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宸英与纳兰性德交游考论

2015-09-29杜广学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姜先生纳兰性康熙

杜广学

姜宸英与纳兰性德交游考论

杜广学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早年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为“江南三布衣”。康熙二十年(1681)入史馆,参修《明史》。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及第,时年已七十岁。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顺天府乡试副考官,因科场作弊案牵连入狱,不久死于狱中。姜宸英雅好古文、诗歌、书法和学术。古文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在当时即得令誉,吴伟业甚至比之为“清初古文三大家”①之一的侯方域②。

姜宸英与当时杰出词人纳兰性德相识甚早。虽然二人性格、经历、境遇迥然有异,但在长达十二年的交往中,相互理解,彼此欣赏,缔结了深厚的友谊。考察姜宸英与纳兰性德之交往,既可丰富有关姜宸英交游的研究,又可更细致地观照纳兰性德的经历与心态,为进一步研究纳兰词提供一个较为真切的背景。

纳兰性德(1654—1685),叶赫纳喇氏,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太子保成嫌名,改名性德,康熙十五年(1676)复称成德③,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其父明珠,曾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位高职显,权倾一时。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及第。康熙十六年(1677)任乾清门三等侍卫,后逐步晋升为一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因寒疾逝世,年仅三十二岁④。纳兰性德是清代杰出词人,其创作不仅在清代文坛享有声誉,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著有《通志堂集》二十卷。

姜宸英与纳兰性德识于何时?见于何地?据姜宸英记载:“君年十八九,举礼部,当康熙之癸丑岁。未几也,予与相见于其座主东海阁学公邸。”⑤姜氏《祭容若侍中文》亦云:“我始见兄,岁在癸丑。”⑥可见二人结识的时间是在康熙癸丑年,即康熙十二年(1673),而且据赵秀亭、冯统一考证,是在该年的初夏⑦。“东海阁学”即徐乾学。徐氏曾任康熙十一年(1672)顺天乡试副考官,恰逢纳兰性德此年应考,并中举,所以徐乾学成为纳兰性德的“座主”。二人结识后不久,纳兰性德便邀姜宸英至其家,向姜氏问学:“吾始至京师,明氏之子成德延至其家,甚忠敬。”⑧“枋臣(指明珠)有长子(指纳兰性德)多才,求学于先生。”⑨可见二人有师生之谊。

姜宸英行踪不定,纳兰性德亦时常伴驾出巡。当同在京师时,二人则邀约友人,雅集宴饮,诗文唱和。可考者如下:

康熙十八年(1679)暮春,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陈维崧、秦松龄、纳兰性德郊游。六人作《浣溪沙·郊游联句》,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十六《江湖载酒集》(下)。

康熙十八年(1679)夏,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陈维崧、秦松龄、汪楫、张纯修在纳兰性德渌水亭观荷饮酒。据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康熙十八年”条记载:“夏日集朱锡鬯、陈其年、严荪友、秦留仙、姜西溟、张见阳渌水亭观荷,锡鬯、其年各赋《台城路》词。荪友、西溟各赋五言律诗四首。”⑩姜宸英之诗已失传。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元宵节,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陈维崧、吴兆骞、顾贞观、曹寅同集纳兰性德花间草堂,饮酒赋词。姜宸英回忆道:“记壬戌灯夕,与阳羡陈其年、梁溪严荪友、顾华峰、嘉禾朱锡鬯、松陵吴汉槎数君同饮花间草堂中,席主人指纱灯图绘古迹,请各赋《临江仙》一阕。”⑪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纳兰性德邀请姜宸英同游城北。姜氏有诗云:“散漫杨花满堤停,停船只在画廊西。东风底事催归急,不管狂夫醉似泥。”⑫可见当时游玩之情景。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二十二日,纳兰性德去世前八天,姜宸英、梁佩兰、顾贞观、吴雯集纳兰成德斋,饮酒,各赋《夜合花》一诗。姜宸英有文曰:“病之前日,信促予往。商略文选,感怀畴曩。梁、吴二子,此日实来。《夜合》之诗,分咏同裁。诗墨未干,花犹烂开。七日之间,玉折兰摧。”⑬

还有一次,姜宸英、徐乾学、严绳孙、纳兰性德同游慈仁寺。严绳孙有诗《慈仁寺毘卢阁同健庵、西溟、容若作》一首。陈雪军把此诗系年为康熙十四年己卯(1675)姜宸英归家之前。⑭姜氏《梦梨》诗小注云:“己卯夏初,归,而吾母为予言……。”⑮可知姜氏到家时间是本年夏初,则四人出游慈仁寺应在夏初之前。严绳孙诗中有句云:“如何清秋日,登此百尺楼”,“燕昭气已尽,寥落黄金秋”,由“清秋日”、“黄金秋”等词语可明显看出此次出游是在秋季,与陈雪军系年矛盾。要想准确考出此次出游的年份,尚待新资料的发现。

当然,姜宸英与纳兰性德宴饮雅集、诗文唱和不止上述六次。姜氏记述道:“往年容若招予住龙华僧舍,日与荪友、梁汾诸子集‘花间草堂’,剧论文史,摩挲书画。于是,禹子尚基亦间来同此风味也。后改葺‘通志堂’,数人者复晨夕相对。”⑯可知他们相聚非常频繁。

姜宸英和纳兰性德离别重逢之际,正是二人诗词酬唱之时。康熙十八年(1679)秋,母亲孙孺人去世,姜宸英南归,纳兰性德接连作《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金缕曲·慰西溟》、《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等三首长调赠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赴梭龙侦查,姜宸英作《宿燕交,送容若奉使西域》一诗送之。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日,姜宸英作《容若从驾还,值其三十初度,席上书赠六首》。二人即使身处异地,仍有音书往还。康熙二十年(1681),纳兰性德以诗作柬,写有《柬西溟》一诗。康熙十八年(1679),姜宸英南归,作《与成容若》一信。

姜宸英还将纳兰性德的风雅广为宣传。翰林院编修查嗣韩曾为纳兰手简遗札作跋云:“向从朱供奉竹垞、姜征君西溟辈得悉容若风雅,以未经挹接为恨。”⑰可见,查嗣韩与纳兰并未谋面,是从朱彝尊、姜宸英处得闻纳兰之风雅的。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姜宸英与纳兰性德亦师亦友,交游频繁、密切而又持久。

纳兰性德出身显贵。外祖父是多尔衮的同母兄弟英亲王阿济格,其母是阿济格正妃第五女。其父明珠,纳兰性德出生时,为銮仪卫云麾使,后出任内务府郎中、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康熙二十八年(1688),明珠遭受弹劾而被解职。纵观纳兰性德三十二年的人生历程,几乎全部是在父亲明珠一路升迁的顺势中度过。⑱而自己又身任康熙御前侍卫,深受康熙信任和喜爱。

纳兰性德凭借其深厚的家庭背景、显赫的政治地位,经常给予友人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如他写信给严绳孙说:“留仙(秦松龄)事今已大妥,不必为念,特此附闻”⑲,“伯老(顾贞观)身后事已嘱料理,想不有误”⑳。纳兰性德对姜宸英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物质上的资助和仕途上的谋划。

首先,物质上的资助。姜宸英曾饱含深情地回忆:“旋复合并,于午、未间。我蹶而穷,百忧萃止。是时归兄,馆我萧寺。”㉑“于午、未间”指康熙戊午年和己未年之间,即康熙十七(1678)、十八年(1679)之间,确切地说应是康熙十七年夏到康熙十八年秋之间。因为康熙十七年初夏,漂泊江南的姜宸英才北上入都㉒;十八年秋,母亲孙孺人去世,姜宸英南归。不久,姜宸英又错失博学鸿儒科考试。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下诏荐举“博学鸿儒科”。康熙十八年(1679),翰林院学士叶方霭邀约翰林院侍讲韩菼联名举荐姜宸英参加此次考试。不久,叶方霭被征入禁中,两个月后,韩菼单独呈文吏部,但已经过了考试日期。㉓这段时间是姜宸英人生最为艰难的阶段,真可谓“我蹶而穷,百忧萃止”。这时,纳兰性德向姜宸英伸出援助之手,“馆我萧寺”,给姜宸英提供住处,解决了生活之忧。在姜宸英奔母丧南归之际,纳兰性德又给予丰厚的财物,以便办理丧事:“继予忧归,涕泣瀰瀰。所以腆赙,怜予不子。”㉔这是姜宸英明确提到的两次,但可以想见,纳兰性德对姜宸英物质上的资助应该还有很多。

其次,仕途上的谋划。纳兰性德有诗云:“忽睹新岁华,履端布阳和。不知题柱客,谁和郢中歌。”㉕题柱客,意为矢志求取功名之士,典出《华阳国志》卷三《蜀志》。郢中歌,指高雅的歌曲。此四句充满了对姜宸英走上仕途、实现理想的殷切期望。纳兰性德多方为姜宸英谋划仕途出路。姜氏晚年记述道:“吾始至京师,明氏之子成德延至其家,甚忠敬。一日进曰:‘吾父信我,不若信吾家某人。先生一与为礼,所欲无不得者。’吾怒而斥曰:‘始吾以为佳公子,今得子矣!’即日卷书装,遂与绝。”㉖当然最终二人没有断交,但由此可觇见纳兰为姜宸英谋划仕途之苦心孤诣。康熙十八年(1679)秋,姜宸英归奔母丧,在途中给纳兰性德写信:“昨进辞,太傅公接见之次,情辞悯恻,若深怜其以贫贱而失养之可悲者。至于使者辱临,赙恤备至。窃念公以上相之尊,燮理庙堂,而曲体下情,至不遗于一介之贱士。”㉗可见,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在姜宸英南归之前接见了他,并派人送去不少财物。可以想见,时为武英殿大学士的明珠热情接见一介布衣姜宸英,应该有纳兰性德在其中努力斡旋的因素。

纳兰性德对姜宸英物质上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生活之忧;在政治上为他谋划,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亦彰显出二人之深情厚谊。

姜宸英与纳兰性德在心态上有相通之处:同具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无奈心态。姜氏屡试不第,南北漂泊,其不遇心态自不待言。而纳兰性德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又身任康熙侍卫,何谈其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无奈心态呢?

纳兰氏饱读诗书,深受汉文化影响,关心政事民情:“于往古治乱,政治沿革兴坏,民情苦乐,吏治清浊,人才风俗,盛衰消长之际,能指数其所以然。”㉘他还有词云:“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㉙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年轻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但是在中进士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纳兰性德一直未等到被授予任何官职。最后仍依“勋戚之贤”,“特擢宿卫,给事禁中”。康熙十六年(1679)冬,纳兰性德始任乾清门三等侍卫。这种伴随皇帝左右、威武荣耀的职位,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却充满用非其志的悲哀:“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㉚同时,纳兰氏内心常常泛起“临履之忧”(31)。挚友严荪友体察到了他的这种隐痛:“无事则平旦而入,日晡未退,以为常。且观其意,惴惴有临履之忧,视凡为近臣者有甚焉。”(32)纳兰性德《太常引·自题小像》亦道出了自己的现实境遇:“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千里暮云平。”(33)在“西风”“峭寒”萧索凄凉的环境中,“惊雁”意象就是纳兰性德惴惴不安内心的真实写照。身为侍卫,与其理想的实现、才华的发挥,均不相符,所以其内心便时常涌动永无休止的烦恼与痛苦。更为严重的是纳兰性德身上的寒疾。李雷在《纳兰性德与寒疾》一文中总结说:“可以说,是寒疾的影响促进了纳兰忧郁气质的形成,而又是人生的愁苦加重了寒疾对他体质的摧残,这种恶性循环大大影响了纳兰的气质、性格、命运以及文学创作。”(34)可见,纳兰性德用非其志的境遇、难以治愈的寒疾,对他寂寞悲情的忧郁心态的形成至关重要。

这种寂寞悲情的忧郁心态也影响了纳兰性德的交友类型:“若无锡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宜兴陈维崧,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35)这里提及的五个人,都是江南著名文人,饱读诗书,学有所成,但大多失意潦倒,仕途蹭蹬,生计窘迫。纳兰性德和这些中下层知识分子相交往,饮酒赋诗,互诉衷肠,使彼此的心灵得到慰藉。诚如黄天骥所分析的那样:“他觉得自己的生涯是寂寞的,只有在和挚友一起饮酒的时候,才感到心情畅快。”(36)

也正因为如此,纳兰性德对姜宸英不幸的遭遇充满深切的同情,对其狂狷愤世的表现表示深深的理解。当姜宸英因母丧而绝意归里时,纳兰性德劝慰道:“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37)此片一方面痛惜姜宸英之“落魄”、“未遇”,一方面又劝慰他家中“有解忆”之儿女,可享天伦之乐,这总比栖居冷落凄清的萧寺要好。“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数句,更是以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安慰姜宸英。姜氏在《祭文》中还写到:“数君知我,其端匪一。我常箕踞,对客欠伸。君不予傲,知我任真。我时嫚骂,无问强弱。君不予狂,知予嫉恶。激昂论事,眼瞪舌槁。君为扺掌,助之叫号。有时对酒,雪涕悲歌。谓予失志,孤愤则那。”(38)对姜宸英“箕踞”、“嫚骂”、“眼瞪舌槁”等外在狂傲自负的表现,纳兰性德深深理解。姜氏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腊君墓表》中亦言:“虽以予之狂,终日叫号,慢侮于其侧,而不予怪。盖知予之失志不偶,而嫉时愤俗特甚也。”(39)纳兰性德去世后,姜宸英有诗云:“平生知己意,惟有泪悬河。”(40)充满了知音逝去的悲痛。

姜宸英亦深深理解纳兰性德。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二十三日,纳兰性德支撑着病体召集梁佩兰、顾贞观、姜宸英、吴天章、朱彝尊等人,在寓所里举行了他生前最后一次宴会。纳兰性德《夜合花》尾联云:“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41)想借着阶前繁茂美丽的夜合花消除自己内心的愤懑。姜宸英《夜合花》尾联云:“良会欢今日,无烦蠲忿为。”(42)可见,姜宸英对纳兰氏心中的“忿”的体认。

姜宸英对纳兰性德的学术与创作也有较深的影响。当二人相识时,纳兰性德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是时君自分齿少,不愿仕,退而学经读史,旁治诗歌古文词”(43)。纳兰氏曾向姜宸英问学,据全祖望记载:“顾枋臣(即明珠)有长子(即纳兰性德),多才,求学于先生……。”(44)在去世前夕,纳兰性德还对姜宸英说:“吾行从子究竟班马事矣,子谓我何如?”(45)可见其向姜宸英学习古文的心愿。在评价纳兰词时,姜宸英认为其长调的章法转换顿挫,与古文章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长调则推周、秦及稼轩诸家,以为其章法转换顿挫离合之妙,正与文家散行体何异?”(46)我们可以推知姜宸英古文的创作对纳兰词的创作具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姜宸英与纳兰性德亦师亦友,实属忘年之交。纳兰性德给予了姜宸英多方面的帮助及深切的关怀,而姜宸英对纳兰性德的学术与文学亦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当考察姜宸英追逐仕宦的历程及长期不遇所形成的复杂心态时,我们不能不探究其与纳兰性德之交游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150080)】

①因清初宋荦、许汝霖辑刊《国朝三家文钞》而得名。宋荦认为清初“文学蔚兴,上之卿大夫、侍从之臣,下之韦布逢掖,争作为古文诗歌以鸣于世,绘绣错采,韶濩以间”,“三君(笔者按:侯方域、魏禧、汪琬)际其时,尤为杰出,后先相望,四五十年间卓然各以古文名其家”。见宋荦《三家文钞序》,载《国朝三家文钞》卷首,康熙三十三年刊本。

②姜宸英《过娄东投赠吴梅村先生》“心同壮悔知何及”句自注:“先生尝拟某文于侯朝宗,侯有《壮悔堂集》。”顾有孝《骊珠集》,卷七。

③据赵秀亭、冯统一《纳兰性德行年录》:(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皇子保成立为皇太子。成德避太子嫌名,改名性德。”(康熙十五年)“年初,皇太子保成更名胤礽。《进士题名录》性德榜名已作‘成德’,知‘成’字不必再避。嗣后容若手书、印章及友朋书文俱称成德,不再称性德。”《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④关于纳兰性德享年,朱则杰说:“纳兰性德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生于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十二月;虽然顺治十一年甲午十二月于公历已入1655年,但古人习惯按农历年计虚龄,因此其享年恰为三十二。”(朱则杰《清诗考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此说可从。

⑤(35)(39)(43)(45)(46)姜宸英《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腊君墓表》,《湛园藏稿》卷三,《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⑥⑬㉑㉔(38)姜宸英《祭容若侍中文》,《湛园藏稿》卷四,《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⑦其理由是:“徐乾学九月回南,成德见姜当在初夏。秋,姜氏随徐乾学南还。”可从。赵秀亭、冯统一《纳兰性德行年录》,《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⑧方苞《记姜西溟遗言》,文载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⑨全祖望《翰林院编修湛园姜先生墓表》,全祖望著、黄云眉选注《鲒埼亭文集选注》(上册),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73页。

⑩转引自周绚隆《陈维崧年谱》(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1页。

⑪姜宸英《题蒋君长短句》,《湛园未定稿》卷八,《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⑫姜宸英《容若邀游城北庄移舟晚酌》,《湛园诗稿》卷一,《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⑭陈雪军《姜宸英年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⑮姜宸英《梦梨》,《苇间诗集》卷二,《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⑯姜宸英《跋同集书后》,《湛园藏稿》卷三,《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⑰查嗣韩《〈纳兰性德致张纯修二十九简〉题跋》,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附录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⑱参看张菊玲、李红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身世探赜——〈纳兰词新解〉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⑲⑳纳兰性德《致严绳孙五简》第三简,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附录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464页。

㉒姜宸英此次入京的时间是康熙十七年(1678)初夏,见周绚隆《陈维崧年谱》(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2页。而赵秀亭、冯统一《纳兰性德行年录》则云:“岁暮,姜宸英入京性德使居千佛寺。”(《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此处著录的姜氏入京时间有误。

㉓韩菼《湛园未定稿序》,《姜先生全集》卷首,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㉕纳兰性德《早春雪后同姜西溟作》,《通志堂集》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194册,第428页。

㉖方苞《记姜西溟遗言》,文载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㉗姜宸英《与成容若》,《湛园藏稿》卷三,《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㉘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有怀堂文稿》卷十四,《清代诗文集汇编》147册,第194页。

㉙纳兰性德《金缕曲》,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卷五,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㉚纳兰性德《送荪友》,《通志堂集》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194册,第430页。

(31)对纳兰性德的“临履之忧”,黄天骥有深入的分析,详见其《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173页。

(32)严绳孙《成容若遗稿序》,《通志堂集》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194册,第406页。

(33)纳兰性德《太常引·自题小像》,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卷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34)李雷《纳兰性德与寒疾》,《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36)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37)纳兰性德《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卷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40)姜宸英《哭亡友容若侍卫四首》其一,《苇间诗集》卷三,《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41)纳兰性德《夜合花》,《通志堂集》卷四,《清代诗文集汇编》194册,第433页。

(42)姜宸英《夜合花》,《湛园诗稿》卷一,《姜先生全集》,清光绪十五年毋自欺斋冯氏刻本。

(44)全祖望《翰林院编修湛园姜先生墓表》,全祖望著、黄云眉选注《鲒埼亭文集选注》(上册),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73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编号:14ZDB076)】

猜你喜欢

姜先生纳兰性康熙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姜妙香不生气
点绛唇·咏风兰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
奇特的婚礼
谁该为体内钢钉断裂埋单
康熙爱读《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