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实践操作
2015-09-29王莉
王莉
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获得发展的过程,而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也是合作交往的。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同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学时,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一、适用范围,动手操作只是学习中的一种手段
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并能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那么哪些内容更适合动手操作,例如建立新的概念就很难找到与其相适应得旧知识引出,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例如第一次建立什么叫面积,面积的单位,对称,平移等概念,又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都可以通过学生操作来解决,例如在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不直观、它虽然“看不见”,却“摸得着”(学生有轻、重的生活经验和肢体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建立重量观念。在课前我就安排学生观察两个粉笔盒(一个空盒,一个装有粉笔),先让学生猜测它们各自的轻重,再让学生亲自掂一掂,使学生懂得要比较物体的轻重,要采用掂一掂或称一称的方法。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时,让学生把大米装在塑料袋里,并称出1千克的大米,让学生顺次传递,动手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学生立刻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激起了求知的欲望,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克是较小的重量单位千克是較大的重量单位这一概念。
二、创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便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才能掌握同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半。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首先,进行合理地分组可以4人为一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相同的不平上展开学习,让学生互助,互动,共同进步。其次、明确小组的合作目标,在小组中,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可以给每人编号,先让两个人互相说,然后在小组中讨论,共同完成记录,并在每个组设置组长一名。
一堂课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而变得生动起来,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操作内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程序地操作。 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要用的学具,设计好操作步骤,以及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