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动向之一
——新世纪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综述

2015-09-29王一帆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道教文学史佛教

王一帆

21世纪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动向之一
——新世纪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综述

王一帆

经历了百余年的积累与发展,21世纪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在承续20世纪最后十年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同时,在理论探索、历史回顾与个案研究方面,均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总的来说,新世纪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包含了宗教文学史、宗教诗学、宗教语言学以及宗教与文学四个面相。本文即主要围绕21世纪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研究展开讨论,通过排查科研成果,尽量总结出新的学术特色,概括出宗教文学史研究的新动向。

宏观来看,21世纪的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反思、重释与建构。所谓“反思”,即对20世纪中国宗教文学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清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反思研究模式,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本土化”的宗教文学史研究;所谓“重释”,是要廓清“宗教文学”的义界,站在“宗教本位”的角度重释“宗教文学”的意涵,以“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的理念为准的,选取“宗教文学”之研究对象,把“宗教文学”和“宗教与文学”的研究区分开来;所谓“建构”,指从教派史的体认、创作史的梳理、精神史的把握与诗学史的建构四个维度重新观照、书写中国宗教文学史。下文将分别就这三个部分展开详细论述。

一、反思——关于20世纪中国宗教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新世纪以来,学界关于学术史的反省意识逐渐增强,尤其对于20世纪的科研事实反思尤多,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与本世纪最为临近甚至是有直接传承关系的学术传统;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总结,是21世纪中国学术在批判与继承的辩证转换中谋求突破式发展的必修功课。在如此的学术思想背景下,面对百余年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中国宗教文学研究者们,也纷纷开始了学术史的回顾与书写:介绍科研成果、清理学术话语架构、反思研究范式。这其中有关于“中国宗教文学”整体研究状况的反思,也有针对某一种宗教(如佛教、道教等)文学研究的清理;有对国内研究状况的讨论,也有围绕海外汉学界中国宗教文学研究的综述;甚至有具体到个别学界前辈的研究特色之述评。

关于20世纪中国宗教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反思,多是立足于民族传统对西方舶来之“一体化”、“全球化”理论消泯中国文化特质提出质疑与反动。如吴光正教授就精警地指出,上世纪近百年的中国宗教文学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文学”的层面,且多用西方理论切割中国文学事实,造成了本土文学传统的遮蔽。因此他提出要从宗教实践的立场探讨中国宗教文学,凸显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学传统”。①罗义华等人则提出要在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全球化语境下重新估量宗教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他们认为宗教文学蕴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根性,在保持民族文化品格及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建构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②

关于“佛教文学”研究的综述,如何坤翁、吴光正通过对20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研究中代表性论文的分析,阐述了这一专题研究的内在理路,认为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是在西方知识体系的观照下,参与了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80年代以后则在方法论探索、宏观研究和文化热兴起的背景下逐渐回归到对学术理性的自觉追求上来,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同时两位学者也指出了上世纪佛教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研究者知识结构不健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实证精神不强、缺乏本土化理论建构等问题。③李舜臣则指出20世纪以来的“佛教文学”观念十分开放,往往随着研究内容和视角的拓展而发生变化。因此他认为从学术史的角度看,“佛教文学”之内涵不易也不宜“一言以蔽之”。④张勇回顾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指出20世纪佛教文学研究始于通俗文学视域内的敦煌变文研究;80年代以后,受海外启示,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成就日丰,有关研究的跨学科性日趋鲜明,角度更趋丰富,规范性和创新性都不断加强。同时他也提倡以后的研究,要具备大文化视野,关注佛教界本身的文学现象,更深入地开掘文学现象的佛教根源。⑤张培锋总结宋代佛教文学研究情况时批评西方“纯文学”的观念的沿用,使得大批宗教文学作品被排斥于研究视野之外;强调回归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用“大文学”或“杂文学”的观念来从事宗教文学研究。⑥吴光正《佛教实践、佛教语言与佛教文学创作》一文中,概括了百年来佛教文学研究在语言学向度存在训诂学与宗教诗学两个层面,进而强调了对于“中国宗教文学话语体系”的研究,要求从宗教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佛教语言并进而把握佛教文学的创作。⑦李小荣《汉译佛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总结了近百年来汉译佛典文学之研究的三个特点:代表学人学贯中西、研究方法以比较为主、关注重心在叙事作品。论文进而提出今后研究之四个重点:拓宽研究对象、加强本体问题研究、拓展影响研究范围、融合文学与艺术研究。⑧吴光正、曹金钟《1949年前敦煌文学的收集、著录和整理》则以历史时间为线,以敦煌文献学界的代表学人为点,从敦煌文学的搜集、著录、整理三个面相对1949年之前的敦煌文学研究进行概述,对于相关学人的代表著述及研究特色都有扼要的描述与评价。⑨张涌泉、窦怀永《敦煌小说整理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从范围界定与文本整理两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敦煌小说研究的历程;提出将敦煌小说文本置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考量;认为敦煌小说文献是中国古典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了敦煌小说的整理存在的不足。⑩王建国《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综述了百年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归纳出若干研究热点,也指出其研究现状的相对滞后。建议新世纪的《伽蓝记》研究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及宗教建筑等课题上实现开拓与深化。⑪

对20世纪道教文学研究的回顾同样反映出新世纪学人较深刻的历史反思意识。吴光正《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从学术语境的变迁与论述话语的转变、理论兴趣的提升与研究维度的凸显、研究对象的拓展与研究深度的追求三个层面对百年“道教与古代文学”研究进行全面清理,认为“道教与古代文学”研究可视作20世纪学术理念与研究范式变迁的缩影。⑫蒋振华则批评近几十年来的中国道教文学研究“成就不大”:面对道教文学这样蕴含着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的课题,研究者往往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因此他呼吁综合运用道家道学、魏晋玄学、语言学和修辞学,甚至音乐学的知识来从事道教文学这一交叉性、前沿性极强的课题研究。⑬赵益指出20世纪的宗教文学研究着重于“宗教”与“文学”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回避了“宗教文学”的界定,仍然按照当代意义上的“文学”标准定义中国古代宗教文学。⑭吴真赞成唐代道教文学研究在“宗教与文学相互关系”方面成果最为丰硕,同时也指出这一领域研究“在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道教学成果方面仍待加强”。⑮罗争鸣通过20世纪宋代文学史及道教文学史研究的清理,肯定其搭建了基本框架,提供了大量线索,但更存在大量问题,如对宋代大量的道教文学资料和复杂的宗教文学现象,未作系统关照;缺乏针对道教文学自身发展和演变形态的深入分析等。⑯李松《中国现当代道教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从陈撄宁研究、重要的道教人物研究、道家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对现当代道教文学研究进行了学术史梳理,肯定了成绩,更指出了不足:现有成果体系性不足、研究范围不够开放、文献整理部分缺失等,对21世纪的现当代道教文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动态也逐渐为人关注。而日本的宗教文学研究最为引人注目,至新世纪,已出现了一些关于日本“中国宗教文学研究”的总结性文章。如日人荒见泰史的《日本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叙述》通过对日本学者研究论稿的清理,证明日本的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突破了各个学术圈之间的樊篱,并随着敦煌、民俗等新资料的增加,日益展现出谋求共通认识的过程。⑱吴真《近二十年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说明日本道教文学研究呈现出不同文体、不同学科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的交叉研究趋势。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宗教与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不少成绩斐然的学者。在佛教文学研究方面,项楚、孙昌武、陈允吉是新时期以来具有开创之功的三位学界前辈;就他们的研究,如张涌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项楚师的敦煌学研究》认为项楚在敦煌语言文学的科研成就主要体现在“恢复文献真貌”与“诠释文献真意”两个方面。文章同时提点出项楚“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相结合”的治学特点,供后学借鉴。⑳张培锋《孙昌武教授与佛教文化研究——以〈中国佛教文化史〉、〈禅思与诗情〉为中心》以孙昌武的两部论著为个案,分析了其治学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特色;特别强调其研究重心由佛教文学向佛教文化的“转型”,把宗教文学的问题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加以考量,既是对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深化,也是对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深化。㉑李小荣《陈允吉先生的佛教文学研究——以〈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为中心》从研究态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陈允吉佛教文学研究的特色,说明其宏大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照。㉒新时期的道教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成就不高,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学者、论著、学术流派大都诞生于港台及海外。吴光正《民族精神的把握与宗教诗学的建构——李丰楙教授的道教文学研究述评》一文,从学术定位、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终极目标等方面评述了台湾道教文学研究专家李丰楙教授的治学特色;肯定其学术研究的教派史视野、民族本位立场和宗教诗学的理论建构,为中国道教文学史的书写做出了重要贡献。㉓

当然,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学研究的综述也并非空白,如杨剑龙《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史料问题》梳理了自1941年至今的基督教文学研究,肯定了近年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研究视域老化、整体缺乏创新的弊端,提出在扩展研究视野的同时立足文学本身,注重对于史料的搜集和研读,既梳理作家与基督教的关联,又分析文学作品所蕴涵、反映的基督教文化色彩。㉔马梅萍则尝试从“两代四段”㉕的时间发展,东西区域差异互补的空间分布,移置入华到本土化的精神流变三条脉络的有机结合来建构汉文伊斯兰文学史。㉖

二、重释——对于“宗教文学”义界的讨论与廓清

“中国宗教文学”的研究领域一直包含两个区块:一是“宗教文学”研究;一是“宗教与文学”的研究。严格来说,二者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的性质是不同的,故而所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应各有特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宗教文学”与“受宗教影响的文学”这两个命题之内涵和外延少有细致辨析,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对中国宗教文学本质的体认。

21世纪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者们对于“宗教文学”义界的思考更加成熟,对这一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清楚。关于“宗教文学”专题的讨论也更加热烈与深入。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是由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吴光正教授等一批中青年学者组成的“《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课题组”在《中国宗教文学史》丛书筹备、编写过程中对于“宗教文学”基本概念的探讨、界定。在课题组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合作的“宗教文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专栏主持语中,吴教授回顾总结新世纪之前的宗教文学研究后精警地指出“中国宗教文学自身的演变轨迹和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甚至“连‘宗教文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有讨论、界定清楚”。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宗教文学史》课题组提出“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㉗此一关于“宗教文学史”的界定,是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宗教实践活动及创作者的“宗教徒”身份来标识宗教文学史的书写对象。这种基于宗教文学本体论做出的判断,突出了“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这一维度,肯定了宗教文学创作是宗教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避免了过去研究由于界限不清而无法真正揭示宗教文学本质的弊端。立足“宗教实践”角度来考察研究对象,也解决了如宗教神话、圣传、灵验记以及宗教仪式作品等虽非宗教徒创作或无法判定作品著作权的文本在宗教文学研究中的取舍问题:此类作品只要符合“出于宗教目的”、“用于宗教实践场合”的标准即应纳入研究视野。

从“宗教实践”角度介入宗教文学研究的思路一经提出,即获得了诸多学者的响应,且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总的来说,研究者们是认同且支持这一研究范式的。同时,在理论建构的具体细节上,也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

如赵益强调“宗教性”是宗教文学的根本属性,并要恢复“大文学”的文体观念,认为这是构建民族本位宗教文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㉘张勇则要求佛教文学研究要“深挖文学现象的佛教根源,具备大文化视野,且关注佛教界本身的文学现象”,他认为中国佛教文学的核心是那些能够呈现宗教徒自身佛法体验境界的诗偈㉙。吴真则提醒要明确道教徒为道教文学之创作主体,还原到这些道士所处的历史宗教情境之中去考察他们的文学创作,把研究重点放在对教派教义、仪式及其发展过程的清理,对宗教徒的修持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描述,及对宗教文学家的教派身份的辨析上来。㉚罗争鸣将“宗教文学”解释为“僧人、道士等教内信徒创作的大量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并且认为“宗教文学”与“世俗文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样态,宗教文学的研究最好采取“宗教史与文学史结合”的路径。(31)刘湘兰提出要在宗教形态、宗教思想研究基础上,梳理宗教文学的发展历程,探寻宗教文学的本源。(32)张培锋提倡恢复中国文学传统“大文学”或“杂文学”的宽广视野,从文学价值、文学意义、文学功能等多面相去观照中国宗教文学之研究对象。同时,肯定“宗教对文学的影响”研究,也“应属于宗教文学研究的范畴”。(33)李舜臣认为宗教教文学研究范围的认定,应考量的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而非作家的身份。但他也坦言“将‘佛教文学’狭义地指称为僧侣创作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文人创作的具有佛教色彩的作品”,是从文学史层面与佛教史层面综合权衡之后的较为妥帖的决策。(34)

三、建构——“中国宗教文学史”的书写

如前所述,21世纪关于“宗教文学”概念的大讨论,肇端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纂。所谓“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写在20世纪也出现过,当时的诸多论著在客观上为一部完备的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纂提供了文献基础或理论借鉴,但仍留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宗教文学”义界的廓清,让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纂确立了“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的研究立场;圈定了“宗教文学即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开始了关于宗教文学史书写规范与理论框架的搭建。如吴光正于《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开栏弁言》中提出了宗教文学史编纂要凸显的四个史学维度:教派史的体认;创作史的梳理;精神史的把握;诗学史的建构。同时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文笔并举;信行兼顾;辨体研究。(35)罗争鸣则提倡宗教文学史的撰写应“着重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尽量避免‘非美学研究’,努力呈现宗教文学的固有特征和自足性”。(36)张勇认为宗教文学史的编纂要具有“跨学科”的广阔视野,要用多样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手法来处理宗教文学史中的问题。(37)张培锋提出要站在历史主义立场,从宗教文学的角度切入文学史的研究,关注对宗教文学史料的断代和辨析。他强调说宗教文学作品具有流动性,充分的考订具体作品的年代,是宗教文学史编写需要重视的一大的问题。(38)李舜臣指出《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纂要以扎实的文献清理为基础,采取史、论、考结合的方法,努力凸现出一些宗教文学的特性命题。他强调要把宗教活动从宗教文学创作的背景上升到核心层面进行细致的研究,将宗教徒的文学创作视为其宗教活动的一部分。(39)李小荣针对佛教文学史编纂提出所谓源流原则、本末原则、体用原则、三位一体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40)吴真则针对道教文学史的书写,提出打破原来作家文学的研究模式,突出教派史的维度,以名山洞府为考察的中心,依循“仙山地理”的道教脉络来揭示道教文学创作的时空分布和教派分布。(41)

较之20世纪古今中西之争背景下的宗教文学史研究,新世纪的反思、重释与建构对于宗教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具有几点积极意义:一是民族本位立场上的“大文学”、“杂文学”观念的提倡,部分实现了对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文学观念笼罩下的纯文学史范式的合理反拨。二是对教派史维度的突出,让宗教文学的研究与宗教信仰、宗教仪式等宗教实践活动取得了学理上的关联,有助于促进宗教文学与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多元交叉研究的形成,开拓了学术视野;同时借助于跨学科塑成的参照系,使得“宗教文学”从内涵与外延上和“宗教与文学”更加明晰地区分开来,强化了“宗教文学即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理念。三是通过对中国宗教文学史实及相关述评的清理,还原出中国宗教文学生成之文化语境,提炼出其所包蕴的民族文艺精神,并以中国文学自有的叙事逻辑和论说话语对这些文学史实进行理论提纯,构建出本民族的宗教诗学;进而为中国文学民族特性的彰显提供了一条探索之路。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

①吴光正《“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开栏弁言》,《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②罗义华等《全球化语境中“宗教文学”的抵抗性及其意义(笔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③何坤翁、吴光正《20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3期。

④李舜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对象·内在理路·评价标准》,《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

⑤张子开、李慧《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之回顾与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⑥张培锋《宋代佛教文学的基本情况和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⑦吴光正《佛教实践、佛教语言与佛教文学创作》,《学术交流》,2013年第2期。

⑧李小荣《汉译佛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⑨吴光正、曹金钟《1949年前敦煌文学的收集、著录和整理》,《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

⑩张涌泉、窦怀永《敦煌小说整理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⑪王建国《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⑫吴光正《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文学评论丛刊》,2006年第9卷第2期。

⑬蒋振华《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⑭赵益《宗教文学·中国宗教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关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构建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模式;采用柯氏评估模型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层4个方面评价专硕研究生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反映层为满意度评价,1~5分;学习层是通过考试测试专硕研究生对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行为层评估是通过导师、轮转科室护士长和带教教师评价取三者平均分,满分10分;成果层是培训的最终结果。

⑮吴真《唐代道教文学史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⑯罗争鸣《宋代道教文学概况及若干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⑰李松《中国现当代道教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学术交流》,2013年第2期。

⑱[日]荒见泰史、桂弘《日本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叙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⑲吴真《近二十年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⑳张涌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项楚师的敦煌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㉑张培锋《孙昌武教授与佛教文化研究——以〈中国佛教文化史〉、〈禅思与诗情〉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7期。

㉒李小荣《陈允吉先生的佛教文学研究——以〈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7期。

㉔杨剑龙《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史料问题》,《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

㉕其所谓“两代”即“古代”和“现代”,划分依据为现代性的转变;“四段”是指唐至明中期的发生发展期、明中晚期至清末的繁荣昌盛期、清末至民国的现代转型期、建国至今的当代延续期。

㉖马梅萍《中国汉语伊斯兰教文学史的时空脉络与精神流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㉗吴光正《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专题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㉘赵益《宗教文学·中国宗教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关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㉙张子开、李慧《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之回顾与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㉚吴真《唐代道教文学史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1)罗争鸣《宋代道教文学概况及若干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2)刘湘兰《先秦两汉宗教文学论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3)张培锋《宋代佛教文学的基本情况和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4)李舜臣《辽金元佛教文学史研究刍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5)吴光正《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专题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6)罗争鸣《宋代道教文学概况及若干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7)张子开、李慧《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之回顾与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8)张培锋《宋代佛教文学的基本情况和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9)李舜臣《辽金元佛教文学史研究刍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0)李小荣《论中国佛教文学史编撰的原则》,《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

(41)吴真《唐代道教文学史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道教文学史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