉少数民族的乐器。攻鼓子所用的鼓也是其中的腰鼓。攻鼓子与《西凉乐舞》有密切的相互关系。

2.攻鼓子的演变过程

攻鼓子应称“滚鼓子”,是“滚法”之音,在古代西凉乐器的演奏方法中,有一种叫“滚”的演奏方法,意在手指、腕及胳臂旋转如滚动之流云。至今,在琵琶、三弦、扬琴、鼓子等器乐中,都有“滚法”。白居易诗《琵琶行》中云“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就是对琵琶“滚法”演奏的形象描写。乐器的滚法演奏,强烈而清脆,仓促而细碎,激烈而雄壮,隆重而舒展,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攻鼓子”舞蹈,便是以鼓为乐器,以滚法为主要演奏方式而演变成的鼓舞。那么,“攻”就是“攻城”之意了?它可能是对传说中的“攻鼓子”对“攻城”、“突围”的曲解。也许是最初整理语言流传中犯了语音上的错误,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也许是从表演形式、服饰、舞美设计中气势磅礴,走太极、列奇阵变幻莫测的动作中取意。无论如何“滚鼓子”称为“攻鼓子”的历史改变不了,也比较妥当。无论 是“滚”还是“攻”,从它的化妆、服饰、舞蹈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感觉,显示了西北地区各族人民坚毅、勤劳、纯朴刚强、豪放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也显示了西北地区各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据历史记载,宋、元以后,随着凉州政治经济的不断迁移,边陲战争连绵不断,形成了中原等地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它产生了《西凉曲》、《西凉乐舞》这种少数民族的舞蹈,“攻鼓子”就是产生于《西凉曲》、《西凉乐舞》中一种独特的鼓乐舞蹈。“攻鼓子”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3.攻鼓子舞蹈与社火的关系

社火是把北方各地民间的一些舞蹈、曲艺和民俗等汇入形成了一种叫“社火”的表演形式,鼓舞是其中之一。“攻鼓子”与不同时期形成的“春官老爷”、“傻公子”、“腊花子”等相互融合,成为社火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社火中占主导地位,但又明显区别于一般社火的表演形式,又逐步从社火中分离出来,已形成了一门独特的鼓舞艺术。

二、攻鼓子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

1.攻鼓子的艺术特征

凉州攻鼓子它与古代《西凉乐舞》之“软”、“健”风格颇相吻合,从“滚”到“攻”的演化,目前整体风格,体现了舞者神情冷俊刚毅,步履沉稳骄健,神态极具夸张幽默,做打招式俱臻娴熟,套路极俱张扬刻化,如遇“会鼓子”场面,更是蔚为壮观,每逢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几十支攻鼓子队伍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列一个阵势,舞步变化默契,进退开合和谐统一,阵容宏大,气势雄壮,衔尾相随。时而犹如潺潺流水,时而声如雷霆万钧;行如游龙走蛇,排山倒海;场面撼人心魄,徒生豪情。无论是服饰、道具、音乐、表演和技术等方面,与其它鼓舞有相似而不同的特征。

(1)服饰特征。攻鼓子表演者在服饰方面有强烈的色彩反差,有非常独特的个性。服饰从头到脚都是以黑色为主,白色和红色为辅,头戴黑襆帽,用黑色包巾包裹,上插野雉翎,有“上净天宇,下扫凡尘”的寓意,扇形白色纸花三个,分别左中右插入带有数枚银泡的勒头内,身穿黑色夜行衣,颈系白色长领,腰系红色腰带,下穿黑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凌云牛鼻靴,整个装束与古代少数民族祭祀、祭祖有关,近似武士。舞者身挎牛皮腰鼓,手执枣木鼓槌,各个威武雄壮,观此鼓舞余音三日不绝的感受。至于头插野雉翎说法,据考证,在西北边陲嘉峪关黑山岩画就有骑射、操练、狩猎或手舞足蹈者头顶羽状饰物的画面,这也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扮。endprint

(2)化妆特征。攻鼓子表演者面部化妆以白色粉底,浓眉大眼直竖,脸颊勾画红色、黑色火牙,与祭祀有关;再者面部以戏剧武生化妆,有一种威严、冷峻、刚毅的气概。

(3)道具特征。鼓为桶状,约30至38厘米,直径约25至30厘米,白松木制作,表面漆红漆,鼓面为牛皮,泡钉拉皮并装饰鼓边缘,鼓面画黑色太极图案,鼓带为大红绸布,长约250厘米,鼓槌两个,长约26厘米,系大红绸缎。那么,鼓两端的太极图文又如何呢?它与“攻鼓子”舞蹈的走太极、列八卦阵相吻合,很可能被用于某些宗教场合,或用于祭祀、祭祖场所。据考证,“攻鼓子”是《西凉乐舞》的一种,它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那是,“儒学告退,庄老方滋”。老庄哲学一时大盛,尤其在艺术上影响最深,乐器两端的太极图,则是人们崇尚老庄哲学的产物。

(4)表演特征。攻鼓子表演者技术娴熟,具有艺术渲染力,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的感觉。表演者几人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不等,表演者走太极、列八卦、摆奇阵之势,其动作有“八字步”、“十字步”、“前弓步”、“后弓步”、“对攻”、“拉花”、“祭阵”、“拜坛”、“跨马步”、“套莲花”、“雁字形”、“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四门兜底”等十余种。身法则刚健多变,节奏时缓时骤,鼓阵开阔进退,鼓声雄宏激越,充盈天地,气势磅礴,奇伟壮阔,势如万马奔腾,声如春雷滚滚,山河振振,方圆十里皆闻。攻鼓子的击鼓动作时而缓慢时而急速,表演者忙而不乱,阵形不断变化,忽如雁翎般展开,忽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把人们带进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古战场。

(5)音乐特征。攻鼓子的音乐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原始鼓点主要以“三点子”、“三七点子”等,经改编后的打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点子”、“跺子”、“三反三正”等,通常配以数张小锣渲染气氛。表演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静若处子窃窃私语,悚如惊鸿左顾右盼,动时脱兔闪跳腾踏,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

(6)技术特征。攻鼓子的主要表演动作有扭、打、跺、跨等,属于健舞的一种,刚健有力,自然大方,欢快流畅,刚柔相济,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扭,攻鼓子最优美的动作就是“扭”,意力在腰椎部,以腰和胯为中心上下有节奏的摆动,用力适度,摆动自然,协调统一,如“拉花”、“鹞子翻身”等,随着鼓点给人一种潇洒、轻松、优美的韵味。打,攻鼓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打”,意力在臂力和手腕,协调统一的动作和打法,如“三七点子”等,配以大鼓和无数张小锣,音乐流畅,节奏感强烈,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跺,攻鼓子最大的动作就是“跺”,意力在腿部和脚力,如“弓步”、“马步”、“套莲花”、“雁字形”等,步法沉稳有力、力惯千钧,给人一种勇猛、彪悍的感受。跨,意力在腰、腿之间,如“弓步”、“马步”中的小跨步、大跨步等表现最为突出,给人留下一种“英雄射大雕”的感觉。在表演中扭中有打,跺中有打,跨中有打,和谐统一,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柔”和“刚”之中。

三、攻鼓子的文化价值

从攻鼓子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来看,攻鼓子是《西凉乐舞》的遗存,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生活在河西一带的月氏、乌逊等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它既具有鼓乐的浑厚、刚健,又有乐舞的柔美、灵动。显示出“滚”与“攻”的艺术魅力,是鼓与舞的完美结合,是人与魂的自然深化,将西部人的豪放粗狂的气质尽显其中,形成了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鼓舞艺术。对于研究凉州历史文化及《西凉乐舞》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凉州攻鼓子舞蹈艺术具有现实意义。1957年,凉州攻鼓子曾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大会,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983年开始,当地文化部门进行挖掘整理,作为国家“八五”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攻鼓子舞蹈艺术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1989年被甘肃电视台《西部之舞》摄制组专题拍摄在国内外传播交流,影响极大。至后,中央电视台《望长城》、《走进西部》、台湾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进行了专题拍摄等,先后获得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舞蹈类一等奖、敦煌文艺奖、文化部“群星奖”等,199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中外文化学者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魏泉鸣携同国际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水源渭江考察后感慨赋诗“凉州古曲一遂音,今日惟其继遗声”。“红花点点四坝乡,人在绿荫舞攻鼓”。“此鼓只应凉州有,陇上难得几回闻”…… 对攻鼓子舞蹈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攻鼓子与其它鼓舞的区别

综上所述,攻鼓子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我们从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它与安塞腰鼓有相似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地域和民族传统等社会特性,其服饰装扮既有相似的地方和强烈的色彩反差,安塞腰鼓服饰体现一个欢快明亮,攻鼓子服饰体现一个庄重大方;其表演风格欢快有力、粗犷豪放、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其鼓法有所不同,安塞腰鼓打法槌不落鼓,在大鼓的引领下跳跃,攻鼓子打法鼓槌直落鼓面,打法与舞蹈动作协调统一;其道具略有不同,安塞腰鼓小巧玲珑,鼓面较小,动作比较夸张,攻鼓子的鼓为直筒,鼓面较大,声音具有浑厚感。其次,它与兰州太平鼓、山西威风锣鼓、河南盘鼓以及少数民族的长筒鼓、铜鼓等鼓舞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与其它鼓舞不同而独特的特征。

几度春秋,几经沧桑。攻鼓子这一古老的民间鼓舞艺术,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演变,代代相传。今天,攻鼓子舞蹈艺术正在发展时期,如何得到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G〕.

[2]俞汝捷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词典》〔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年10月.

[3]黄柏元 武威历史文化丛书 〔M〕《西凉乐舞》 2002年.

[4]《西凉乐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变》〔J〕甘肃艺苑 2010年.

[5]石瑾 周邦春 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舞--攻鼓子〔J〕大众文艺 09.

[6]张永星 中国知网 《凉州攻鼓子的调查与研究》 2011年2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历史文化艺术特征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来物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