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谢饥饿

2015-09-29王巨成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电铃小人书铃声

王巨成,从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有六百多万字,出版《穿过忧伤的花季》《我们的青葱岁月》《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等书。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金近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读物提名奖、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协“跨世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首届“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奖等。《震动》入选年度“大众喜爱的五十种图书”、“三个一百”原创工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我小时候尝过真正饥饿的滋味。

饥饿像很有韧性的风,一点点刮起来,逐渐增大,慢慢地将胃的角角落落所存的食物刮走,直到里面空空的,就像一间巨大而空荡荡的屋子,就连一星半点的东西都未遗留下来。腰杆不由自主地弯下来,似乎那一个巨大的空白之处承受不住头和上肢的重,因而走路时两腿发虚,打晃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是每天上午接近放学时,这种饥饿的滋味便如期而至。这时人的心思差不多都集中在一点上——期盼铃声响,我甚至闻到了家里饭菜的香味。

放学的铃声总与我作对,故意拖延时间。所以每次经过电铃旁时,我对电铃又爱又恨。铃声不响,我也没有听课的心思了。看见窗外青青的树叶,真想拽一把下来,填进肚子里。

那一天,就在铃声将响的前夕,我忽然闻到同座那里传来一股神奇的味道,这种味道仿佛一下调动了我肚子里千军万马般饥饿的虫子,它们疯狂地跳动着,像要从肚子里挣脱出来,循着味儿扑过去。

我看见同座的抽屉里有小半块蛋糕,金黄的,那神奇的味儿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应该是香香甜甜的。我想不看,可我的目光却一次次被它拉过去。在那时候,蛋糕绝对是奢侈品,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吃过蛋糕。

下课铃终于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回家。一下子,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向教室四周看看,知道确实没有人了,然后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慢慢伸向了那块蛋糕。我吞咽着汹涌而来的口水,心里说只尝那么一点点,印证一下对它味道的猜想。手一点点地伸过去,那么艰难,好像经过了一个世纪。在手指终于接近蛋糕时,我的手发抖,脸上一阵阵地发热。在手指要触到蛋糕的一刹那,我的手像遭到电击似的缩了回来,然后我把手伸进嘴里,咬了咬,有疼的感觉,然后下意识地吮着。

我拿了一本书,把蛋糕盖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我向教室外面走去。到了教室门口,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地方——一本书下隐藏着小半块蛋糕的地方。

这一天的中午,家里的粗茶淡饭,使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香甜,直吃得我头上冒汗,吃了一碗又一碗。

那一年我只有十岁,这是我第一次抵制诱惑。

那时还有一种饥饿。由于家里人口多,粮食少,父母是不允许我们疯玩的,因为疯玩之后势必增加食量。而对我来说,减少饥饿感的办法只有不玩。可是我还有精神饥饿,看着别人玩,是一种折磨;枯燥地坐在座位上,也是一种折磨。只有去看课本了,那薄薄的两本书早被我翻烂了,往往老师还没有教,我已经会了。

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就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了我的生活,那些小人书是我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有时为了一本小人书,我可以替别人写作业或扫地。对那些小人书,我常常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那些画面、文字刻在我的脑海里。

想不到那些小人书从此成了我童年的重要精神食粮,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它们成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

我庆幸自己曾经拥有的饥饿。物质的饥饿,使我珍惜粗茶淡饭的平常,绝不会为一点点的诱惑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精神的饥饿,使我爱上了读书,进而成为一个能为孩子写作的人。

告诉你们,没有饥饿,你就不懂得珍惜。

我感谢饥饿。

猜你喜欢

电铃小人书铃声
想起“小人书”
小人书里的大干世界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铃声过后①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听不到铃声
什么声音
深夜门铃声
动手做音乐电铃
小人书伴随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